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在行动
㈠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大学生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者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了。明年早点问吧。你是要在安徽合肥报名还是专要去安徽合肥属地区做志愿者?志愿者的报名一般是由省团委的志愿者项目办收取县区的招募计划之后,向高校招募的。具体可以咨询省团委项目办。
㈡ 法律援助是基层司法行政服务窗口,司法局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上有哪些举措
基层司法局应采取多项举措,完善质量管理措施,努力提高受援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量。
一是注重窗口建设,推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常态化。设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公开公示服务承诺,设立“12348法律援助热线”,安排专职律师和有法律资格干警值班,负责接待来访,解答法律咨询,为残疾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是注重法律宣传,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结合“12.4全国宪法日”、“3.8妇女维权周”、“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日,开展便民法律援助咨询活动,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等活动,走进田间地头、建筑工地分发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咨询活动,让广大职工群众知晓法律援助。
三是注重案件质量,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规范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结案、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深入各法援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检查,定期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评比活动,及时回访受援人,听取受援人对案件承办情况的意见反馈,及时跟进整改,努力办好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四是注重扩大援助范围,努力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进一步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将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低收入标准,降低法律援助准入门槛,减少审批环节,逐步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围,做好申诉代理工作,将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积极做到应援尽援;认真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在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1+1”公益金项目法律援助律师在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为农民工及其亲属及时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维权服务。
五是注重工作站点建设,大力拓宽服务渠道。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看守所、劳动监察大队、武装部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大力加强规范法援工作站(点)建设,规范工作站(点)的服务标准,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畅通法律援助渠道。
㈢ 1+1法律援助工作是什么概念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是为解决我国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严重短缺县贫困百姓法律援助难的问题,每年在全国组织动员一批律师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到这些贫困县,无偿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㈣ 怎样在中央电视台寻求法律援助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大型公益普法节目——《法律援助在行动》首轮节专目。此次“法律属援助行动”是由《法律讲堂》栏目与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各省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同承办,以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办案经历为素材,目的是普及法律援助知识,宣传辐射全国的公益普法网络。
法律援助是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㈤ 辽宁正在行动法律援助电话,我是鲅鱼圈人,我姐姐前一段时间,在我们当地开发商手里,花了180多万买了
不我说你姐这人太糊涂.文盲也不会办出这种事.可惜我也是爱莫能助.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样你去网络搜一下法律援助.再去天涯社区发一帖子.详细些。
㈥ 今年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已启动了吗
“1+1”中国来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自2018年度启动仪式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向志愿者代表授旗。今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以扶贫攻坚为主题,派出140名律师志愿者以及98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奔赴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的140个县(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服务当地法治建设。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政治学习,依法履行职责,勇于担当,自觉奉献,展示法律援助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各地司法厅(局)要加强对“1+1”行动的组织领导,密切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要及时总结推广“1+1”行动的新经验、新模式,大力宣传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来源:央广网
㈦ 您好,请问我想找法律援助在行动中的律师,请问怎么才能找到呢。
1、到当地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里有司法所,可以咨询或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 2、也可以直接找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 3、全国法律援助客服电话12348 4、可以到当地司法局寻求司法援助 5、也可以找律所
㈧ 法律援助的律师可信吗
法律援助的律师是可信的,其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因此可信度极高。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设有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协调、组织本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员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 其他团体、组织、学校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监督。
中国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
1、法律援助是国家的责任、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
(8)法律援助在行动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2、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参考资料:网络-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