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公司遵守哪里的劳动法
『壹』 公司不遵守劳动法怎么办
你这那么严重的问题只有找当地劳管局投诉。
『贰』 离岸公司的违约赔偿问题,受中国劳动法约束吗
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有无约定法律适用?如果没有约定适用哪国法律,因你提供劳务的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根据最密切联系地法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如果合同中有关违约金的约定与中国法律相冲突,该约定是无效的。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叁』 结合《公司法》和《劳动法》从企业角度谈如何遵守法律
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除需依据《劳动合同法》之外,还需遵守证券交易所的相... 《公司法》;免职后,劳动关系的处理适用《劳动法》等法律法规。
『肆』 为什么外资企业比较遵守劳动法呢
外企做到尽量不违反我国法律,目的i是在中国站稳脚跟,如果中国政府不给外企的公平竞争待遇,外企没有什么法律把柄在我国政府手上,他们国家的大使馆、领事馆会出面找中国政府交涉的。
『伍』 中国境外劳动法
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异同 内地: (1)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1995年国务院规定企业最迟应当自1997年5月1日施行每周工作40小时。 (2)《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1995年5月1日起国务院规定周六、周日双休制。 (3)全年法定假日共10天:春节(3天)、“五·一”(3天)、国庆(3天)、元旦(一天)。另外“三·八”节(女职工半天)。 (4)有薪(或部分带薪)假:年休假、探亲假。《劳动法》未规定年休假天数。广东省地方规定,年休假自5天-14天不等,视其司龄而定。 香港: (1)只对受雇于工业界的青年(15岁-18岁)规定:每天不超过8小时。 (2)凡按连续性合约受雇的雇员每7天可享有不少于1天休息日。 (3)法定假日共12天: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1天)、端午节(1天)、香港特区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一天)、中秋节翌日(1天)、重阳节(1天)、国庆节(1天)、冬至或圣诞节(1天,由雇主选择) (4)年休假由7天-14天不等,视受雇年资(工龄)而定。 台湾: (1)劳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总时数不得超过48小时; (2)每7天至少有一日之休息,作为例假。 (3)全年法定假日共14天以上:元旦(1天)、春节(约5天,政府每年公布天数)、清明节(1天)、妇幼节(4月5日)、“五·一”(1天)、中秋节(1天)、双十节(1天)、光复节(1天)、行宪日(1天)、国父纪念日(1天)。 (4)特别休假(年休假)由7-30日不等,视其司龄而定。
『陆』 在法律上是要遵守劳动法的规定还是遵守公司规定 才合法
公司的规定不得违反劳动法,否则无效。
『柒』 什么企业遵守劳动法一天工作八小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都必须遵守该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0小时,经职工同意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每天不得延长超过3小时,每周延长不得超过36小时;
2、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按月或季、年计算工时,但合计不得超过按照标准工时计算的工时,平均每月20.83天,合计166.64小时;
3、凡是超过该标准时间的,均属于加班,劳动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
『捌』 外资企业是不是也要遵守劳动法
外资企业,只要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就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玖』 公司自己签订的规则和劳动法,应该遵守哪个
劳动法要遵守,但是公司的规则没有违反劳动法,只是对劳动法进行细化,也需要遵守!
『拾』 对于非国企的公司,有完全遵守《劳动法》的公司吗
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并不是很多完全符合“劳动法”的公司,他们往往“无视”相关法律规定。但劳动仲裁部门需要有人“报告”这种情况的处理情况,才能受理、调查、协调解决。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员工却不敢辞职?它背后的三个真理根深蒂,雇主违反了“劳动法”,但员工不敢辞职。背后的这三个道理,真的令人担忧。
很多情况下,拖欠克扣工资的,不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没有工伤津贴的,都会正视并开始学习“劳动法”举报或选择辞职。这种情况也是现实中职场人的无奈表现。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且未被举报或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查处。所以,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你的利益,建议大家及时收集证据,向公司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甚至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第三,辞职怎么能这么任性
马云说,员工离职有两个原因,一是钱给得不到位,二是心里委屈。我们大多数职场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看看”不是常态。辞职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除了考虑用人单位是否违反“劳动法”,还要考虑他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这家公司的好可能就是下一家公司的不好。所以,正常情况下,职场中理性的人,只有对用人单位失望,积累绝望,才会在选择工作后选择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