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出纳网络被骗
『壹』 出纳因工作失误被诈骗公司财产,公司要求出纳全额赔付合法吗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公司要求出纳全额赔付不合法。
如果员工的过错或重大过失造成公司的损失,公司是有权要求员工进行赔偿的。就你说的情况来看,公司一直使用qq群交流,而这种工作交流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习惯,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纳没预料到的,但是出纳也不是没有责任。
因为出纳有义务认真确认每个工作任务的准确性(比如说打电话确认或是当面确认等),这种风险也是可以避免的,而出纳未尽到这样的义务,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可以与公司协商,或是委托律师代为处理。
(1)劳动法出纳网络被骗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骗子利用电话或者QQ等聊天记录,冒充是公司老板,要求员工转账,这样的电信诈骗屡见不鲜,经常让一些公司损失惨重。合肥一家公司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被骗走了100多万。事发后,这家公司认为,公司被骗主要责任在财务总监,一纸诉状将财务总监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近日,合肥市中院作出了终审判决,财务总监被判赔偿8万元。公司发现被骗后立刻报警求助,在警方的协助下最终追回16万余元。去年7月2日,警方对这起电信诈骗案予以立案,但目前侦查未果。今年2月1日,该公司作出“关于对2015年6月30日QQ诈骗案的处理通报”。
作出对财务总监马某追究法律责任、对行政主管张某某扣发尚未发放的工资2905元并解聘、对出纳和会计罚款5万、3万元的决定。该公司将马某告上高新区法院,要求其赔偿公司损失78万余元。高新区法院认为,马某在公司被诈骗案件中存在一定的过失。
结合其收入标准、过错程度以及公司对其他相关人员的处罚标准等因素,判马某承担8万元损失。一审判决后,该公司和马某均提起上诉。公司认为,马某赔偿过低。
而马某认为,其基于对行政主管张某某的信任以及之前有通过财务出纳直接与杨某某联系转账的惯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存在内外账混同情况及不规范操作行为,是导致公司被骗的主要原因。近日,合肥市中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贰』 刚入职出纳被网络诈骗9万,应该赔公司多少钱
【1】出纳被网络诈骗9万,应该在案发地报警。
警方会甄别后积极破案的,
【2】要是案件还没有破,出纳员应该赔偿单位损失。
根据出纳过错程度来赔偿单位损失。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
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据此,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3】据过去有些法院判决这类案件,
判决出纳赔偿款在受损失款项的3分之一左右。即3万元左右。
『叁』 出纳被网络诈骗应该赔偿多少公司要求赔偿40%合理吗
1、出纳被网络诈骗,公司要求赔偿40%不合理,也没有法律依据。
2、如果属于公司制定缺陷,应当公司承担损失;如果确实是出纳存在过错,应当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扣罚当月工资的20%,如果超过工资的20%就是违法的。
『肆』 出纳被诈骗,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单位里的钱让出纳被人骗走了,出纳要承担玩忽职守的责任。后果严重的,涉嫌玩忽职守罪,要负刑事责任。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伍』 网络诈骗 出纳 会计 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会计、出纳属于职务行为,单位如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对之进行处罚,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认定会计、出纳的行为属于重大过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陆』 试用期出纳遭遇网络诈骗,应承担多少
你给骗子汇钱了?一般你负责
『柒』 出纳受网络诈骗100多万元钱会被开除吗
诈骗10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涉嫌诈骗罪,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捌』 公司出纳被诈骗了怎么办
法律分析:作为出纳,没有相应审批手续,也没向公司相关负责人核实,就贸然付款,违反了基本的会计操作流程,具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玖』 公司出纳被网络诈骗49万,公司要求赔偿三分之二合法吗
摘要 您好,请问您报警立案了吗?如果还没有报警立案的话请尽快报警立案。公司可以追究出纳承担责任,具体承担多少责任可由法院判决。如果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了这种情形,公司可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赔偿,比如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要赔偿三分之二那么公司的要求就是合法的。如果没有这么约定可以具体看法院的判决。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拾』 出纳被网络诈骗要负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看情况。作为出纳,没有相应审批手续,也没向公司相关负责人核实,就贸然付款,违反了基本的会计操作流程,具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如果严格要求劳动者根据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实质是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转移到劳动者身上,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来说,显然有失公允。最后,酌定出纳承担公司10%的损失。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