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事业单位是否属劳动法调成

事业单位是否属劳动法调成

发布时间: 2022-02-01 08:27:08

㈠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在编人员是否受劳动法调整

如果是公务员,就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如果是事业单内位,看是否具有公容共管理能力,如果是,就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否则,如实行企业化管理,则适用《劳动合同法》。

但是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里面的工勤人员,如保洁,保安等,统统适用《劳动合同法》。

㈡ 教师职业属于事业单位,为什么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难道教师就不属于劳动者

公务员及部分参考公务员管理办法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适用于公务员法
非参照公务员管专理的事属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企业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参照劳动合同法
第一:教师(在编)同样适用于劳动法,但不适用于劳动合同法,而是适用于公务员法
第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很多人会混淆,其中: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全体劳动者,而劳动合同法在全体劳动者中适用于企业及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而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群适用于公务员法
第三:这就是我国目前退休养老多轨制的问题: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参照公务员管理),企业退休人员三条线,其中公务员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目前由自行缴费和财政补助双规措施,而企业部分只能是缴费

㈢ 请问新劳动法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吗

劳动法不适用于事业单位,但可以参照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回中华人民共答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㈣ 事业单位是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东胡律师

补充回答:没有签订合同的话,你可以要求支付你双倍的赔偿。

你的工资没有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水平单位就不违法。

工资的多少这个是由你们的合同、能力还有单位来决定的。

㈤ 《劳动法》事业单位适用吗

《劳抄动法》事业单位适袭用

《劳动法》规定:本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5)事业单位是否属劳动法调成扩展阅读: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査制度等。

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㈥ 关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岗位安排是否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解答: 先来了解一下《劳动法》的定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包含以下几种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等等。 所以,公务员,事业单位,私企 ,国企,外企,个体,都适用劳动法的约束。

㈦ 事业单位是否要执行劳动法

固定职员执行事业单位人事政策,没有规定的参照执行劳动法规;签订劳动合同的,执行劳动法规。

㈧ 在事业单位工作十年以上,劳动法有没有规定转成正式编制。

在事业单位工作十年以上,劳动法没有规定转成正式编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8)事业单位是否属劳动法调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热点内容
劳动法流产申请需要结婚证吗全文 发布:2025-08-23 22:20:35 浏览:515
劳动合同法女职工退休 发布:2025-08-23 22:00:31 浏览:632
名典婚姻法 发布:2025-08-23 21:57:53 浏览:843
番禺刑事律师 发布:2025-08-23 21:44:03 浏览:777
合同法第22 发布:2025-08-23 21:35:57 浏览:317
法治法治先锋 发布:2025-08-23 21:23:19 浏览: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5 发布:2025-08-23 21:18:45 浏览:359
济民法师图片 发布:2025-08-23 21:05:56 浏览:166
道德与法治强奸 发布:2025-08-23 20:40:49 浏览:957
合同法的解释第16条 发布:2025-08-23 20:37:05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