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

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

发布时间: 2022-01-04 16:53:55

❶ 民诉法《解释》第五十七条可以作为判决法律以据吗

民诉法《解释》第五十七条可以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可以直接在判决书中引用。
内《最高人民法院关容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
第四条 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

❷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会以同一事实的另一判决结果作为判案依据吗

会以其他类似案件作参考,毕竟有要公平平等,同案同判,但不可能直接引用判决结果,而是类似的说理和法律依据

❸ 民诉法规定,法院作出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适用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包括什么

法律依据来包括全国人大通过的法自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判决书应当写明: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条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

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

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❹ 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

可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
这是法律可以的
民事判决都引用《民事诉讼法》的条款、司法解释都可以的

❺ 法官判案的依据,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证据为依据

你说的这两个选择其实不矛盾。在法院,能够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才叫事实。所以,法院的判决是以用证据证明的事实为依据的。

❻ 民事诉讼法什么证据可作为定案依据

民事诉讼证据指依照民事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民事诉讼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版诉讼活动,维护自权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可被分为八种,分别是: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❼ 人民法院案例选的裁判案例能不能作为打官司的依据

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裁判要点,对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做出裁判具有指导效力,法官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并可以作为裁判文书的说理依据加以引用。

❽ 民事案件的裁判能否以行政法为判案依据

一、民事案件的裁判抄能可以行政法为判案依据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七十条规定,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❾ 尚未生效的法院判决书能作为判案的依据吗

只有生效裁判文书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尚未生效的裁判文书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三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❿ 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可以作出证据使用。在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果本案的事实已被人民法院发生专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属,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无需举证证明了,但是,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生效判决的除外,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相关规定。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热点内容
我是演说家道德 发布:2025-09-11 22:44:23 浏览:13
行政法主要是用来 发布:2025-09-11 22:37:35 浏览:723
原司法部副部长 发布:2025-09-11 22:29:26 浏览:590
司法考试刑法真题2010 发布:2025-09-11 22:20:54 浏览:133
劳动法恶意调岗 发布:2025-09-11 22:20:45 浏览:650
法院怒怼 发布:2025-09-11 22:20:43 浏览:690
上班后考法律硕士 发布:2025-09-11 21:59:21 浏览:833
1980年刑事诉讼法全文 发布:2025-09-11 21:59:20 浏览:258
基层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发布:2025-09-11 21:40:52 浏览:985
乡镇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2025-09-11 21:25:51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