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男女平等权劳动法

男女平等权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1-05 12:29:30

Ⅰ 《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还有《内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容定》更为明确具体。
如何理解?女职工有其性别与社会活动中的处境特别因素,女性与男性比明显处于弱势,施以相应的保护则是更明确的维护男女平等。而且从社会家庭关系上,人人有母亲,或妻子、姐妹、女儿,对女职工的保护本身就是对亲人的保护,延伸到对本人的保护。

Ⅱ 男女平等从法律上怎么解释呢

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平等,人格平等,而且在劳动法当中还做了对女性的特别规定,可以说,在劳动法当中的女性的权利的特别规定是国家法律对女性地位提高的一个表现。
虽然法律上已经做了男女平等的努力,但是,因为我国的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男女比列还是比较大,这主要原因其实还是来自农村的重男轻女的因素,因为在农村,如果没有一个男孩赡养父母,那么,老人的生活就没有保障,中国的养老保险在农村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农村的老人只能依靠儿子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而且我国的农村人口非常之大,又为了符合计划生育,很多女孩在出生时就遭到不测,最终导致了男孩远远多于女孩。

Ⅲ 劳动法对妇女有哪些优待

《妇女权益保抄障法》袭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规定主要如下:

第二十一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第二十二条: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禁止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女工。

第二十三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在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

第二十四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

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七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为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妇女获得物质资助创造条件。

Ⅳ 有没有关于男女平等的法律(除宪法以外的普通法律)

《劳动法》(同工同酬)
婚姻法》(结婚、离婚方面,教育抚养子女方面、夫妻共同财产方面等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继承法》(继承权男女平等)
《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的同等受教育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选举法》
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
民法通则》(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民事权利)
《民事诉讼法》同等的诉讼权利
……

Ⅳ 中国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吗

法律上平等的,实际上不是,你看人大代表有几个女的

Ⅵ 宪法,继承法,劳动法中关于男女平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第1款就男女平等问题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继承法 :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劳动法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Ⅶ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形成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这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法律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在立法司法实践中,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女性和男性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成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根本原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功能,在总纲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享有男子平等的权利。”1954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进一步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以最高的法律形式,将男女平等纳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1982年我国颁布的第二部宪法第48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以宪法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的全面的、综合性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律。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全面确立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通过各种保障性的、协调性的、制裁性的和补充性的条款,将现行宪法、法律及法规中有关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婚姻法》是新中国建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国家大法,他确立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妇女等基本原则。在1980年和2001年两次修改中,《婚姻法》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期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一直不变。2001年,针对当前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重婚纳妾、草率结婚离婚、对待婚姻家庭不负责任、家庭暴力、单亲母亲贫困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和低龄化等问题,在充分考虑妇女的意愿和妇联组织的意见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婚姻家庭领域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惩处的力度,切实保障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其他各项专门法都对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特殊权益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公民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休息权利和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的权利,还针对女性的特点做出了特殊规定,如对女职工的四期保护,禁止妇女从事有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等。《继承法》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妇女享有拥有、管理、处理财产的权利。妇女在取得应继承的遗产后,有权携带财产结婚或再婚,他人无权干涉。《母婴保健法》明确规范了母婴保健的责任和义务,使妇女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权益得到保障。近年来,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社会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娱乐场所管理规定》以及企业改革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中,都充分考虑了对妇女特殊利益的保障,将涉及到的妇女发展问题,通过法律总则和具体规范进行适时的调整,充分保障妇女的平等权利和特殊利益得以实现。

热点内容
2019新劳动法变化解析 发布:2025-09-11 17:12:40 浏览: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颁布的 发布:2025-09-11 17:05:31 浏览:98
论我国农村基层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1 17:03:55 浏览:188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1 16:51:19 浏览: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写样式 发布:2025-09-11 16:49:14 浏览:485
央视网CCTV12社会与法图片 发布:2025-09-11 16:47:36 浏览:111
社会与法抢 发布:2025-09-11 16:47:35 浏览:284
金艺绘美术书法学校 发布:2025-09-11 16:31:24 浏览:160
律师承担政府法律顾问的经验 发布:2025-09-11 16:20:03 浏览:704
郑州大学司法 发布:2025-09-11 16:18:35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