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教材答案
Ⅰ 急求《刑事诉讼法》作业答案4
36、答: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办理该案的一项诉讼制度。
回避的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4、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委托人或接受其请客送礼的;5、在本诉讼阶段以前曾参与办理本案的;6、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37、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应遵循的原则是:1、必须严格遵受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出其他的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
38、答: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应以是否对查明本案的全部事实情节,即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动机、目的、作案人的情况等有实际意义或证据价值为准。
39、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友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为自己辩护。自审查起诉阶段开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权委托辩护人。在审判阶段,被告人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条件的,法院应当指定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2、根据刑诉法第9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率是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根据这一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察阶段可以获得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从而有效行使辩护权。3、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人民法院再审判程序中,应当及时告知未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并在法定情形下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进行辩护。在法庭审判中,人民法院应当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依法辩护行为不受干扰。
六、1、“王某当即提出聘请律师的要求,检察人员表示:回头向领导汇报,但未作记录。”错误。无需经检察人员领导汇报。
“23日,李某提出会见王某,因本案涉及国家秘密,经研究,检察院于31日作出批准会见的决定。”错误。检察院英在48小时内作出批准会见的决定并安排会见 。
2、“被害人杨某以对刘某判刑太轻为由多次向县法院提出申诉”错误。
应向检察院提出。
“改判后杨某仍不服,又向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中级法院受理此案后,责成该案原审合议庭再次二审。”错误。应适用二审程序。
Ⅱ 刑事诉讼法作业答案
1 法律监督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待定) 3.公然劫取国家核心机密案件 4、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内审判/5.、 有犯罪事实需容要追究刑事责任 6.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8.法庭对此申请可以不予理睬,继续开庭 9.转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0、 女工作人员进行 请采纳为最佳答案 继续答题
Ⅲ 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题是名词解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刑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体现了中国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相结合和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对罪犯的教育、感化、挽救。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
Ⅳ 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怎么搜答案,求告知下
同学们做题的时候没有答案是比较头疼的事情,可以通过(电大题库)这个网站,来查看答案
Ⅳ 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 审判监督程序
1.特点:
a.是对已经生效的裁判的再审。b.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期限没有规定,但要改无罪为有罪时,必须受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的限制。c.审判监督程序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2.申诉:
(1)申诉的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法院或者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比较民诉和行政诉讼)
(2)申诉的条件:刑法204条
a.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b.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c.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d.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e.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如违反关于公开审判的规定,回避制度,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
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导致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A.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 B.适用缓刑错误
C.违反回避制度 D.审判人员在审判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
答案:ABCD.本考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理由。
(3)申诉的提出:
a.向法院提出。可以向原审法院和直接向上级法院提出,但审查权在原审法院。(比较二审)申诉人对驳回申诉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经两级法院处理后又提出申诉的,如果没有新的充分理由,法院可以不再受理。b.向检察院提出。再由检察院提出抗诉。
(4)申诉的法律效力
a.申诉人不是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要由有决定权的机关经审查以后才能决定;
b.申诉不是毫无效力的,效力体现在根据刑诉法204条的规定,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以及法院必须在受理申请之后3个月作出决定,至迟不得超过6个月。
3.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注意上级与上一级的区别)
a.各级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本院):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b.最高法院和其他上级法院(提审或指令再审):最高法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再审。c.最高检察院和其他上级检察院(抗诉):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与二审中的抗诉相区别)。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法院再审。d.同级检察院提出的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发现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提请上级(不是上一级)检察院向其同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注意再审抗诉程序是上、平、下)
