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与公安法院
没有权力大小,只有职责不同。机构分工存在的本质就是职责不同。
1、职责不同:
公安局:公安局主管治安,维稳是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中的暴力机构。
检察院:检察院是属于法律监督机构主要监管法律的实施情况和公诉案件的起诉以及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管。
法院:法院是审判机关,他只负责审理案及定罪量刑。
司法局:司法局也是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下辖机构,主要管理辖区类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及个人,也组织相关的法律资格考试。
2、组织体系不同:
公安局和司法局属政府职能部门,受当地政府和上一级部门双重管理。公安局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厅双重领导。
检察院和法院不属政府职能部门,不受政府管理。人民检察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程序点不同:
公、检、法、司 都属政法部门。在同一起案件中,流程作用点不同。
首先受害人向公安局报案,公安局负责侦查,逮捕犯罪嫌疑人,关押看守所;
侦查结束后,移送检察院,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宣判刑罚是否成立和量刑幅度,犯罪人由公安部门(看守所)移交到司法部门(监狱),开始服刑。
网络--公安局
网络--检察院
网络--法院
网络--司法局
㈡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之间的关系
公安局、司法局是行政部门,归政府管辖,法院、检察院是司法机关,政法委是党务机关。专
公安局属负责侦破案件、维护治安、管理户籍等。
司法局负责接手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等,其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政法委是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党、公、检、法、司五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大改革。
㈢ 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关系
同级别的(比如都是市级的)政法委隶属于中国共产党同级委员会领导(例如:市的政法委受xx市委直接领导),负责协调公检法司安武警等部门关系及办公的部门,政法委的一把手,即政法委书记按照惯例,属于中国共产党同级委员会的常委,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班子成员。(市政法委书记即是市委常委)。政法委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xx省(区、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而公安局是案件的侦破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抓捕以及预审、初审,如果有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应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检察院)进行公诉。同时,公安局还要负责同级管辖区域的人口登记、出入境管理、特种经营行业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等。
司法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重要肩负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作用。全国每年的普法、国家司法考试包括对通过考试后担任律师、公证员的管理、法律服务人员(148法律服务所)的管理、以及司法鉴定的管理。另外,个别市级司法局还要管理同级监狱、劳教所。(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个别监狱、劳教所之外,一般来说、监狱、劳教所都直接归省级司法厅直接管理,而不由所在地的司法局管理。)
司法局和公安局都是政府组成部门,一般来说公安局的一把手要比一般政府部门领导人高半格。——从公安部的配备即可看出,公安部长兼职国务委员,而司法部长同其它部长没什么区别。司法局和公安局相比,职权、社会影响要小许多。
法院是法律审判机关,一般分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审判等 还要负责对审判结果的执行(主要是民事执行)。
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责对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当然也可以监督同级法院的审判(对审判结果可以进行抗诉),检察院可以直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进行侦查,(注意:这类案件由检察院侦查而不是由公安局侦查)另外检察院还有权对公安局提交的逮捕申请进行批准。
需要说明的是,法院、检察院都是独立的审判、检查、机关,法律规定他们不受同级党委、政府领导,只对同级人大负责。同级法院和检察院的一把手一般按统计党委政府的领导待遇,这点同公安局一样,都要比同级其它机关高半格。
这几家单位按职能、权利大小分别是: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局 D司法局
不知道是否满意?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请说明。
㈣ 申请法律援助有什么条件和要求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2、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㈤ 公安系统,司法和检察系统,法院糸统的人,法律援助系统的人。我有一事求于您们请您们给意见和决策谢谢。
不是专业律来师,不过工作中总自接触这些,大概说一下,不一定全对。第一个孩子出走,孩子的父亲是否够成侵权,看你说的情况不好说,很难以你现在的情况让孩子的父亲负刑事责任。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不好认定:是要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在外流浪。二是孩子丢失后,其监护人有没有努力寻找。三是对孩子是否造成的了伤害,什么原因造成伤害。还要看孩子是成年等,这都不好认定。
第二个,遗弃罪,个人认为不构成。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而情节恶劣的认定为: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从你上面说的情况,应该是达不到情节恶劣,在一般的司法判决书遗弃罪,一般只有造成死亡或残疾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其它情况追究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