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总结

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总结

发布时间: 2021-11-20 05:32:12

① 村干部怎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沐委发〔2015〕6 号)精神,以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考核办法〉的通知》(沐委办〔2015〕11号)文件要求,我乡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扶贫攻坚的要求,把握时间节点,走实规定步骤,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就我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党委开展工作情况:
1.召开专门会议3次,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机构,下设推进组、联络组、信息组、综合组、保障组、维稳组等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2.安排好市县下派3个驻村工作组的办公场所和食宿。每个工作组配备了责任心较强的翻译人员,解决了下派汉族干部和彝族群众之间语言不通的问题。
3.抓住精准识别微调的有利时机,再一次对全乡227户867人贫困人员进行识别和统计,保证绝对贫困人员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同时,建立完善精准扶贫户档案,摸清群众发展意愿,根据全乡地理、环境、资源等优势制定出《哈曲乡精准扶贫发展总体规划》,各工作组也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村级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第一书记”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了“一户一策”脱贫计划。
4.反复召开村干部大会,强调基层堡垒建设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联系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积极配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落实好工作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5.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包括驻村工作组的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考核管理办法等,按上级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不走样。共督查“第一书记”工作日志3次,暗访“第一书记”走村入户调查情况4次。
二、驻村帮扶工作主要内容:
1、明确工作要求,立即开展调研。我乡于8月10日召集3个村的 “第一书记”召开驻村帮扶专题党委会议,要求采取实地走访,多方听取等方式,进一步精准识别,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帮助所驻村脱贫。
2、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调研得出道路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事情。一是准备硬化巴溪村4组通村公路4公里,瓦嘎村3组通组公里1公里。二是准备新修巴溪村3组1公里的通组公路、瓦嘎村3组(上)通组公路1公里,巴溪村5组通组公里2公里。
三、驻村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特色农产业发展规模短时间内难以形成。
2.个别村干部依赖思想严重,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干事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懒惰思想。
3.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专档专柜的分类还不够细,不够完整。
四、驻村帮扶工作下一步打算:
乡党委召集3个驻村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收集群众关心和生产生活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统筹资金使用,鼓励发动群众筹资、筹劳,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1.依托技术培训、推荐就业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2.继续引导大户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3.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加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的科级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各驻村工作小组全力协助所驻村支两委,实现村级组织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

② 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助力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村干部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沐委发〔2015〕6 号)... “第一书记”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了“一户一策”脱贫计划。4.反复召开村干部大会,强...

③ 如何运用法律援助,积极开展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壶关县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采取三大措施专助力精准扶贫。
一是扩属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以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人群,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平等享受法律保护。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机制。通过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简化审批程序,打造法律援助“城区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方便贫困群众及时就近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三是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和人民调解等工作,满足基层组织、群众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实现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务。
对凡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办理维护其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时简化了手续,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法律保障。

司法所如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整合资源,抓好基层法律实体平台建设。
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回务,为所有贫困村聘任答法律顾问,成立扶贫专项法律服务团,建立法治扶贫微信工作群,架起律师与贫困村的沟通桥梁。
二、精准施策,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采取入户走访、发放法律援助绿卡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稳定联系,确保贫困群众的法律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立足实际,广泛开展法治扶贫宣传活动。
运用普法文艺演出、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四、调解前置,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法治扶贫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做好涉贫、涉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在贫困村推进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充分运用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公证等法律资源,做好法律风险防控和矛盾纠纷分类调处,确保扶贫政策和项目落实到位。开展“孝善敬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

热点内容
三条例两准则具体内容 发布:2025-05-25 00:05:37 浏览:266
宁乡县司法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24 23:53:23 浏览:440
王莽道德 发布:2025-05-24 23:47:43 浏览:40
农历水利条例 发布:2025-05-24 23:46:52 浏览:643
非法学法律硕士兰州大学 发布:2025-05-24 23:41:11 浏览:140
民法棺材 发布:2025-05-24 23:39:35 浏览:379
民法的要求 发布:2025-05-24 23:37:04 浏览:776
法学院背法条 发布:2025-05-24 23:12:00 浏览:728
重庆永川律师 发布:2025-05-24 23:03:01 浏览:699
内蒙古综合行政执法条例 发布:2025-05-24 22:52:36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