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麦律师
① 凯麦律师事务所的所徽寓意
本所所徽的中间主体部分是在方形的单色背景上纵向排列有本所的英文名称“HIGH MARK LAW FIRM”,寓示本律师事务所的背景雄厚、基础夯实,不仅有众多出色的专业法律人员、广博的资源,更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此为基础,该主体部分的外围再依次由两个方框将其层层严密围起,不仅彰显本律师事务所思维缜密、办事严谨的从业风格,且进一步寓示:本律师事务所正因为其背景雄厚,因此为客户提供的法律服务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该所徽设计从整体上看,线条简洁、图面庄重,综合体现了本律师事务所“诚信、沟通、效率、公平”的经营理念。
注册商标
2008年10月21日 “凯麦”、“HIGHMARK”及图案三件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
主要律师简介
甘为民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光学仪器工程学学士和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受聘为浙江大学国际经济法系讲师。
自1990年起从事律师职业,同时具有证券和专利代理人执业资格,是全国为数极少的拥有该三项执业资格于一身的复合型专业人士。
历任浙大星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执行委员、北京市凯源律师事务所律师、浙江省律师协会民商法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侨商协会副会长。
现为高级律师、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浙江省律师协会公司与证券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并担任杭州凯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钻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监事、坤和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华立科技(600097)独立董事、首长科技(HK0521)法律顾问、恒生电子(600570)法律顾问等。
主持并参与了舜宇光学(HK2382)、奥普集团(HK0477)、中程科技(HK8177)、佑康国际(Youcan)等香港、新加坡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项目,参与了新和成(002001)、浙江龙盛(600352)、航民股份(600987)、万向钱潮(000559)等境内上市、配股融资项目。并且,帮助中程科技成功引入新加坡科技、祐康国际成功引入新加坡第一家食品、舜宇光学成功引入瑞典INVESTOR基金、汉草生物成功引美国IDG基金、共合网成功引入日本软银基金、畅翔网成功引入美国KPCB基金等。
戴梦华律师,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硕士研究生。
自1986年起从事律师职业,具有产权界定、经纪人等资格。
历任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北京市凯源律师事务所律师。
现为高级律师、杭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委员会副主任、杭州法学会房地产研究会理事、杭州市律师信访团成员、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执业近二十年来办理了大量的建筑、房地产及公司法领域的法律事务,如标的逾亿的物产化工与江西涤纶厂等合同纠纷案、香港新汇太平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旅游总公司股权纠纷案,以及萧山国际机杨、上海钱塘大厦、日本高丝杭州经济开发区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的非诉讼法律服务。擅长理论研究和业务总结,其撰写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面积差异的处理》、《合同解除权的分析》及《透明售房系统法律性质》等论文分别被多家国内专业刊物媒体刊载。
2005年被评为杭州市十大优秀律师,2006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行业标兵及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最近又被授予全国百名建筑领域优秀律师。
邹峻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获国际经济法学士。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
自1994年起从事律师职业。
历任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凯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丹敦浩国际律师事务所香港事务所外国顾问律师、伦敦富肯律师事务所外国顾问律师。
现为高级律师、浙江省律师协会WTO与反倾销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律师协会涉外和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中法律协会创始会员、亚太法学会中国分会会员、亚太境外协会会员、贸促会浙江分会调解员、浙江省国际商会法律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在国际经济法领域有10多年的工作经历,精通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法,特别在资产重组、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和反倾销领域颇有建树,是杭州市政府关于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项目的法律顾问,负责完成了凯麦所承担的大多数并购和反倾销案件,如在美国针对中国艺术画布和文具纸的反倾销案件中取得了在所有应诉企业中最好的结果,特别是艺术画布案,取得了被排除征收反倾销税的最佳结果。
在各类项目和诉讼案件中,代表众多的跨国公司如LG电子、三菱重工、雷迪森、卡西欧、联合饼干、马尼托瓦、美国道富公司、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并代表客户参加国际仲裁,例如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国际知识产权组织、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并取得成功。其中某域名争议案是中国入世后第一起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处理的国际域名争议案,对方是世界500强的Orica公司,该案以完胜结案。
