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装卸工人
㈠ 关于临时搬运工人工伤赔偿责任
首先应明确,该搬运工是否有单位,且是否由单位指派来卸货。若是,叫他会单位去认定工伤。若都不是,他与你弟弟单位之间之多是一种临时的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
是劳动关系,由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调整,应通过工伤途径来解决;是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通过人身伤害赔偿途径来解决。这是大方向,当然,双方也可协商解决,但参照赔偿的依据应是人身伤害赔,而不是工伤赔偿。就是说,协商不成的话,他只能通过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你弟弟进行人身伤害赔偿。不管怎么说,你弟弟的责任是存在的,具体该负多少责任,有法院来判。
㈡ 劳动法搬厂怎么赔偿
1. 工厂搬也是要赔的, 看合同类型, 固定期限从08年起算; 无固定回期限从工作时间起算.
2. 劳动合同法规定, 公司提高劳答动条件或原条件不签的话是要赔偿的. 也就是说如果新工作地点是东莞, 你不同意去, 他又无法让你在深圳工作, 就只能赔偿.
3. 你是深圳的, 建议找一下当地的工会, 我之前公司的深圳厂, 关厂的时候就是市工会免费安排律师跟公司谈的. 条件很好, 一线的1.5倍. 办公室的1.3倍. 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 以三倍计, 按实际工作时间.再乘以上系数.
4. 合同条款变更要执行协商一致. 这是根本. 所以只要不同意, 又不能按原合同覆行, 就得赔.
5. 提醒下, 目前状态下, 小心被公司黑了, 不要随意签字, 更不要在空白纸上签字. 必须签字时一定要紧贴最后一行签, 以防止被添加内容
6. 大家能齐心, 就比较好办.
7. 一定要先跟公司谈, 尽量不要走法律, 一走法律就是多少钱也打得没有了, 一是耗时, 二是耗钱.
㈢ 劳动法对临时雇佣工意外伤害的规定
具体如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3)劳动法关于装卸工人扩展阅读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十五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㈣ 由于单位不景气产品积压工厂停产领导安排我们操作工去干装卸符合劳动法吗
1、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2、如果用人单位是生产经营需要的调岗,且调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惩罚性质,工资待遇不降低,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之间存在相关性,则调岗有效;你作为劳动者应该遵守。当然,调整岗位的合理性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反之,用人单位是基于迫使劳动者离职而调整岗位,劳动者是可以拒绝的。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服从安排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解除;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本人工资,即2N;
3、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也是有权调整岗位的。当然,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也是需要提供证据的。劳动者拒绝调整岗位的,用人单位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合法解除,但是用人单位也是应该支付经济补偿,即N。
㈤ 最新劳动法规定
你好:抄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因企业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安排工作或因工作时间不固定,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弹性工时制度。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一般来说必须取得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批,不得擅自实行。(个别地方规定地方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不需审批)
㈥ 劳动法有关弹性制工人的条款吗
有的,你说的也就是灵活用工的问题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而你所说的“灵活用工与弹性工作制”就属于上条法律中的“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此类工作制首先是在适用对象上有一定特殊性,并非所有劳动者都应该适用。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在处理弹性工作制的劳动法律纠纷中,最常见的是加班费问题的争议。雇主常常以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来排除自己对于加班费用的给付义务。对此应首先注意,实行弹性工时制必须报劳动部门审批。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中央直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如果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时没有报劳动部门审批,企业可能要承担按标准工时制给员工支付加班费用的风险。因为经过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来计算,因此,不受标准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的限制,超过8小时的工作不视为延长工作时间,不算加班加点。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的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适用延长工作时间发放加班工资的规定。但是,劳动部门批准了实施弹性工作制,是不是就可不付加班费了呢?首先,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要求员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也要支付加班费。对法定休假节日加班费的支付标准,各地法规规定不一。如《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或者计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员工加班工资。”所以,各企业应根据当地法规,支付法定休假节日加班费。其次,即使是在非节假日,对于实施弹性工作制的单位,同样存在工作时间的问题,只是计算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在9月份,一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员工采用工作一天、休息一天的方式,扣除午休、吃饭等,纯粹工作时间是161小时,比当月标准工作时间160小时高出1个小时,那么,公司就应支付他150%的一天加班工资。但是,这种对于工作时间的计算问题,往往是企业与劳动者在加班费纠纷问题上争议的焦点。除此之外,实行灵活用工与弹性工作制的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法律关系上并无太大特殊性。
㈦ 劳动法里临时雇用和临时承包有区别吗情況是这样的,我装了一车货,临时到外面找了一批搬运工,由工头带
1:这个需要看双方过错,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2:法律依据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十五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㈧ 劳动法对临时雇佣工意外伤害的规定有什么
劳动法对临时来雇工意外伤害,源如在工作中受伤,也应根据工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