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录音录像新刑事诉讼法
Ⅰ 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录音录像为准
录音录像属于《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视听资料,视听资料要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然后,也并没有以录音录像为准的规定。
Ⅱ 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
法律分析: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同步进行录音录像,全过程真实记录审讯情况。这既是一项规范侦查行为,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制度,又是一项固定证据,有效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的措施,以确保案件处理的客观公正,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有序进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Ⅲ 问话录像和笔录以哪个为准
以供述笔录为准。
一般是以供述笔录为准,但是同步录音录像也要随卷附带。现在最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重特大刑事案件,敏感刑事案件,需要从嫌疑人进入公安机关开始,就要开始同步录音录像,主要是防止侦查员刑讯逼供,或者嫌疑人事后翻供等情况的发生。
录像的原理
移动侦测允许在指定区域能识别图像的变化,检测运动物体的存在并避免由光线变化带来的干扰。但是如何从实时的序列图像中将变化区域从背景图像中提取出来,还要考虑运动区域的有效分割对于目标分类、跟踪等后期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以后的处理过程仅仅考虑图像中对应于运动区域的像素。然而,由于背景图像的动态变化,如天气、光照、影子及混乱干扰等的影响,使得运动检测成为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
早期的运动检测如MPEG1是对编码后产生的I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视频帧的比较来检测图像变化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原理如下:MPEG1视频流由三类编码帧组成,它们分别是:关键帧(I帧),预测帧(P帧)和内插双向帧(B帧)。
Ⅳ 检察院办案为什么要同步录音录像
同步录音录像是口供真实性、合法性的保障,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其在检察机关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只是起到配合证明供述或证言笔录内容是否具有客观性和合法性,并不能单独作为一项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其所证明并追求的是程序正义而不是实体正义,因而它不具备视听资料的特点。但可将其视为言词证据、物证、书证等其他类证据的辅助资料,与其共同形成一证据种类。
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价值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同步录音录像能够有效地遏制翻供、翻证。在庭审中,经常发生被告人、证人以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证)、诱供(证)、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取证为理由翻供(证)。当同步录音录像真实、清晰、自然地再现出讯问、询问的全过程,而翻供(证)的被告人(证人)在对其当庭翻供、翻证的行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或解释明显不合理时,法庭必定会采信检察机关侦查人员取得的证据;第二,依法制作的同步录
音录像对犯罪嫌疑人和证人而言,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它对言词证据的补充功能,将能大大地减少翻供、翻证问题的出现;第三,同步录音录像有利于增强法官的内心确信,使得法官对控方证据在审判中的采信概率大大提高,在提高了办案效率的同时,将极大增强
侦查人员的办案热情,也促使侦查人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侦查技能和侦查水平。
Ⅳ 刑事诉讼法中哪些案件应当录音录像
新《刑诉法》规定,询问犯罪嫌疑人可以录音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的案件,应当对询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关于辩护律师能否复制侦查机关讯问录像问题回的批复
(2013年9月22日(2013)刑他字第答239号)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13)粤高法刑二终字第12号《关于辩护律师请求复制侦查机关讯问录像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但其中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应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你院请示的案件,侦查机关对被告人的讯问录音录像已经作为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移送并已在庭审中播放,不属于依法不能公开的材料,在辩护律师提出要求复制有关录音录像的情况下,应当准许。
此复。
Ⅶ 审问犯罪嫌疑人必须全程录音录像,这符合法治思维的什么原则
这是符合法治思维的“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原则。是在《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中提出的。
2014年,公安部发布文件,对需要进行讯问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录制要求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
公安机关办案区讯问室和看守所讯问室普遍安装录音录像设施,开展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有效预防刑讯逼供、违法取证等执法不规范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侦查讯问活动,强化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保障。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的范围及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程序。司法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发现有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的,都应当予以排除。
(7)同步录音录像新刑事诉讼法扩展阅读: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讯问录音录像的制作提出以下要求: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应当不间断进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选择性地录制,不得剪接、删改。
在讯问笔录制作方面,戴长林称,司法实践中,讯问笔录是固定被告人供述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证据,通过讯问笔录显示的讯问时间、地点、提问内容、笔录篇幅等情况,可以对讯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规定》要求,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制作讯问笔录。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
Ⅷ 刑事案件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
【法律分析】
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指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对讯问全过程实施不间断的录音、录像。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实行讯问人员与录制人员相分离的原则;讯问由检察人员负责,不得少于二人;录音、录像一般由检察技术人员负责,经检察长批准,也可以指定其他检察人员负责录制,对录制人员适用刑事诉讼法有关回避的规定;讯问在押犯罪嫌疑人,除法定情形外,应当在看守所进行。讯问未羁押的犯罪嫌疑人,除客观原因外,应当在检察院讯问室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Ⅸ 警察录音录像证据应该保存多长时间派出所做询问1讯问笔录的同步录音录像录应该保存多久
这个没有时间规定,根据案情与案件性质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保留与保管时间。如果是刑事案件,有可以作为证据随案件移交,做为长期保存。如果是行政案件至少要保存60天至90天以上,需要保留到过行政复议时限以上。
法律分析
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目的是为了规范讯问过程,防止冤假错案,其是审讯问答过程的载体,与讯问笔录这种书面证据的功能一样,都是被告人庭前供述的呈现形式。公安部强调,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对所有刑事案件讯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对下列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一)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二)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包括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四)严重毒品犯罪案件,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数量大的,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大的犯罪案件;(五)其他故意犯罪案件,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除之外,限制行为能力的、供述不稳定的、无罪辩解、舆论较大等特别情况,也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Ⅹ 公安刑事讯问要不要同步录音录像
你说的录音主体是?若是律师在采访当事人时,只要当事人同意,可以随便录;如果是看守所等主体要录音,那就有限制,只有那些涉及国家安全和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才能派人监听。希望能帮到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