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一年有几天法定节假日

劳动法一年有几天法定节假日

发布时间: 2022-08-29 11:22:52

A. 一年法定假总共多少天假

一、一年法定假总共多少天假
1、一年法定假总共11天假。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二、法律规定员工一年有几天年假
法律规定员工一年有几天年假,具体如下: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B. 一年法定假日一共有多少天

11天。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计算方法:共有法定节假日11天(包括春节、国庆两个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余1天。若余出来的那天处于双休日,则一年有52*2 1=105天,若处于工作日则是52*2=104天。两者合计,即115天或116天。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分别如下:(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C. 一年有多少法定节假日

法律分析:
中国一年的法定节假日一年共11天。
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元旦。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阳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衍生问题:
法定节假日工资怎么算
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工资应不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长假中,并不是所有的假日都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国庆节,只有10月1日至3日,这三天是法定的节假日,其余4日,是正常周末调休,这4天,单位不安排补休的,则应当按日工资的200%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D. 一年的法定节假日有多少天

一般公民一年的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分别是元旦3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另外妇女节妇女可放假半天,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不满14周岁的儿童在儿童节放假1天,建军节现役军人可放假半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 元旦;

(二) 春节;

(三) 国际劳动节;

(四) 国庆节;

(五)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 1 天 (1 月 1 日);

(二)春节,放假 3 天 (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 1 天 (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 1 天 (5 月 1 日);

(五)端午节,放假 1 天 (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 1 天 (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 3 天 (10 月 1 日、2 日、3 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 (3 月 8 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 (5 月 4 日),14 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 (6 月 1 日),不满 14 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 1 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8 月 1 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E. 一年有几天法定节假日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一年累计有11天。
包括:
元旦:规定在1月1日放假1天;
春节:规定在阴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
清明节:规定在清明当日放假1天;
劳动节:规定在5月1日当日放假1天;
端午节:规定在端午当日放假1天;
中秋节:规定在中秋当日放假1天;
国庆节:规定在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
所谓放三天,七天,都是调休过来的假期,不算是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平时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甚至很多单位的人事部门也存在误区——很多企业认为劳动者未提出休假申请,理所当然不安排;或企业有内部规定,当年年假必须当年休,否则过期作废。
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带薪年假可跨年度安排,而且用人单位要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和劳动者的意愿统筹安排,而不是以劳动者提出申请作为必要条件。如果劳动者因本人原因放弃休年假的,必须书面提出申请。如果劳动者应休而未休,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日工资的300%支付其未休假报酬。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F. 一年共有多少天法定节假日

法律分析:国家法定假日和休息日一年总共是115天或116天。

我国共有法定节假日11天(包括春节、国庆两个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余1天。若余出来的那天处于双休日,则一年有52*2+1=105天,若处于工作日则是52*2=104天。两者合计,即115天或116天。

法律依据:

1.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是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来实施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职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

3.只是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的的话,还达不到坐牢这个等级的惩罚,只要补给劳动者加班报酬就不会有事了。

G. 法定假日一年一共有几天

法律分析:1.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

2.计算方法:我国共有法定节假日11天 (包括 春节 、国庆两个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余1天。

3.若余出来的那天处于双休日,则一年有105天,若处于工作日则是104天。两者合计,即115天或116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H. 一年多少天法定假日

法律分析:法定节假日包括:1、元旦节(新年,1天);2、春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天);3、清明节(1天);4、劳动节(1天);5、端午节(1天);6、中秋节(1天);7、国庆节(十月一日到三日,3天)。一年的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