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人是
Ⅰ 公务法人与行政法人与公法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公务法人是依照公法设立的法人,是公法人的一种。所谓公法人就是“根据公法规定而成立的法人,以公共事业为成立目的”。具体而言,公务法人是依照公法成立的,由某些物及人组成的,以持续方式达成特定目的的组织体。如:学校、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
2、公务法人是国家行政主体为了特定目的而设立的服务性机构,其主要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
3、公务法人享有一定公共权力,具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及法律人格,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4、公务法人与其利用者之间既存在着私法关系即普通民事法律关系,又存在着公法关系即行政法律关系。那么,假设所涉及的是公共争议,那便以行政诉讼方式为主;反之,则便以民事诉讼之途径来救济。
“公务法人”概念的引入,丰富了行政主体理论,还方便了行政诉讼,同时促进了行政体制改革。经验证明,行政权本身具有高度聚合的特征,故出自防范其过渡集中于同一行政主体而导致“压制性权力结果”出现的考虑,同时也基于监督,制约需要,往往对之加以适度分散,而行政权的分散表现为行政分权、公务分权。“公务法人”反映了现代行政权在专属主体的变化,现代行政的行使权主体呈现多样化而非专属于行政机关。而中国行政权就是过于集中,“公务法人”的引入将进一步推进行政分权,促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Ⅱ 什么是独立行政法人化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化复是近年为制了适应日本行政改革而提出的一项新制度,主要内容为将原本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机构转变为独立的法人,减轻国家的负担,增加这些机构的独立自主性。该制度主要实行的领域是国立大学、科研机构等等原本属于国家机构的机构。日本大学原本是部下属的执行特别任务的行政机关,其自身并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自主性较弱。在成为独立行政法人后,国立大学就从国家办学变成法人办学,国家对大学没有直接管辖权力,大学具有完全的自主权。
Ⅲ 行政机关到底是不是独立法人
这个其实不矛盾。你理解的行政机关包括了各级行政机关,但是并不是各个级别的都是独立法人。
比如,县公安局是独立法人,但是下面的派出所,交警大队等并不是独立的法人,而是法人的分支机构,比如在起诉中你无法把派出所作为一个独立被告,必须把他的上级公安局也就是法人也作为被告列入。司法材料中的“行政机关具有独立法人”是以行政机关这个整体作为法人理解。
Ⅳ 机关法人是指哪些单位,事业单位法人是指哪些单位
简单来说,公安机关,税务局等国家公职机关是机关法人,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单位是事业单位法人。
机关法人和事业单位法人的主要区别:
1、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是法定的行政主体,而事业单位则是国家基于公共目的成立的公共事业组织,除过法律授权的事业单位,均不是行政主体。
2、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
部分事业单位也是行政主体,比如国家地震局、中央气象局、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等。
拓展资料:
一、机关法人,是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并因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国家机关以法人身份出现,与对方自然人或法人一样是平等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主体。
它确立了机关主体资格,奠定了机关工作的法律基础,增加了机关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机关法人的设立,能有效地解决难度大、效率低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组织。包括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事业的单位。它们与企业法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即使从事的是上述事业,也应属于企业法人。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设立,具备法人条件,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成立的面向社会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提供服务,以社会公益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
参考链接:网络-机关法人网络-事业单位法人
Ⅳ 国家行政机关属于特别法人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十七条【非营利法人的定义及类型】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第九十六条【特别法人的类型】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Ⅵ 行政法人的特质
(1).其所执行的公共任务是国家有义务确保其实行的。
(2).其业务执行有专业内化需求或要强化容成本效益和经营绩效。
(3).其所执行的任务不适合用传统的行政机关或民间组织处理。
(4).涉及公权力行使程度较低。
Ⅶ 行政法人如何认定是犯罪的
行政案件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认定是犯罪: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Ⅷ 行政单位有没有法人
事业单位有法人,机关单位只有第一责任人,法人主体是国家。
省体育局的第一责任人,就是一把手肯定是该体育局书记,但因为属于一级政府,他并不是法人。
Ⅸ 行政机关是不是法人
是法人,法定代表人是正职(注意党组书记和正职不是同一人时,是正职不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