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上海劳动法押金管理

上海劳动法押金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2-14 17:07:33

劳动法允许企业扣押金吗

不允复许,用人单位制不能这样做,是违法的。用人单位不能向劳动者收取货币作为“入厂押金”,对擅自收取抵押金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或者投诉,要求劳动监察大队依法处理,劳动监察机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押金退还给职工本人。

Ⅱ 劳动法中关于押金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抄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收取劳动者押金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Ⅲ 劳动法押金

- - 这样就好不说了。。。

牵涉到金钱的一定要打条 签合同啊

人证没用 物证是什么呢?

你去当地劳动局咨询一下...
涉及的问题比较多.

Ⅳ 劳动法有关于押金方面的条款

第一,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原因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如员工因病假,事假或旷工等未发生劳动的因素,用人单位可以依法扣减工资,如员工违反用人单位合法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扣减工资不得超过当月工资20%且扣减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关于拖欠工资,实施细则也解释了,拖欠是指到下一个发薪日依然没有结清上一个发薪日应支付的待遇的,所以一般认为拖欠工资不超过三十天,不能认为是拖欠,超过三十天就是法律明显规定的拖欠情形

Ⅳ 劳动法有工作收取押金的规定吗

你好
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不能扣劳动者的押金。相关规定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Ⅵ 新劳动法押金

劳动仲裁部门

Ⅶ 怎么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扣押押金的规章制度

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

也就是说,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员工服装押金、用品押金或其他名义的押金等。这规定已实施了多年,各公司、企业应当知道。

Ⅷ 劳动法有没有关于押金的规定

【招工 押金 身份证】《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内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容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Ⅸ 劳动法中,关于押金的规定是什么样的在第几条

劳动部关于印复发《关于贯彻执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4、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应按照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1994]118号)和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能否参照执行劳部发[1994]118号文件中有关规定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4]256号)的规定,由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给劳动者本人。

Ⅹ 请问劳动法关于用人单位收取押金的相关事宜

劳动法规定是不允许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
1994年3月4日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内商投资企业容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即劳部发[1994]118号文件明确指出:“企业不得向职工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和其他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对擅自扣留、抵押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和收取抵押金的,公安部门、劳动监察机构应责令企业立即退还职工本人”
下次去给他们负责人说清楚,亮出你的底牌,"在不给本人满意的解决你就要上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是提起劳动仲裁了."一班公司的人事科都很清楚这方面的法律.会让步的.
实在不行就上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是提起劳动仲裁了. 应该说劳动局在处理这些个小案子是比较快的

热点内容
微信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04:53:47 浏览:254
用规章制度写一篇作文 发布:2025-08-21 04:53:46 浏览:276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的解释 发布:2025-08-21 04:53:02 浏览:619
大一经济法总结 发布:2025-08-21 04:44:04 浏览:352
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狭义上讲 发布:2025-08-21 04:31:00 浏览:228
中央立法特色 发布:2025-08-21 04:30:25 浏览:456
环境刑法案例 发布:2025-08-21 04:16:54 浏览:228
河北金牌律师 发布:2025-08-21 04:16:53 浏览:902
刑法全文2013 发布:2025-08-21 04:04:31 浏览:991
监狱司法部 发布:2025-08-21 03:53:12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