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停职待岗劳动法中规定有工资不

停职待岗劳动法中规定有工资不

发布时间: 2022-01-10 18:29:53

1. 求助:关于待岗劳动法是否有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歇业,在劳动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各省规定支付生活费。 用人单位支付生活费的,必须同时承担应当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2. (劳动法)被公司停职待岗!

1.关于待岗抄这点,公司比较主动一袭些,投诉很难,公司可以以经营困难、员工不胜任原岗位等理由来实施这个待岗政策的,支付了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合法的,很难争取

2.你倒是比较好争取,没有签合同和交社保的

你可以要求单位从你工作的次月开始支付你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工作满1年,还没有签合同,那么视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你打算离职(工作满1年之前,也就是视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立之前),那么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工作满半年不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没有签合同,双倍赔偿也就是2个月,计算标准是你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实得工资,还要给你从工作之日起补交社保

剩下的就是证据了,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只要你能证明劳动关系和时间,单位必须给你应得的赔偿

3. 员工在家待岗是不是劳动法支付工资

员工在家待岗,劳动法没有规定支付工资的标准,但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如果不是因员工的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公司需要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来向员工支付工资等。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4. 劳动法规定待岗

摘要 待岗是指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员工处于等待恢复生产后上岗的意思。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待岗是指职工在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离开原岗位,并且暂时不安排新工作岗位的情形

5. 员工在家待岗,劳动法有支付工资标准吗

用人单来位因生产经营源暂时困难安排职工待岗,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降低工资支付标准,但是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协商不成的,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 1994 480号)第12条规定: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6. 劳动法 待岗怎么算工资,单位这样做违法吗

一、公司订立的办法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执行时你可以提出书面离职申请,并要求依法补偿,公司如不给可申请劳动仲裁;不符合劳动的规定的条款有下:
1、劳动合同法中没有停薪或扣薪待岗的规定,单位未提供劳动条件令员工待岗而未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薪资标准发放月工资;
2、因员工在试用期后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按工龄支付员工补偿,你可以在办理手续交接时领取一个月的经济补偿和剩余工资。单位不支付可以申请仲裁。
二、自用工之日起企业应依法为你缴纳社会保险(前提不是实习生),如果企业未缴纳,你可以要求单位补缴(一般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执行,因为单位可能将你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写成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建议取消该要求);你还可以以此为由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申请仲裁。

7. 劳动法待岗工资有哪些规定

劳动复法待岗工资按照双方新制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资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热点内容
安徽通信条例红线 发布:2025-09-07 01:37:20 浏览:165
小学校卫生室有哪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7 01:37:17 浏览:174
2016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发布:2025-09-07 01:25:04 浏览:253
证据法学笔记 发布:2025-09-07 01:20:37 浏览:171
中日行政诉讼法比较 发布:2025-09-07 01:16:32 浏览:700
变态女子刑法 发布:2025-09-07 00:54:00 浏览:856
如何完善铁路客运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7 00:34:29 浏览:80
法治宣传栏图片 发布:2025-09-07 00:22:14 浏览:479
人大法律硕士调剂 发布:2025-09-07 00:22:14 浏览:954
西南政法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5-09-07 00:12:43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