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A. 什么叫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审结,则应单独作为民事案件审理。一般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应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有时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延迟,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1)刑事诉讼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扩展阅读:
附带民事诉讼就其解决的问题而言,是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纠纷,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诉讼又有区别,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实体上说,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
从程序上说,它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审判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并审判。其成立和解决都与刑事诉讼密不可分,因而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
正因为如此,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时所依据的法律具有复合性特点:就实体法而言,对损害事实的认定,不仅要遵循刑法关于具体案件犯罪构成的规定,而且要受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就程序法而言,除刑事诉讼法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证据、先行给付、诉讼保全、调解和解、撤诉反诉等,都要遵循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所以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0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
B. 民事附带刑事诉讼 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有什么区别
法律上没有民事附带刑事诉讼,一般通常称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C. 刑事诉讼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否可以缺席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缺席判决内容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九十八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按自行撤诉处理”。这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缺席判决内容是不一致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迟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130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131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该《解释》存在问题:《解释》未规定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刑事被告人除外)缺席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反诉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缺席时,是否适用缺席判决?难道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刑事被告人除外)缺席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反诉的情况?或者说该情况不适用缺席判决?回答是否定的。
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就是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其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赔偿而进行的诉讼。其立法的宗旨是贯彻诉讼经济原则,避免人民法院,当事人、证人等重复劳动,在惩处犯罪的同时,及时地挽回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减小犯罪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解释》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有提出反诉的权利。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被告以本诉中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有牵连的,旨在保护被告的民事权利和合法利益的独立诉讼请求,反诉是被告针对本诉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抵销、吞并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反诉是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法律对被告的特殊保护。实行反诉制度,可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串,避免人民法院在本诉与反诉的裁判上相互矛盾,更好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因此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应当享有反诉的权利,即使是作为刑事被告人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应当享有法律赋予的民事权利,不能因为其犯罪而剥夺或取消其反诉权利,所以,应当允许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反诉的权利。
(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刑事被告人除外)缺席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反诉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缺席时适用缺席判决。第一判决的事实已经清楚,第二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防止诉讼拖延。这与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是相一致的
D. 刑事诉讼法中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
你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所在。从根本上讲,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专制定时属民事诉讼法律尚不完善的产物,后来在重新修订刑事诉讼法时被保留。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相反,由于其赔偿范围过窄,更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尤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把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使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相对轻微的民事侵权可请求精神损失,而已构成犯罪的严重侵权却不能要求的尴尬。
E.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一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制在物质损失。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F. 刑事诉讼法附带民事诉讼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法中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G. 最高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加被告的司法解释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回事诉讼的同时附带提出答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民事诉讼。目前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主要集中在刑法和刑诉法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也作了规定,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给审判工作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包括: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迫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以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H.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回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答议通过法释〔2000〕47号)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第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第四条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五条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I.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什么意思
刑事犯罪人法庭审理时,同时公诉机关可追加法院判决嫌疑人对被害人的经济赔偿。通俗说开庭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也审理民事赔偿。这就叫刑事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