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发布时间: 2022-01-10 13:48:59

⑴ 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法律关系客体包括:A、物

法律关系主要客体主要包括:

  1. 物。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

2. 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专指为满足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提供劳务、提供服务一类行为(如运送货物、完成工作等)。保管、运输、加工承揽、演出等合同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3. 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等。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4. 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誉、荣誉等等。人身利益是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拓展资料:

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方的,因而法律关系的客体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一般来说,法律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种行为结果三类。

其中物是指物质财富,包括自然物,如森林河流,也包括人造物,如房屋、汽车; 非物质财富是指脑力劳动的知识性成果以及其他也与人身相联系的非财产性财富,如文艺作品、离标,公民的肖像、名誉行为结果,即行为的结果,或者说是行为所造就的状态,如各种服务。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什么行为和精神财富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⑶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违法行为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什么

一般来说是具体行政行为。

⑷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的是什么有哪几类举出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并说明它们各自的客体是什么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权利义务的对象。大体而言分为物,行为和精神财富三种。

⑸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

1、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2、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

3、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

(5)行政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往往可以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接受制裁。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或法律的授权代行某种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是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4、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是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为根据。

网络-行政法律关系

⑹ 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自然人

⑺ 行政诉讼法常识: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内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容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

⑻ 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自然人。
拓展:
第一,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
第二,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分为物、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
(1)物。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有以下几种物不得进入国内商品流通领域,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其一人类公共之物或国家专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气;其二,文物;其三,军事设施、武器(枪支、弹药等);其四,危害人类之物(如毒品、假药、淫秽书籍等)。
(2)人身。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有机体。但须注意的是:其一,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之“物”。其二,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活动,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践人身和人格。其三,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严禁对他人人身非法强行行使权利。
(3)精神产品。精神产品是人通过某种物体(如书本、砖石、纸张、胶片、磁盘)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精神产品属于非物质财富。西方学者称之为“无体(形)物”。我国法学界常称为“智力成果”或“无体财产”。
(4)行为。这种客体一般情况下发生于债。

⑼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哪三个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专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属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
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
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D 身份。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相互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而言,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经济行为和非物质财富三种基本形式。
(1)物
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对考试比较有意义的物的分类为: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特定物和种类物、主物和从物、原物和孳息(分为自然孳息、法定孳息)等。
(2)行为
经济行为,是进行经济活动,能发生一定经济后果的行为。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经济行为,是引起经济权利、义务的发生、变更和终止的经济活动。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经济行为,是经济权利(权力)和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相互对应的经济权利(权力)和义务,通过这种行为的实施而同时得以实现。
由于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和民事关系的异化,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形成了民事关系以外的新型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行为,它既包括经济组织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的经济行为。
(3)智力成果
是指人们创造的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脑力劳动成果。此外,经济权利亦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当某种经济权利成为另一经济权利的对象时,该经济权利就成为客体的组成部分。

热点内容
安徽通信条例红线 发布:2025-09-07 01:37:20 浏览:165
小学校卫生室有哪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7 01:37:17 浏览:174
2016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发布:2025-09-07 01:25:04 浏览:253
证据法学笔记 发布:2025-09-07 01:20:37 浏览:171
中日行政诉讼法比较 发布:2025-09-07 01:16:32 浏览:700
变态女子刑法 发布:2025-09-07 00:54:00 浏览:856
如何完善铁路客运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7 00:34:29 浏览:80
法治宣传栏图片 发布:2025-09-07 00:22:14 浏览:479
人大法律硕士调剂 发布:2025-09-07 00:22:14 浏览:954
西南政法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5-09-07 00:12:43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