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383条司法解释
第四百零九条 人民法院对调解书裁定再审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当事人提出的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的事由不成立,且调解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裁定驳回再审申请;
(二)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所主张的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理由不成立的,裁定终结再审程序。
前款规定情形,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的调解书需要继续执行的,自动恢复执行。
2.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383条第一款第二相规定
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82条,对再审申请予以所以该院领导以民事诉讼法第调解书效力相当于判决书,反悔是不行的!但是如果真如你所说的话,这也没
3. 民事诉讼法解释332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三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
4. 最高法关于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88条
第三百八十八条 保管人根据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的要求,应当同意其检查仓储物回或者提取样品。
【释答义】本条是关于仓单持有人有权检查仓储物或者提取样品的规定。
存货人将货物存置于仓库,存货人为了了解仓库堆藏及保管的安全程度与保管行为,保管人因存货人的请求,应允许其进入仓库检查仓储物或者提取样品。
由于仓单是物权证券,存货人可以转让仓单项下仓储物的所有权,也可以对仓单项下的仓储物设定担保物权,即出质。仓单经背书并经保管人签字或者盖章而转让或出质的,仓单受让人或质权人即成为仓单持有人。无论是转让仓单还是出质仓单,仓单持有人与存货人一样,都有检查仓储物或者提取样品的权利。
5.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释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内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容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本法条释义:既赋予了人民法院的执行权力——“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还明确了执行中的办案程序以及相应机关应予以配合的法定义务——“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6. 2015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38条如何理解
二审法院出于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案外其他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可以不予允许撤诉。是防止虚假诉讼的一个有力手段,但是完全是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结果,对于法官有风险。
7. 请问民诉法司法解释第383第三项与第386条相互茅盾申诉人的再审申请可以再审吗
按实际情况,复《最高人民法院关制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三条和第三百八十六条并没有冲突。请当事人自行核实确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符合再审申请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依法进行审查。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对再审申请不予以受理。
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
(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
(三)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
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
第三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后,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四条等规定,对当事人主张的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8.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该法条规定的是,当事人在收到作为执行根据且有效的法律文书后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如超过法定期限申请,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法院已经采取了以下的执行措施:
(1)民事诉讼法第221条:被执行人为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的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冻结、划拨存款,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2)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被执行人为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3)民事诉讼法第223条:被执行人为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而民事诉讼法219条的司法解释的意思是说,法院已采取了以上三种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即不再受“民事诉讼法219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中期限的限制)
本人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6条的规定,执行分为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如果是属于法院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的话,如果法院采取了上述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那么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不受期限限制;如果是不属于由法院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而是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申请了执行,法院受理了并采取了以上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那么也属于债务人应当继续履行的情况,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仍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不受期限限制。
9.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84条
第三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当在调解书专发生法律效力后六属个月内提出。
本条规定的是关于调解书的再审期限,即当事人如果对已经达成的调解书不满意,如果想要变更其条款和效果,必须在生效后六个月以内,如果超过六个月,法院不予受理。
10.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3条
1、管辖是指各级复人民制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2、移送案件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立案的案件的卷宗等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的诉讼行为。
3、撤销案件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立案的案件,发现具有某种法定情形否定了原来的立案根据,所采取的诉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