吴江水律师。吴江水律师于2009年加盟凯麦,成为专业合伙人。吴律师对合同管理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有深入研究,著有《完美的合同》和《完美的防范》二书,是享誉国内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其研究成果在业内深受推崇。
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地址:杭州市求是路8号公元大厦北楼703
② 凯麦律师事务所是全国优秀律所吗
创为蛮大的,哪里人也很细心
③ 凯麦律师事务所的事务所简介
凯麦所是一家致力于公司化运作的专业团队律师事务所,在事务所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的典范。
凭借其专业的服务和敬业的工作作风,凯麦所在金融证券、知识产权、投资贸易、建筑房产四个专业法律服务领域均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拥有了包括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浙大网新、康师傅、高丝化妆、恒生电子、首长科技、祐康国际、奥普集团、赞成集团等在内的八十多家常年客户,行业领域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基础设施、制药、石油、软件业、通信、互联网服务商、化工、食品等多种行业。
凯麦入围ALB(亚洲法律杂志)2008年度浙江律师事务所大奖。《亚洲法律事务》杂志的“ALB中国法律大奖”,被称为中国法律界的奥斯卡,是针对从事中国法律业务的国内外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以及其他法律专业机构而进行的权威评选,每年评选一次。
由于在企业并购、银行及融资、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四大领域的杰出表现,凯麦律师事务所被收入China Law& Practice出版的第13版《中国法律档案——大中华杰出律师事务所双语指南》,成为浙江地区同时获此四项专业领域杰出律师事务所殊荣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金融证券业务是本所最主要的业务领域之一。在金融证券领域,凯麦已成功完成的舜宇光学(HK2382)、奥普集团(HK0477)、中程科技(HK8177)、佑康国际(Youcan)等香港、新加坡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项目。同时,凯麦所已成功参与新和成(002001)、浙江龙盛(600352)、航民股份(600987)、万向钱潮(000559)等境内上市、配股融资项目。
特别是在企业融资或上市过程中,凯麦所积极参与企业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行私募重组的法律事务,如中程科技成功引入新加坡科技、祐康国际成功引入新加坡第一家食品、舜宇光学成功引入瑞典INVESTOR基金、汉草生物成功引美国IDG基金、共合网成功引入日本软银基金、畅翔网成功引入美国KPCB基金等。
目前凯麦所还正在承办多起并购重组、私募融资和上市项目。在为诸多公司提供上述高端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凯麦所业已对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当地法律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也和相关中介机构(包括著名券商、国际会计师和境外律师)建立了战略联盟或紧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知识产权领域,凯麦是全国20余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的具有专利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兼具专利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现为浙江移动、福马木业等企业知识产权顾问,为其提供专项知识产权顾问服务,为客户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国际技术许可转让法律等专业服务等。主要业绩如西子驰名商标认定、奥普驰名商标认定、中化网络商标侵权、顶信高露洁商标案、慈溪密封萧山专利、张小泉萧山专利案等。
在投资贸易领域,凯麦所是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指定法律顾问、西湖国际名品街招商法律顾问等,已成功代理多起反倾销、反补贴业务。并且,凯麦所已成功代理恩希爱独占经销案(诉讼标的6200万元港币)、正光华光买卖纠纷(诉讼标的8500万元人民币)等一系列业内颇具影响的案件。凯麦所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国际仲裁机构代表客户进行国际仲裁并取得令客户满意的结果。
在建筑房地产领域,凯麦拥有建筑、房地产专业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及设计、土建、房地产开发和金融等方面的众多复合型专业律师,为客户提供从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工程承包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全程专业法律服务。为坤和集团、金都集团、网新置地、赞成集团、野风建设、大地网架、帝凯集团等数十家大型建筑及房地产企业提供专业的常年法律服务,业务范围延伸至港澳及中美国家和地区。
建筑房地产专业部门承接了大量的项目并购、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总包建设及项目融资等领域的非诉讼法律事务,其中绿城房产收购日月星公司项目、坤和房产巨资受让转塘地块项目、浙大网新法务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成功代理为业内所瞩目。在案件处理中,凯麦凭借专业技能及敬业精神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
作为一家公司化运作的法律机构,凯麦所以专业化的团队为客户提供常年法律顾问、项目法律顾问和诉讼仲裁代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通过凯麦专业团队的不懈努力,凯麦所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中介服务示范企业”,被浙江省司法厅授予“规范建设先进集体”,被浙江省律师协会授予“浙江省优秀律师事务所”,被ALB(亚洲法律杂志)提名“浙江律师事务所大奖”等荣誉称号。
④ 凯麦律师事务所的介绍
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主要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立、按照国际律师事务所的标准设立和运作的商事律师事务所。
