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合同当事人部解除怎么办
A. 出现哪些情形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
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B. 在不违反法律前提下 合同当事人有 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自由 但是没有 撤销的自由这是为什么
1、在不违反法律前提下合同当事人有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自由,但是没有撤销的自由。这是因为合法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只要协商一致,就可以自由地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实际上就是合同不再履行的意思。这里不用撤销两字,是因为撤销两字在民法中有另外一种专门的表述的。
2、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中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消。”
C. 法官把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诉请认为为请求法院解除合同,怎么办
当事人可以提起异议的。
如果合同守约方在立案时请求解除合同,实践中不少法院以诉状是否送达作为条件,认为如果诉状已经送达违约方后。
该合同实际已经发生了解除效果,守约方再诉请继续履行就丧失了请求基础,因此不应当予以支持。
如果一方当事人请求确认解除合同通知效力的,法院经审查认为对方的异议不成立,则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如果一方当事人起诉请求判令解除合同,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条件的,则合同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解除。
(3)法律服务合同当事人部解除怎么办扩展阅读:
合同解除诉讼应属确认之诉:
由法院作出判决才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的诉讼类型。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权系单纯的形成权,通知即生效。
解除权之行使,只须向他方当事人以意思表示为之,不必请求法院为宣告解除之形成判决。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解除权人未履行通知义务而直接起诉要求法院解除合同。
通过研读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判决书发现,对于未通知而直接起诉的案件,绝大多数法官采取以送达起诉状副本的形式向相对人。
合同解除诉讼,不管是解除权人诉前是否已经通知相对人而提起的诉讼,还是相对人提起的异议之诉,其实质都应是请求法院对合同解除行为的效力进行确认,而非形成之诉。
D. 会议认为,咨询法律顾问,解除服务合同后是否会有法律风险
合同解除法律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1、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合同解除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会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接到对方解除通知时如果有异议,认为对方没有权利单方解除合同的,应及时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如不及时行使将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2、法律规定“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注意单方有权解除合同的权利存续期间不是无限制的,如果属于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合同的适用情况,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如果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或错误地认为可以在任何时候行使,都会面临法律上的风险。
3、合同解除时要履行的法定程序: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合同继续履行对已产生一些不利客观情况,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如果能与对方协商解决最好双方协商,如不能协商成,也要将提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及时告对方,切忌对合同的履行不管不问或单方擅自撕毁协议。
4、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辽宁震徽律师整理。
E. 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当事人解除合同应注意什么
一、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适用于所有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有的则仅以适用于特定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前者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称为特别法定解除。我国的合同法认可法定解除,不但有关于一般法定解除的规定,《合同法》94条即规定了一般的法定解除条件,而且有关于特别法定解除的规定。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或者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合同法》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其中保留解除权的合意,称之为解约条款,解除权可以保留给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保留给当事人双方。保留解除权,可以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在以后另订立保留解除权的合同。《合同法》93条同时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允许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但不能不设任何条件而直接赋予双方任意解除权。
二、当事人解除合同应注意什么
当事人在适用解除合同的措施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进行,根据不同的适用情况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救挤方案:
1、为避免合同的履行风险,掌握解除合同的主动权,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哪些事实的出现可以导致合同解除的问题进行事先的约定,如,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甲方出现哪些行为时,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反之,乙方出现哪些违约情形时,甲方也有权解除合同。合同中有这样的明确约定,一方面可以对双方当事人及时、全面的履行合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同纠纷的产生,使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更为明确。这一做法对那些标的数额比较大、履行期限比较长的合同尤为重要。
2、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一些不利于合同履行的客观情况,或当事人确实不愿再履行合同而又不属于约定解除、法定解除的适用情形时,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及时向对方做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及时将不能履行合同、要求尽快解除合同的意思以书面形式告之对方,以友好协商的方式取得对方的同情和理解,本着不给对方造成损失或尽量少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初衷,就合同的解除以及解除的法律后果问题提出积极的解决建议,在征得对方的同意,最终达成解除合同的协议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协议的方式解除双方的合同关系,切忌对合同的履行不管不问或单方擅自撕毁协议。
3、当出现不可抗力,对方严重违约等法定解除合同的适用情况时,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及时将解除合同的意思书面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诉讼纠纷,还应注意取得、保留相关的证据,如不可抗力的证明、对方严重违约的证据、自己合理催告的证据等等。
F. 当法律规定的接触形式出现时;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这一解除形式属于什么
法定解除。
G. 会议纪要 咨询法律顾问,解除服务合同后是否会有法律风险
展开全部
合同解除法律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1、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合同解除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会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接到对方解除通知时如果有异议,认为对方没有权利单方解除合同的,应及时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如不及时行使将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2、法律规定“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注意单方有权解除合同的权利存续期间不是无限制的,如果属于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合同的适用情况,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如果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或错误地认为可以在任何时候行使,都会面临法律上的风险。
3、合同解除时要履行的法定程序: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合同继续履行对已产生一些不利客观情况,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如果能与对方协商解决最好双方协商,如不能协商成,也要将提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及时告对方,切忌对合同的履行不管不问或单方擅自撕毁协议。
4、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辽宁震徽律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