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5-12 13:16:31

⑴ 请假工资计算方法

员工请假工资通常是从月工资中减去应上班而请假未上班的日工资,用人单位可能会酌情克扣相关福利。劳动者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请假的日工资*请假天数

病假期间由于员工不上班,因此其工资并非按实计发,而是按照“日工资×病假工资比例×病假天数”的公式来发放。

日工资并非完全是员工每天的工资,它是“月工资计算基数÷当月计薪日”的结果。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在标准工猛氏时制度下,把每月的日数刨去双休日就是计薪日。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扩展阅读:

支付标准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枝或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4、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猛知伍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⑵ 请假扣除的工资怎么计算

请假扣除工资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再乘以请假天数。但实际操作中,不同公司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例如基于基本工资计算或有特殊请假政策。

一、法定计算方式

根据劳动法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员工请假期间的日工资按月工资除以21.75计算,再乘以请假天数得出应扣工资。

二、其他计算方式

部分公司以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或实行特殊的请假政策,例如带薪病假、事假加倍扣款等。

三、案例分析

以月工资8000元,请假3天为例,按法定计算方式,扣除工资约为1103元。

一、标准计算方法

月工资÷21.75天×请假天数=扣款金额。例如,月工资6000元,请假2天,扣款金额为6000÷21.75×2≈552元。

二、基于基本工资

部分企业以基本工资为基数计算扣款,需注意区分基本工资和月工资的差异。例如,基本工资4000元,请假2天,扣款金额为4000÷21.75×2≈368元。

三、特殊情况

企业可能根据自身规章制度,对不同类型的请假实行不同的扣款政策,例如病假、事假、年假等。

一、案例一

员工月工资7000元,请假1天病假,公司规定病假扣除工资为日工资的80%。则扣款金额为7000÷21.75×80%≈258元。

二、案例二

员工月工资9000元,请假2天事假,公司规定事假扣除工资为日工资的150%。则扣款金额为9000÷21.75×2×150%≈1247元。

三、案例三

员工月工资5000元,请假1天年假,公司规定年假为带薪休假。则无需扣除工资。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热点内容
外企经济法 发布:2025-05-12 18:24:03 浏览:311
存单司法冻结 发布:2025-05-12 17:09:56 浏览:414
江苏警官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2 16:45:02 浏览:194
法存在于那个社会 发布:2025-05-12 16:16:43 浏览:971
合同法17自考 发布:2025-05-12 16:04:41 浏览:752
中国合同法第141 发布:2025-05-12 15:11:57 浏览: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12 15:09:55 浏览:953
吓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13:46:40 浏览:174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2025-05-12 13:16:31 浏览:422
宁波司法淘宝网 发布:2025-05-12 12:49:07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