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法律服务所赠与合同存档多久

法律服务所赠与合同存档多久

发布时间: 2021-02-09 00:32:04

A. 公证过的房产赠与合同有有效期吗

赠与合同生效不以经过公证为要件,是否公证均不影响房产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但根据内《司法部、建设部关容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 》(司公通字[1991]117号)规定,没有经过公证的房产赠与事项,房管部门不予办理房产变更登记。所以,房产赠与合同的当事人若实现合同目的,还必须到公证处重新办理公证,或通过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

B. 房屋赠与经公证后,赠与合同是否一直有效办理过户有时限吗

委 托 书

委托抄人:xxx,男/女,一九袭七七年十月二日出生,现住广州市。
受委托人:xxx,男,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生,现住广州市。
我是座落在广州市XXX区XXX街XXX号XXX房房屋的购买人,现我委托xxx为我的代理人,代理执行和处理以下事项:
一、代向房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办理上述房屋的登记手续,领取房产证及相关文件;
二、缴纳上述房屋有关的税款和支付一切必要的费用;
受委托人有转委托权。
受委托人在执行和处理上述事项的过程中,依法签署的有关文件,委托人均予以承认。此委托书有效期自签署之日起至委托事项办结止。
看到这个委托合同就知道了,就是从签署之日到办理结止才可以的,年限是不限制的,只要等他办理过户了才失效的

C. 赠与合同撤销时间是什么时候法律有什么规定

热门城市:建昌县律师
固原律师
北京律师
建华区律师
故城县律师
北票市律师
建平县律师
馆陶县律师
北市区律师
在当事人想要将完全属于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与比如时,往往会签订一份赠与合同,以此来保证自己赠与行为的法律效力。不过,在赠与后赠与人可能会后悔,这时他们想要撤回赠与合同。但是赠与合同可以撤回吗?赠与合同撤销时间是多少?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一、赠与合同撤销时间
1、有的赠与可以撤销,有的不可以撤销,不管多长时间。
2、不可以撤销的赠与合同包括: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可撤销;
3、可以撤销的赠与,行使撤销权有时间限制,包括:
(1)在赠与的财产转移到受赠人名下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2)已经转移到受赠人名下的财产,在赠与人发现有可撤销的情形之后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如果是赠与人的继承人行使撤销权,是自发现可撤销情形之后6个月内。
4、在赠与的财产转移后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形包括: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二、关于赠与合同的撤销
合同法有明确规定,对于尚未实际交付赠与物的情况完全可以随时撤销(法定不准情况除外),并不违约。
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另外合同法还规定了几种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
第一百九十二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一百九十三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第一百九十四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以上就算小编对“赠与合同撤销时间”问题的回答。赠与合同并不是都可以撤销的,有些情况下赠与合同不可撤销。就算可以撤销,也会有时间限制。已经转移到受赠人名下的财产,在赠与人发现有可撤销的情形之后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如果是赠与人的继承人行使撤销权,是自发现可撤销情形之后6个月内。

延伸阅读:
房屋赠与合同撤销方式有哪些?如何撤销房屋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撤销要件有什么要求
附条件的赠与合同的撤销条件有哪些

D. 赠与合同在办理房屋产权证的时效是多少期限

1、不存在时效问题。
只要并非是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在办理不动产权属转移登记之前的任何时候,赠与人均享有任意撤销权,随时可以撤销赠与。如果属于前款规定的,赠与人丧失任意撤销权情形的,双方可以自行约定执行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转移手续的时间及期限。
赠与人除了享有上述法定情形的任意撤销权,还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撤销赠与。赠与合同被依法撤销后,相对应的撤销权人可以要求返还赠与物。
2、赠与人在赠与物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于前款规定。
3、赠与物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4、具有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物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5、赠与可以附义务,附义务的赠与,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6、赠与物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物有瑕疵的,赠与人在义务的范围之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7、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A、赠与人严重侵害受赠人或其近亲属。
B、受赠人对赠与人负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C、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
8、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可以撤销赠与。
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
9、赠与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要求返还赠与物。
10、因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正常生活,可以不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章赠与合同

