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留置送达
❶ 什么是传票的留置送达
留置送达:送达方式的一种,适用于受送达人不愿意接受诉讼文书的情形,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件留在收件人住处的一种送达方式,属于强制送达。
除留置送达外,依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送达方式还有: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
❷ 留置送达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留置送达指的是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无理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写明受送达人拒收的事实,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取证人签名或盖章,然后,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处所,即视为送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❸ 民事诉讼留置送达 当事人一定在场吗
分享到:收藏推荐编辑同志:我们在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中,遇到行政机关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当事人拒收,行政机关采取民事诉讼的留五送达方式,将该决定书留在当事人处。对这种留置送达的行为是否合法,我们在讨论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可以留置送达,应认定这种送达形式违法;另一种意见认为,行政机关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予以留置送达,故应认定留五送达合法。以上哪种意见正确,请予答复。河南省沁阳市人民法院谢国胜谢国胜同志: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中规定:“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根据该条规定,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的留置方式送达行政处罚决定。尽管在行政处罚法颁布前,我国的有关行政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可以采用民事诉讼的留置送达方式,但是,对当事人拒收的,不允许行政机关予以留置送达,将会使行政机关难以送达处罚决定,因而也就不能及时确定行政法律关系,不利于行政机关进行管理。
❹ 留置送达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应送达的文书留置于受送达人处所的送达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❺ 留置送达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置送达适用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或有资格接受送达的人拒绝签收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在进行留置送达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作为见证人,人民法院的送达人员应当向见证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受送达人拒收的事由和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诉讼文书、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产生送达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❻ 留置送达
摘要 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把诉讼文书留放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
❼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留置送达必须符合下面哪些条件
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文书,受送达人或者与之同住的成年家属拒绝在送达回证上专签字的,可以邀请有关基层属组织或者所在单位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后视为送达,也可以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❽ 法院传票留置送达是啥意思
传票就是法院叫你来开庭的通知
这个通知一直送不到你手上怎么办呢?难道一直送?送不到就不开庭?
当然不会……你不来法院是可以缺席判决的。
那么法院总需要一个证据吧……万一日后你说法院压根没有发过传票,法院擅自缺席判决,那么法院不就说不清了么?
所以所有的传票都要签收“送达回证”的。
留置送达就是在不肯签收的情况下,找到见证人,或者拍照录像等方式(总之就是可以证明“你看,我法院我已经送来了,他不肯签收而已,现在你们证明一下,我这个传票是已经送到他家了,他看不看随便,视为他收到了。”的方式)就这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