(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
4.重新审判的程序:
a.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原审审判人员应当回避。b.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注意上级法院提审一律按二审程序进行)
c.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d.再审期间检察院按同级派员出庭。e.全面审查原则。
5.重新审判的期限:
a.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例如:某人在原审中被判罪,现有无罪证据,问法院受理后正常的话最长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无罪的裁定?一年,3个月做出是否提审再审的决定,再有3个月审结,加上延长则是一年。
b.接受抗诉的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法院的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6.重新审判后的处理:
a.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b.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必须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直接改判后,应当报请最高法院核准。c.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d.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再审仍无法查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原审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Ⅵ 跪求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法律《刑事诉讼法教程》答案(中国城市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教程》参考答案
第 一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C (7)D (8)C (9)D (10)A
2.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CD (4)ABD (5)BCD
(6)ABD (7)CD (8)ABC (9)BC (10)AB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刑事诉讼阶段的划分标准。P3~P4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P26~P28
5.论述题
试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P61~P63
6.案例分析题
答:法院的处理是正确的。因为,虽然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应当向“人大”负责,受其监督。“人大”也有权对法院是否严格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实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或个案处理错误,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但是,这些监督应当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个人发号施令;是监督法院办案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不能代替法院行使审判权。本案中的“人大”副主任丁某的错误在于他既是丁二的亲属又以个人名义写信,还要求法院放人,这是个人行为,是私情作祟,不能视为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而是非法干扰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因此,该法院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对丁二作出有罪判决是正确的。
第 二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B
(6)A (7)D (8)B (9)D (10)C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CD (4)BCD (5)ABD
(6)ABCD (7)ABD (8)ABD (9)AB (10)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委托辩护与自行辩护的区别。P107~P108
(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应当遵守的规则是什么?P142
5.论述题
试述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P86~P87
6.案例分析题
答:(1)脚印属于证据种类中的物证。因为,它是物质痕迹,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
(2)脚印在证据分类中,以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时,它可以是不同的证据类别。以其是非言词表现形式的证据,所以它是实物证据;以其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即未经复制、转述等环节说明它是原始证据;以其可以用肯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可将其划分为有罪证据;以其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进行划分,它是间接证据。因为脚印不能单独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据的证据。否则它不能指明谁是犯罪嫌疑人。
第 三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A (5)D
(6)A (7)C (8)B (9)B (10)C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CD (5)ABC
(6)ABC (7)ABCD (8)CD (9)BC (10)A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书证与物证的区别是什么?P145~P148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特征。P164~P165
5.论述题
试述逮捕的条件。P187
6.案例分析题
答:(1)被害人王仁所提的附带民事诉讼成立,即具备了成立的条件。根据法律和最高法院《解释》的规定,附带民诉的条件是:
①它以刑事诉讼存在为前提,本案已移送起诉。
②它必须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王仁的提起符合此内容。
③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是物质的。被害人王仁因人身伤害所用的医疗费、奖金扣除等均属物质损失。
(2)王仁提出的要丁三偿还其债务的请求是不合法的。因为,王仁所借债务不属于丁三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虽说二者可能有一定联系,即可能是为了支付医疗费用等,但是对此,已经计算在经济损失其中了。
第 四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D
(6)C (7)D (8)D (9)D (10)D
2.多项选择题
(1)AB (2)AB (3)ACD (4)BCD (5)ABCD
(6)ACD (7)BCD (8)BC (9)ABCD (10)A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公诉案件的立案条件。P216
(2)简述对侦查概念的理解。P223~P225
5.论述题
试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其条件。P264~P265
6.案例分析题
