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不满14岁杀人
①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些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刑事诉讼法不满14岁杀人扩展阅读:
案例:16岁外甥女一时糊涂帮母亲杀姨夫获刑4年
小李坐在被告席上,一副稚气未脱的学生模样;父亲老李坐在她身边,不时抹着眼泪。这一幕发生在3月4日上午的浙江台州温岭法院少年庭。小李1999年年底出生,河南人。她被控杀人,死者是她的姨父姚某。
去年8月28日早上,新河镇北闸村早锻炼的村民在路边发现姚某尸体。第二天,警方抓获几名犯罪嫌疑人,他们是姚某的妻子尚某、姚某的小姨子尚某某(小李母亲)和小李。
根据指控,去年8月28日凌晨1时,姚某醉酒后回到暂住处,扬言要用汽油将小姨子尚某某等人烧死。妻子尚某对姚某积怨已久,便对尚某某提出勒死姚某的想法。
尚某某同意,找了一根绳子抓在手中,尚某将姚某按倒,姐妹俩用绳子勒住姚某的脖子。她们又喊来小李帮忙按住姚某的腿部。
庭审中,小李对指控没有异议,自愿认罪,在最后陈述时,眼睛通红,说着说着,她满脸泪水。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李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系共同犯罪。鉴于被害人姚某对本案的引发存有一定的过错;小李犯罪时不满16周岁,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减轻处罚。最后,小李被判处有期徒刑徒刑4年。
小李父亲老李来法院时,身上还带着行李,他是连夜从河南老家赶来的。老李说,小李初中毕业后,和母亲从老家来到温岭,想找个活干。因没找到住处,所以借住在姨妈家,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
据知情人介绍,姚某十多年前出过车祸,头部受伤影响额叶。额叶是控制情绪的,从那时开始,姚某像换了一个人。尚某说,出车祸前,姚某是个顾家的人;车祸后,他不工作了,只知道喝酒,经常对她实施家暴。
② 未满16岁犯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未满16岁犯罪怎么判刑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九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③ 13岁孩子杀人了,法律怎么判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未满14周岁的孩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刑事诉讼法不满14岁杀人扩展阅读:
刑事责任:
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④ 14-16岁的人杀人抢劫等都要负刑事责任,但又为什么不予以刑事处罚呢
对啊,照你说的,应该不会是共同犯罪的主犯了,而且有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⑤ 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年龄不够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十七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要根据其年龄来确定,也就是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 劫、贩卖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当事人未满十四周岁的,则不管实施何种行为,都属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要求,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在刑事立案后,发现犯罪嫌疑人不满十四周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则不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应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撤销案件。
《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 劫、贩卖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⑥ 未满14周岁以极其残忍的手法杀人为什么不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因此,该14岁的小孩不承担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但是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6)刑事诉讼法不满14岁杀人扩展阅读
施害者家长拒绝“政府收容教养”
6月27日,记者在孝感市高新区公安分局见到了事件所在辖区孝天派出所刘所长。
刘所长对受害人家属微博中提及的事件经过大致认同。该分局官方微信6月27日下午发布的案情通报也显示:2018年3月30日19时48分,孝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高新区魏站社区裕褀新城有个孩子被人扔下来了。接到指令后,孝感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孝天派出所迅速赶到现场,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并迅速调查取证,连夜将犯罪嫌疑人黄某(男,2004年9月出生,系未成年人)抓获。
通报称,经查,当日18时许,黄某趁被害人小静在裕褀新城17号楼等电梯之机,持一把剪刀将其挟持到401室,实施抢劫,并用剪刀将受害人小静刺伤。
关于网络上广受质疑的施害者没有被立案的问题,该分局法制大队负责人介绍,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因犯罪嫌疑人在案发时未满14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尚不够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十五条之规定,对案件予以撤销。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何理解?
对此,该分局法制大队负责人介绍,除了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湖北省公安机关办理收容教养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对家庭不具备管教能力,确有必要收容教养的,办案单位可要求犯罪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提出由政府收容教养的书面申请”。
刘所长介绍,派出所就施害男生的管教问题,跟其父母进行了专门沟通,还介绍过相关管教所的情况,孩子的父亲也专门到相关机构去看过,但他最终没有同意由政府收容教养。之后派出所家访时,男生家长说孩子目前已没去上学,在家帮忙干活。
刘所长表示,事发后,高新区管委会组织社区干部和当事人双方就民事赔偿进行协调,派出所在现场参与的至少有两次,但双方因赔偿金额意见不合,至今未达成协议。目前,协调专班仍在全力做好协调工作。
未成年受害人救助有待完善
这条6月26日上午发出的微博一天内就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微博转发量累计达1.7万次,网友评论达9400多条。
“法律要与时俱进,制定法律时我国那个年龄阶段的大部分人确实心智尚不成熟。”网友“cici一笑”认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在,未成年人接受的信息量大,心智成熟早,所以法律的年龄门槛也要相应改变。”
网友“迷失对白”评价,“对于未成年的过度保护往往会害了他,法律是要顾全大局,但是不能无限制地让某些不怀好意的人钻空子,不然就适得其反。”网友“平凡的人”也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能成为保护坏人犯罪的防弹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童德华教授认为,“行为人的家长应当承担监管责任,另外案件发生在小区,小区物业管理者也有一定责任”。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六条,湖北华徽律师事务所律师汪明表示,“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按照程序向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按程序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
汪明同时建议,受害人家长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由其派出公益律师,对侵权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民事赔偿。
湖北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春生提出,必须加强未成年受害人的救助,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司法救助。
公安机关对于此类案件,不能一撤了之,要评估收容教养的“必要”性、责令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等损失,给受害人提供案件事实的相关证据和结案报告,以供受害人掌握情况和作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依据。
⑦ 未到刑事责任年龄故意杀人法院会怎么判
14周岁以下,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强奸、贩卖毒品、爆炸、投放危险物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注意:这八种暴力犯罪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不是指罪名)。
16——18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如果是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这种暴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