E. 赠与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1、赠与是一种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愿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对方当事人所有,对方当事人也表示接受的法律行为。给予财产的一方叫赠与人,接受财产的一方叫受赠人。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同时也是实践性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赠与除了赠与人有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他人所有的意思表示,他人有同意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外,还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赠与中,第一步是赠与关系,第二步才是实物交付,赠与人表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这一意思表示是首要的,是前提条件,只有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实物交付,否则,无赠与人、受赠人的意思表示,或仅有赠与人的赠与表示而无受赠人接受赠与的表示,赠与人要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交付给受赠人也就无从谈起。一言以蔽之,赠与的双方法律行为特征相对其实践性法律行为特征来说是前提、是基础,决定办理房产赠与公证方式的因素,是赠与的双方法律行为特征而不是实践性法律行为特征。
2、根据我国《契税暂行条例》第3条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赠与人虽未把房屋实际交付受赠人使用、营业,但有赠与协议,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应当认为房屋产权已经转移,赠与已经成立,这就说明,在其他条件合乎规定的情况下,房屋交付与否,并不影响赠与行为的成立,换句话说,赠与的实践性法律行为特征对于房产赠与行为成立与否并不起决定作用。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8条规定,房产赠与行为的成立,一般情况下,以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过户手续为准;特殊情况下,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也应有书面赠与合同,并实际交付房屋,赠与方算成立。据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书面赠与合同是房产赠与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与此相适应,公证处在办理房产赠与公证时应采取证明赠与合同的真实、合法的方式。
4、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房产赠与公证采取证明房产赠与人单方制成的赠与书的真实、合法的公证方式,而不管受赠人有无接受赠与的表示,那么,在房产受赠人不同意接受赠与的情况下,原来的赠与公证也就没有必要,赠与公证书也就失去实际意义。
房屋赠与公证书的时效时间:
房屋赠与公证书的时效,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当地公证部门的法律规定。
1、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调查证据时涉及某项文书,而这项文书业经公证证明,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依照法律必须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则公证证明就成为这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法律对于不同的法律行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头、书面及公证证明,取决于该法律行为所产生(或变更、消灭)的法律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它对于第三者的作用。虽未为法律规定而当事人自行协议公证证明作为双方法律行为必要的形式条件之一的,这一法律行为也必须公证证明方能成立。
3、房产赠予的公证书,如赠与人和被赠与人对权利义务关系没有争议、并经公证证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当赠与人人拒不履行时,被赠与人人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作出裁判。

F. 请教法律专家关于赠与协议生效时间的问题。

你好,你问的是协议生效时间。根据你的描述,该转让协议如果没有附加其他延内缓生效条件的话,那容么签字完毕即生效。你可以根据该协议要求甲方履行。
(甲方在乙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赠与车辆给乙方,只有甲方的签章)我不知道你想问什么?是问该赠与有没有效还是协议有没有效?如果是协议的话,需要有受赠人乙方同意方有效。

G. 赠与合同的诉讼时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诉讼时效为一年 该期问为诉讼期间。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热点内容
南方医科大学法学 发布:2025-07-01 09:30:08 浏览:729
最高法院案例汇编 发布:2025-07-01 09:25:47 浏览:72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国政府网 发布:2025-07-01 09:24:20 浏览:177
人大换届选举条例 发布:2025-07-01 09:17:58 浏览:29
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左宁 发布:2025-07-01 09:09:17 浏览:507
安徽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发布:2025-07-01 09:00:24 浏览:944
山西省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 发布:2025-07-01 09:00:16 浏览:772
吉林省律师网 发布:2025-07-01 08:55:17 浏览:75
司法考试商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7-01 08:46:11 浏览:335
打架自卫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1 08:43:33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