答:应当另行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因为,关于在侦查阶段已适用取保候审,到审查起诉阶段是否有效问题,虽然刑诉法未作规定,但最高法、最高检的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即该人民检察院认为对张某取保候审正确并需要继续适用,应当依法另行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其期限可重新计算,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 五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A (7)B (8)C (9)B (10)D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CD (4)ABC (5)BCD
(6)ABD (7)ABC (8)ABC (9)AD (10)A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特点。P268
(2)什么叫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查原则?P311
5.论述题
试述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理解和适用。P317~P319
6.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第一审法院对被告人李某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起诉。根据被告人上诉不加刑的原则,第二审法院结本上诉案件时,即使改判,也不得重于原判决判处的一年刑期。现在上诉案件尚未审结,而被告人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已等于原判的刑期,根据《刑法》第47条关于“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相当原判一年徒刑执行期满,若继续关押就非但无必要,反而侵害了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因此,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拒绝看守所人员的意见,在上诉案件尚未审结时,立即决定上诉人李某,并通知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对此,最高人民法院于《解释》第81条已有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在遇有此种情形时,无论被告人是否申请,均应将他释放。
第 六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B (5)D
(6)A (7)A (8)D (9)B (10)C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BD (4)ACD (5)BCD
(6)BC (7)BD (8)BCD (9)ABCD (10)ABC
3.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简答题
(1)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P322~P323
(2)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是什么?P348
5.论述题
试述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P306 P359
6.案例分析题
答:本案正确的程序有:(1)刘某于宣判后第5天提起上诉正确;(2)某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正确。
本案不正确的程序是:某中级法院指令原一审法院再审错误。因为,根据刑诉法第205条第1款的规定,只能由自己进行再审。
Ⅶ 【《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2022年法考——刑事诉讼法,瑞达出的答题模板,你可以参考一下。
刑事诉讼法概述
本案中,XXX 做法有助于(不利于)实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有助于(不利于)实现
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有助于(不利于)提高效率、节省司法资源。
本案中,检察院对 XXX 起诉 A 罪,法院审理时发现 XXX 还涉嫌 B 罪,在未经检察院对
B 罪补充起诉的情形下,法院不得对 XXX 判处 B 罪,否则,违反了控审分离的原则。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本案中,XXX 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属于“认罪”,XXX 愿意接受处罚,属于“认罚“,
故对 XXX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正确的。
本案中,XXX 只承认 A 罪,不承认 B 罪,全案不作“认罪”的认定,不适用认罪认罚
从宽制度,但对如实供述的部分,可以从宽处罚。
本案中,XXX 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不影响“认罚”的认定。
本案中,XXX 认罪认罚,但是,认为被害人要求的赔偿数额过高,未就附带民事赔偿达
成和解协议,被害人不同意对 XXX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公安司法机关依然可以对 XXX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本案中,XXX 认罪认罚,检察院对其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后,XXX 反悔,检察院认为 XXX
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 16 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应当撤销原不起诉决定,
依法重新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检察院排除认罪认罚因素后,认为 XXX 符合起诉条件,应
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撤销原不起诉决定,依法提起公诉。
本案中,被告人 XXX 认罪认罚,法院一般应当采纳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
法院经过审理发现被告人 XXX 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违背意愿认罪认
罚、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法院可不采纳检察
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
本案中,XXX 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不认罪认罚,在审理中认罪认罚,法院可以不再通
知检察院提出或者调整量刑建议,但应当就定罪量刑听取控辩双方意见,根据认罪认罚从宽
的规定,对 XXX 作出判决。
管 辖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属于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权利、损
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不)可以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属于监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因为,监察机关管辖的是
公职人员及有关人员的职务犯罪。
本案中,XXX 的行为既涉及监察机关管辖的犯罪又涉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管辖的犯罪,
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予以协助。
本案中,XXX 涉嫌的 XXX 罪,(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可能判处无期
徒刑、死刑的案件,(不)属于中级法院管辖。
本案中,XXX 的犯罪由犯罪地、XXX 居住地以外的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上级法院可以
指定下级法院管辖。
本案中,法院分案审理(并案审理)更有利于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不影响当事人质证
权等诉讼权利的行使,查明案件事实、准确定罪量刑,可以分案审理(并案审理)。
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第四版 课后题答案
恩,司考真题分类解读的书上有,那本书里基本是司考题吧
Ⅸ 刑事诉讼法第五版程荣斌课后司考真题答案
刑诉我看是左宁的书,不错。现在指南针他们的音频也有了,配着音频看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