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83

劳动法83

发布时间: 2020-12-20 01:12:16

① 新的劳动法中加班费计算的基数到底是20.83还是21.75

21.75天,现在是准确的
20.83天本来是国家计算错误,但是国家不承认错误,所以才一直执行了好多年。

② -按劳动法每月工作日不超过21.83天,单位要求我们员工每周工作6天又不补假又不补加班费违法吗

一、《劳动法》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内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容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二、因此你所说的情形,你所在的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相关规定,根据办案实践经验,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求助或尽快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③ 新劳动合同法 83条84条的内容是什么

上网搜啊!懒抄啊!给你说吧袭: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④ 劳动法第83条规定试用期约定违法的赔偿金是整月工资还是试用期与转正后工资的差额

如有违规是按转工资标准支付。
详细解读: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所约定的试用期如果还没有实际履行,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规定;如果无效的试用期已经实际履行,则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的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与经济补偿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举例,如法定试用期为三个月,违法约定了六个月的试用期。当这六个月试用期已经实际履行完毕,支付赔偿金的期间就是从试用期的第四个月至第六个月的时间。
赔偿金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一定数量货币进行赔偿。给付赔偿金的前提必须是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另一方造成了实际损失。举例说明:假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但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一年的试用期,并约定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每个月3000元。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是违法的,因为超过了六个月的法定上限,如果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了十个月的试用期,则用人单位应当向该劳动者支付四个月工资的赔偿金4×3000=12000元。即,已经实际履行的十个月(没有履行的不计)减去法定最高六个月之差乘以该劳动者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之积等于赔偿金额。
特别说明:一、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期间为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上述例子中,试用期的法定最高时限是六个月,如果劳动者实际只履行了五个月的试用期,没有超过法定上限,则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但须改正违法行为,将试用期的约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时限内。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期间不包括劳动者尚未履行的期间。上述例子中,违法约定的试用期为一年,实际履行十个月,还有两个月未履行,用人单位就无须支付未履行的二个月试用期的赔偿金。三、支付赔偿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劳动报酬。如果劳动者实际履行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最高时限,用人单位除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外,还要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实际上等同于在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的超过法定上限的期间内,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⑤ 劳动法关于记薪天数 21.75 与 20.83的区别,以及各自在什么情况下适用请举出具体例子为谢

A.21.75
(365-104)/12=
21.75

[104为每年52周共计104天休息日]
该日期为平均每月的计薪天数(包含国假)。
该日期比如回在计算加班费的时候算小事工资的就使用该计薪天数。
B.20.83
(365-104-11)/12=20.83天
[11天为答每年国假数】
该日期为平均每月的实际工作天数。
该日期在统计职工工时的时候可以用到。

⑥ 国家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长为20.83天/月,如果我当月上班超过20.83天,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规定的工作天数是平均数,每月有30天,31天甚至28天,29天不等,所以内不可能存在具体容的20.83天,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当月的日历天数,扣减法定假日和公休日后,得出的实际天数,为工作日天数,如果在公休假日上班,应该给予200%的酬金,如果在法定假日上班,给予300%的酬金,如果在工作时间之外加班,应该给予150%的酬金,

⑦ 法定每月工作的天数是21.75还是20.83

法定每月工作的天数是20.83天。

劳动法规定每月工作时间:

年工作日:365天专-104天(休息日属)-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7)劳动法83扩展阅读

法定工作时间就是按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者最多工作的时间。如果超过,一是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有法定特别、不可拒绝情况),二是要支付加班费用。

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

(1)准备结束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日(班),为完成生产任务或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所消耗的时间;

(2)作业时间系指劳动者直接用于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或作业所消耗的时间;

(3)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必须中断正常工作的时间;

(4)工艺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中,因工艺技术特点的需要使工作必须中断的时间。——《劳动部关于国家铁路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复》(劳部发521号)

⑧ 计算工资到底是按20.83天还是21.75天

计算工资是20.83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昨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专均工作时间和工资属折算问题的通知》,对职工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工资折算办法进行了调整。通知指出,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⑨ 新的劳动法中加班费计算的基数到底是20.83还是21.75

1、你单位的算法是正确的。以前每月都是按照20.92天计算,现在“制度工作日版”(365-52×2-11=20.83天,用于判定工作时权间是否合法)和“制度计薪日”(365-52×2=21.75天,用于计算日薪和加班费)天数不等,用途也有了差异。你单位用21.75天计算加班费是合理的。
2、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可以作为参考:http://www.xjbs.com.cn/cgi-bin/GInfo.dll?DispInfo&w=xjbs&nid=467847

⑩ 劳动法83条是什么

第八十三条 【起诉和强制执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条文注释】
强制执行:指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的请求,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已经生效的仲裁调解协议书、裁决书及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中所规定的义务的一种司法行为。
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在《民事诉讼法
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并在申请强制执行的申请书上明确申请强制执行的内容和要求、申请强制执行
的原因和理由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生效的仲裁调解协议书、仲裁裁决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
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是什么?对于法院可以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即发生争议案件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2)当事人必须是不服仲裁裁决而向人民法院起诉。(3)当事人起诉必须有明确
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4)当事人起诉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劳动法》规定的提起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时效为15日,即自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
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才予受理,超过15日的期限,人民法院则不予受理。(5)当事人起诉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一般应向对案
件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奇葩案例 发布:2025-05-17 10:01:11 浏览:304
陈力律师 发布:2025-05-17 10:00:31 浏览:258
2017司法考试报名截止时间 发布:2025-05-17 09:56:08 浏览:536
劳动法怀孕规定 发布:2025-05-17 09:51:41 浏览:409
卫生法律责任方式 发布:2025-05-17 09:32:18 浏览:380
行政法规由那个机构制定 发布:2025-05-17 09:27:12 浏览:129
行政法律规范易变与生活相关吗 发布:2025-05-17 09:20:52 浏览:711
仲裁法的效力往往高于诉讼法的效力 发布:2025-05-17 09:20:10 浏览:720
挂靠医疗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7 09:15:06 浏览:765
国家关于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7 09:15:01 浏览: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