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94
㈠ 请问在哪可以找到94年颁布的劳动法具体解释啊 急用
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规定了职工在本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如果本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应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是什么工作10年以上才给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必须缴纳社会保险。你母亲在本单位工作10多年, 单位必须从参加工作之日起补缴社会保险。另外,1995年劳动法实施后,临时工的概念已消失,通称为劳动用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缴纳社会保险。第73条的就是5项社会保险。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㈡ 劳动法(1994年)实施前临时工的待遇及补偿规定是什么
你的问题可能很难得到解决,首先你现在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除,因为已经超过了主张内权利的时效。如果能容够证明你到现在劳动关系都没有解除的话还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进行申请。1995年1月后如果劳动关系还成立,那么之前的临时工工作年限应该一并计算。
㈢ 94年的劳动法还在用吗新劳动法指的是什么
94年劳动法(生效中)是94年通过95年正式实施的。 新劳动法在旧法的基础上修改,成为劳动合同法,2007年通过。 20080101生效。 ###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现予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4年7月5日
㈣ 劳动合同法第94条
违反《劳动抄合同法》袭第94条的规定,“招用劳动者”并不是负连带责任的构成要件。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只有招用劳动者,并且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才是“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按照规定, 不管劳动者受到的损害程度的大小,只要受到伤害,那么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就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据劳动者的请求承担责任。在劳动者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
这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形式是一种法定连带责任,至于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二者之间如何进行责任的划分,可按因侵权或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划分和判定,但这属于二者之间,不适用于劳动者对其的责任追偿。
根据“不告不理”的原则,对于在民法上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当事人可以选择起诉,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将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全部起诉,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义务人作为被告。但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追加其他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人为共同被告。
㈤ 94年的劳动法还在适用吗新劳动法指的是什么
94年劳动法在用,新劳动法实际说的是2007年颁布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因两部法都规定劳动关系的内容,有部分重叠,所以被大众称为新劳动法,实际是两部不同的法律。
㈥ 请问1994年的《劳动法》和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是不同的法律吗
1994年的《劳动法》和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是不同的法律。
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是回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答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两部不同的具有密切关系的法律。从立法角度看,两部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从所属法律部门看,《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劳动法》的继承与发展。从法理角度讲,《劳动法》是一般法,在劳动关系方面规定的主要是基础性的问题,除了包括《劳动合同法》以外,还包括劳动就业、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等。《劳动合同法》是特别法,专门性地对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和进一步完善,围绕劳动合同的订立、续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规范调整。
㈦ 新中国第一部劳动法是不是1994年制订的在这以前的劳动法是那年制订的
是的,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
以前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参考如下:
1923年3 月29日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
1929年10月颁布的《工会法
1922年《劳动法大纲》,但并未得到当时政府的确认。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晋冀鲁豫边区1941年11月1日就曾公布过《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
1948年8月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50年,劳动部公布《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
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经修正后重新公布)
1952年8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
1954年7月,政务院公布《国营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
195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
1956年国务院公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1958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等4项重要规定。
1978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1978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
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等3项法律文件。
1982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同年劳动部发出了《关于禁止招用童工的通知》
198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993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
新的劳动法已经出来了
旧的已无效
但如果合同是在没有发布新劳动法的时候签的
那就按照旧的来办理
㈨ 劳动合同法适应94年前离岗的职工吗
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法制原则,《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而在94年前就已离职的职工发生的劳动争议,显然不适用13~14年后才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㈩ 1994年劳动法颁布之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
在劳动法实施之前,劳劳关系(劳动人事管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新中国成立到公私合营,经济国有化。这一时期,是国家稳定,调控经济,改革旧时代经济体制,建立自身经济体制的时期。这一时期,因为出于大变革时代,所以并没有产生太多劳动纠纷问题。
第二阶段是经济国有化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因为是计划经济,一切以计划来,这一时期也没有关于劳动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出台指导性文件,由地方制定相应细则,具体则由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由于当时国家,地方,企业是连体的,政企不分家,实际上国家的政策也就是企业的制度,因为特殊历史环境,也没有人敢破坏这一规定。
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前,并不存在需要劳动法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条件和背景。
第三阶段,则是改革开放到劳动法实施。这一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劳动纠纷随之产生,因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务院陆续颁布了多条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令,其中主要包括的是一些特殊领域,因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陆续有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法规来约束调整劳动关系。
比如《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务院于1982 年4 月10 日发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 年1 月15 日被国务院516 号令废止,并明确该《条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