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三人义务
⑴ 合同法,第三人代为履行,是在第三人和债务人之间作出协议,还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
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由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做出协议,但该协议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
一、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由该具体法条可以看出,所谓第三人代为履行,是指第三人依照合同当事人约定由其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就此所订合同,通常称为第三位代为履行合同,即合同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合同的部分义务或全部义务的合同。
二、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的特征
1、第三人非当事人
第三人即非缔约当事人,无需在该合同上签字或盖章,只须第三人表示其愿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
2、对第三人无约束力
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第三人可以履行,也可以拒绝履行。故在此意义上讲,第三人仅为履行主体而非义务主体,对于合同的债权人而言,他只能将第三人作为债务人履行的辅助人而不能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对待,当第三人拒绝履行时,由合同债务人负责履行。
3、对缔约方有约束力
合同中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即第三人一旦同意履行,视为债务人的履行,债权人不得拒绝。
如果第三人不履行,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内没有履行,或者第三人的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债务人未在履行期限内予以补正的,债务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四、特别提示
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由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做出协议,但该协议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如果债权人目的是保证债权得到清偿,则应采取三方签订其他形式的合同。
⑵ 合同第三人分为哪几类人
合同第三人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合同内容涉及的第三人:
- 这类第三人常见于利益合同,即合同双方约定由债务人直接向第三方履行给付义务。
- 在保险、运输、信托等行业颇为常见。
履行中涉及的第三人:
- 这类第三人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享有一定权利或承担一定义务的人。
- 我国合同法第64、65条明确提及了这类第三人,包括约定由第三人履行债务和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两种情况。
合同权利义务转移时的第三人:
- 这类第三人通常出现在合同权利义务主体变更的情况下。
- 包括合同双方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基础上变更主体关系,以及合同权利或义务的转移给第三人。
合同保全中的第三人:
- 这类第三人出现在合同一方行使保全措施时,涉及到与合同无关的第三方。
合同侵权时的第三人:
- 这类第三人指的是在合同一方侵犯另一方权利时,第三方因此遭受损失,有权要求侵权方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