⑤ “完美的合同”如何更完美——读吴江水律师之《完美的合同》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言: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一次成功的交易既需要利益的驱使,也需要规则的肯认。虽说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但利益往来的最初合意并不代表财富预期的最终实现。涉足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商场,交易双方当然要讲求情投意合,但也不得不防止朝三暮四。白纸黑字,以可重复再现的方式将交易细节固定下来,这是确认双方财富预期以可欲方式实现的古老方式。不过,除了钱货两清,尚有许多交易目的并非是一纸仅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简单协议所能囊括的。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商品经济时代,一份完美的合同再也不仅仅是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等简单公理的书面宣示,而是对所有与之相关的往来以法律关系的形式加以确认与梳理。 在现代社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交易主体,企业将盈利预期最终转化成为实质财富的重要手段便是合同。合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记录双方达成的一致,作为连接相关利益主体的纽带,其实质在于锁定各方的利益平衡点。所谓的利益平衡点便是合同当事人在各自交易目的上关于利益互长的共识。要实现这种关于交易目的上的利益互长,那么一份合同就并非仅仅使这种共识具有书面上的确定性便可。从确定到实现,合同的产生、变更与消灭都需要被管理。 交易行为其实是企业实现最终运营目标的一个个节点。从成立,到生效,再到履行完毕,合同条款设计的目的便是确保将预期利益按既定的轨迹输送往企业,以实现交易目的。此时要求合同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主动推进的过程,而非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命令。只有从管理的角度加以统筹,从实现交易目出发,才能将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各种情形的应对贯穿起来,预设环环相扣的事前防控措施,取代单纯松散的事后救济行为,防止出现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的局面。 那么,如何实现合同管理呢?其实合同管理的基石便在于合同本文的设计。合同管理依靠的便是完美的合同。所谓管理(manage),简单而言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从实现交易目的的角度讲,合同就是一种关于交易计划的法律文本。它是后续执行甚至是检察、改进的基础。以交易目的为归宿,作为执行依据的合同在内容上应该具备四个基本功能:锁定交易平台、锁定交易内容、锁定交易方式、锁定假定处置。而这四个功能的实现又必须通过具体合同条款的排列组合。但是,仅仅是在交易目的的串联下具备四个基本功能还不足以形成一份完美的合同。四个基本功能与条款的排列组合只是框架问题,并未涉及具体内容。如何为一份具有完美躯壳的合同注入灵魂?这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在质量;二是表达质量。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无非是主体、客体以及内容。与之相关的便要求主体合格、行为合法、权利义务明确,而为与交易目的相契合,还应要求合同条款具有实用性且能满足交易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字层面上的推敲以及感官层面上的调整,若能使得结构体系清晰、功能模块完备、整体思维严谨、语言表达精确、版面安排美观,那么一份完美的合同也就呼之欲出。 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江水律师之《完美的合同》一书所展示出来的合同设计制作、审查修改的流程,若能按部就班,诚如其书名,确实看似无懈可击。但是,正如书中所言:绝对完美的合同或许根本不存在,但相对完美的合同却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完美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依靠的是思维方式的突破和持之以恒的不断完善。此言尽显一名优秀律师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永远处于一种怀疑与批判的觉醒状态。完美是否便是终点?是否有更完美的合同呢? 法律为何需要被解释?法律绝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诚如萨维尼所言: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合同的设计与审查首先要符合法律解释科学性工作的表面特质。从交易目的出发,四个基本功能模块、适当的排列组合,这一框架的具备再加上内在质量与表达质量的完善,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设计、审查,这样的一份合同完全可以符合法律解释的科学性。但是,这样法律解释其实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合同管理层面,并未将其完全纳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体系之中。因为,此时的交易目的,其实是未经现有法律规范的考量便作为合同起草与修改依据的。这里的合规仅限于合同本身,并未包括交易目的本身。如前所述,交易目的作为企业实现运营目标的节点,若纳入整个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实际上也是需要进行合规审查。将合同管理看作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形式组成部分,那么合同管理与整个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便是貌合神离,其结果便是交易目的的合规审查游离于整个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之外。 真正的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运营目标的指引下,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税务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需要对交易目的进行合规性审查,以此为依据设计审查合同,这方能实现合同管理的初衷。或许是窘于篇幅有限的欲言又止,又或者是碍于主题延伸的文不对题,《完美的合同》对此虽有察觉但并未深入。若将合同管理与整个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割裂开来,所谓的合同管理仍旧是徒有虚表。此时的合同管理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人在此山中,而未能真正实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