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动法高温费
Ⅰ 上海市劳动法高温费发放标准
上海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Ⅱ 上海市劳动法高温费发放标准
第一:关于高温费是否应该发放的问题。
第二:关于同岗位其他人员发了,但是你没发的问题。
第一:关于高温费是否应该发放的问题——国家层面没有统一规定,各地有自己的规定,或者各企业有自己的规定,或者企业与员工有单独的约定。只要有规定或者有约定的,都应该执行。
2007年7月,上海市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天不低于10元。
在浙江省,2004年和2007年,主管部门曾两次下发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夏季“高温费”的发放标准。浙江省2007年“高温费”的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3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10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开支列入企业成本。
早在1997年,江苏省劳动部门和财政部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的发放标准:规定高温作业的工人每人每月5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45元,每年按4个月计发,但此时的发放水平相对较低。按照江苏省最新规定,企业在岗职工2007年夏季“高温费”已调整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最低为64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最低为520元(按4个月计算)。
深圳、重庆等地,相关ZF部门也颁布了有关“高温费”的法规,以期为高温下劳作的人们提供“保护伞”。
“高温费”的实施情况如何呢?
谁能拿到高温费?
彭先生的工作单位是上海宝山区耐克森凯讯电缆有限公司,他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场地没有空调,高温日,单位会提供盐汽水、盐冰棒等。至于高温费,他听说单位会在7、8、9三个月每个月发300元,现在还没拿到。这与他去年在宝山工业园区工作时每个月拿到的170元“高温费”相比增加了不少。
记者在徐汇区一处装修工地询问正在拆卸脚手架的工人有没有领过“高温费”,一位来自四川的杜姓工人说:“高温费?没听过!”旁边一位年轻工人说,他们在厂里做工的老乡有高温费。
记者为此对上海的两家建筑装饰公司、一家快递公司、三家物流搬场公司、两家大型设备制造公司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是:只有3家发放“高温费”。这3家公司,一家发放的数额不定,另两家每个月给员工发100元。当被询问“高温费”的制定标准时,他们称是公司规定的。
来自江苏和浙江的调查显示,一些服务性行业、建筑工地、服装加工企业职工往往游离于“高温费”边缘。
一边是企业和职工方面不清楚“高温费”,另一边是地方法规有明文规定,但监督实施不力。“企业很无辜,员工很无奈”的现实折射出的是相关部门对“高温费”的规定宣传不到位,信息不透明,也反映了部分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忽悠”员工的现实。
第二:关于同岗位其他人员发了,但是你没发的问题。
如果同岗位其他人员都发了高温费,而你没发,则是同工不同酬,属于违法。
现在的环境下没有所谓临时工概念,大家待遇都得一样。
Ⅲ 请问劳动法中的高温费是多少,怎样计算的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而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
5、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第十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Ⅳ 按上海市劳动法规定,外地户口不交金,每月要补足多少钱,高温费和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是怎么算的
外地户口不交金是不合法的,谈不上补钱,只能要求公司补交社保。
高温费是每年6.7.8.9四个月,每月200元。
法定假工资:月工资/21.75X加班天数X3
Ⅳ 劳动法中关于高温费如何规定
各有关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专保障局,各企业:属
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要求,经研究,现就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天不低于10元。
Ⅵ 在上海打工,公司没高温费违反劳动法吗在上海市员工高温费是不是强制性的
高温补偿是地方法规规定的,如果上海的法规规定了,则是强制性的,必须要付的。
Ⅶ 劳动法中高温费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转发《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苏劳社险[2007]20号 各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市区各税务分局,市各委办局(公司),各有关单位: 现将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税局、地税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苏劳社劳薪[2007]18号)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苏州市国税局 苏州市地方税务局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八日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苏劳社劳薪[2007]18号 各省辖市劳动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常熟市国税局、地税局,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地税局,张家港保税区国税局,省国税局直属分局,省地税局直属分局,省各有关厅、局,省各直属企业: 为保障企业职工在夏季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经研究,决定提高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全年按四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 二、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和落实夏季工作场所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确保夏季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等情况。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Ⅷ 劳动法规定的高温费是怎么计算的
高温费劳动法的规定是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Ⅸ 关于上海市劳动局今年发放高温费相关事宜
高温费并不是国家强制要求企业发放的劳动报酬内容,实践中我们要看企业的规章制度有无类似规定,如果有这样的待遇规定,则企业应该发放。 在劳动法理论上,劳动报酬包括工资、保险福利、劳动保护三大块。对于工资,国家规定无论是全日制工还是小时工,都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保险福利中,国家对于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费用的缴纳作了强制性规定,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在试用期,都应该为员工缴纳上述费用,我们俗称四金。现在企业中试用期不交四金的情况比较普遍,关于这点,可以参看劳动法苑网专题文章:《HR误区一:试用期后再补交社保》,在此不再重复解释了。此外法律还有一些对于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的福利待遇规定。 劳动保护一块是比较灵活的一块内容,通常来说,劳动保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作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也就是说企业应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卫生,所以才会有劳动保护这一块。但是劳动保护通常是企业以物的形式体现的,比如,企业发放劳动手套、安全头盔、工作服等,还有一些企业则会定期发放清洁用品。当然这些都以必要为前提,举例来说,如果是办公室文职工作,就不必发安全头盔。 再看高温费,一般高温费是货币的形式。它的发放并不提供员工安全和卫生,其作用主要是给予在高温天气上班的员工一点鼓励,尤其是一些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的员工,更是如此,毕竟上班总是要上的,这原本就是员工的义务。如果企业觉得有必要鼓励的,则会发放,反之则不会。
Ⅹ 炎热的夏天,高温费是不是劳动法明确规定要给员工的。上海的高温费要求多少度
不是吧。高温作业是有所指的,并不是气温高了就要发钱!正常的规定是对从事高温作业的要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提供消暑降温的东西。一些单位图省事,就把这个劳保折成钱发了了事。另一些单位为了给大家谋点福利,找个由头发点饮料或变相发点钞票。
但这个一般化的做法不是法定的哦,甚至可以说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通常,气候温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会有公告的停止上班的(就像来台风那样)。发钱降温是一种福利措施的时候,各单位是可以选择的。
没有多少度的高温费一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