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入职没签劳动法

入职没签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2-01 05:15:59

1. 入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法律分析:(1)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定义务,企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企业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立即向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如果是劳动者不与企业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即使员工愿意出具“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书面协议”也是不行的。企业都要承担责任。

(4)建议最好在入职当天就书面订立劳动合同,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否则决不能聘用该员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 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您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然后申请劳动仲裁,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如果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要通过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地点、岗位、报酬等相关信息,这样在以后发生争议时劳动者才能依据合同主张权利。

(2)入职没签劳动法扩展阅读

【案例】2013年7月,小张被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录用为专职律师。双方约定:小张试用期3个月,转正后月薪3000元加提成。

工作期间,律师所只是在入职之初让她填写了一份《入职信息登记表》,却始终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直到试用期满才开始为她缴纳社保。半年多后,小张向律师所提出离职,并要求律师所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律师所回绝了小张的主张。

双方的纠纷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后,又诉诸法院。最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入职信息登记表》并不是劳动合同书,因律师所未与小张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故应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说法】负责办理本案的朝阳区法院法官说,自2011年以来,该院受理涉律师行业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现逐年攀升之势,其中2013年收案量较2012年涨幅达到160%,2014年案件数量已超过前两年总和。究其原因:

一是律师所怠于签订劳动合同。年轻律师入行之初由于没有独立案源,需要跟随“师父”办案,部分律师所为降低用工成本,故意规避法律规定,以劳动者为某个律师私人聘请的“个人助理”为由,拒绝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或者以“考察”“实习”“试用”等名义拖延签订劳动合同。

在朝阳区法院所受理的涉律师行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50%以上涉及劳动关系的确认,而律师所因无法提交书面合同,往往需要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处罚。

二是社会保险缴纳率偏低。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为聘用的律师和辅助人员办理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但在实际用工中,一方面一些律师所为节省开支,规避税收,存在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的情形。加之律师流动性大,因此无论律师本人还是律师事务所均未对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是律师能力考评标准模糊。认定律师能否胜任工作的标准,包括诉讼代理的胜诉比例、非诉项目的成功结果、对委托人委托事项完成情况等。而部分标准依赖律师所主任、合伙人的主观评价,缺乏客观科学的依据导致有的律师事务所领导依个人好恶,以律师“不能胜任工作”为由,随意与律师解除劳动合同。

3. 入职后一直没签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立案后,去找新工作,不耽误什么。前提是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4. 入职两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法律分析: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员工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5. 入职没签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一般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之内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是7天之内。如果超过一个月还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可以要求单位进行合同的签订的。而且,国家对于是否与用人单位确立了事实劳动关系是有明确规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6. 入职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入职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如下:
1、没签劳动合同,可以主张从工作的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的双倍工资;
2、如果没有缴社保,可以主张单位为自己补缴从工作之月起的社保;
3、提供加班不发加班工资的有效证据,要求单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4、以单位不缴社保、不支付加班工资为由,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交辞职书,可马上走人。并可主张单位支付(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心和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7. 入职多久没签劳动合同算违法

法律分析:入职后未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但是不超过一个月的话就并不违法,公司应该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且在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就要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女职工退休 发布:2025-08-23 22:00:31 浏览:632
名典婚姻法 发布:2025-08-23 21:57:53 浏览:843
番禺刑事律师 发布:2025-08-23 21:44:03 浏览:777
合同法第22 发布:2025-08-23 21:35:57 浏览:317
法治法治先锋 发布:2025-08-23 21:23:19 浏览: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5 发布:2025-08-23 21:18:45 浏览:359
济民法师图片 发布:2025-08-23 21:05:56 浏览:166
道德与法治强奸 发布:2025-08-23 20:40:49 浏览:957
合同法的解释第16条 发布:2025-08-23 20:37:05 浏览:71
合同法违法分包获利 发布:2025-08-23 20:36:31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