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规还有哪些其他法规

行政法规还有哪些其他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2-14 20:58:53

法规包括哪些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

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意义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体现国家权力,行使的行政职权和履行的行政管理职责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法应该遵循的原则很多,根据不同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这是我国行政法的最高原则,它规定行政法的发展方向,道路和根本性质。

第二类是行政法的一般原则,也叫基本原则。这类原则位于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之下,产生与行政法并指 全部的行政法律规范。

第三类实行行政法的特别原则,这类原则是位于基本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局部的行政法规范。例如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被告负责举证责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法律法规

⑵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有哪些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的行政处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人身罚
人身罚也称自由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人身罚主要是指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
1.行政拘留。也称治安拘留,是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在短期内剥夺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2.劳动教养。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或有轻微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且又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实施的一种处罚改造措施。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决定规定,劳教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劳教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2013年12月底,北京市所有劳教所均已摘牌,所有劳教人员也均已被释放。
(二)行为罚

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仅次于人身罚的一种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
1.责令停产、停业。这是行政主体对从事生产经营者所实施的违法行为而给予的行政处罚措施。它直接剥夺生产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只适用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行政相对方。
2.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收回或暂时扣留违法者已经获得的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证书。目的在于取消或暂时中止被处罚人的一定资格、剥夺或限制某种特许的权利。
(三)财产罚

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它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行政处罚。
1.罚款。指行政主体强制违法者承担一定金钱给付义务,要求违法者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处罚。
2.没收财物(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将违法行为人的部分或全部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包括违禁品或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收归国有的处罚方式。
(四)申诫罚

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警戒。它是对违法者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处罚方式。
1.警告。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者提出告诫或谴责。
2.通报批评。是对违法者在荣誉上或信誉上的惩戒措施。通报批评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拘留。昆明刑事辩护律师网页链接

⑶ 行政法律法规有哪些

行政法规的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 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第五十六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第五十八条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五十九条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第六十条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十一条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最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上面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还有很多.很多。详细请进入“中央政府网”-法律法规-行政法规。

⑷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有哪些

法规法规条文中规定的其他情形包括以下两存在含义:一、其他情形是法专律制定的兜底条款,是以后属修改或制定新的具体情形的依据,是立法的一种技术手段;二、条文中的其他情况,还可能指本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具体规定,相对于本法属于特别规定。

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有哪些

因为现实生活中案情复杂多变,法律不可能一一作出规定,这属于兜底条款,属于立法技巧!便于以后出现新情况时出台新规定!

⑹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指什么

很多法律条文中,会在列举一些情形后,再加上一条,即: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回的情形。
这里答“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是指法律条文上所列举的情形,并不是全部适用的情形,如果其他法律对此事项也有规定的,也按本条法律条文处理。

⑺ 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有哪些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包括《行政强制法》和《行政处罚法》。其中《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给予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⑻ 中国现行行政法规有哪些

  • 中国现行行政法规有:

·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号)(2014-02-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46号)(2014-02-03)

·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12-19)

·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2013-12-11)

·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2013-11-26)

·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2号)(2013-11-22)

·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1号)(2013-10-16)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640号)(2013-09-16)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2013-09-06)

· 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8号)(2013-07-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7号)(2013-07-22)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6号)(2013-06-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5号)(2013-02-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4号)(2013-02-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3号)(2013-02-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2号)(2013-02-08)

· 征信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1-29)

· 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0号)(2012-12-27)

· 农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29号)(2012-11-16)

·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28号)(2012-11-16)

· 国务院关于修改《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27号)(2012-11-05)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6号)(2012-10-30)

· 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5号)(2012-10-22)

· 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令第624号)(2012-09-17)

·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623号)(2012-09-06)

·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国务院令第622号)(2012-07-10)

·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1号)(2012-07-09)

·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0号)(2012-06-11)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2012-05-07)

· 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18号)(2012-04-30)

·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7号)(2012-04-10)

·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5号)(2012-03-07)

· 拘留所条例(国务院令第614号)(2012-03-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2011-12-29)

·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2号)(2011-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1号)(2011-12-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10号)(2011-12-09)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09号)(2011-11-15)

·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608号)(2011-10-30)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07号)(2011-10-10)


详见中国政府网站:http://www.gov.cn/flfg/xzfg.htm

⑼ 行政法规有哪些

当代中国执行的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分为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

除《会计法》外,中国还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是为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鉴证和服务作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法规。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会计师条例》,为了确定总会计师的职权和地位,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自1990年12月31日起施行。

《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基本准则为主导,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则性的规定,为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依据。

(9)行政法规还有哪些其他法规扩展阅读

会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法规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地方性会计法规等。狭义的会计法仅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颁发施行的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就是狭义的会计法。

西方国家的会计法规一般分两大类:

一类是政府会计法规,由议会或政府制定颁发,如美国1921年公布的《预算和会计法》,1956年公布的《会计和审计法》;日本1947年公布的《会计法》,1948年公布的《公认会计士法》等。

另一类为企业会计准则,由政府或会计的职业团体、学术团体制订。由职业团体或学术团体制订的准则虽无法律效力,但有权威性。

在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先后发布过若干会计准则,成为会计师所遵守的、公认的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在日本,企业会计准则,一般由大藏省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许多西方国家在商法、公司法和税法中还有关于企业会计方面的具有效力的规定。

参考资料:网络-会计法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网络-总会计师条例 网络-企业会计准则

⑽ 行政法规有哪些 行政法律和行政法规怎么区分

热点内容
社会工作研究生是法硕吗 发布:2025-08-21 02:50:31 浏览:570
把员工外派到分公司劳动法 发布:2025-08-21 02:49:36 浏览:48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探望权 发布:2025-08-21 02:42:37 浏览:403
菲律宾移民法 发布:2025-08-21 02:14:02 浏览:157
国外公司法 发布:2025-08-21 02:12:03 浏览:171
有烟草控制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02:06:46 浏览:843
法学难过 发布:2025-08-21 01:59:28 浏览:208
汽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01:59:25 浏览:273
道德9年级 发布:2025-08-21 01:58:07 浏览:130
最高人民法院的级别 发布:2025-08-21 01:58:00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