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对法律援助的建议

对法律援助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1-11-21 06:57:16

❶ 对《法律援助》杂志改版建议

你的建议算个球,省省吧

❷ 你对现存的法律援助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国家按现行律师收费标准支付律师费。

❸ 我需要法律援助!我真的需要实质性的建议!

钱不多算啦,社会就这样。这种事情谁也不会去管,只会推来推去,到头来自己惹一肚子气。 这中事情碰到的人太多啦,你要还是想不通,就想想他们吧!!

❹ 关于《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草案)》的建议 希望大家多提些建议

第三十三条 法律服务机构拒绝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不安排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专援助案件,由司属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资格。

我认为:此条例美中不足的是对提供援助的法律工作者没有责任性规定。具体实施的是人不是组织,只规定法律服务机构的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人(法律工作者)责任显得“力度、诚意”不足。

❺ 当前基层法律援助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程度还不是很高,还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因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没有从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受司法工作人员少,业务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经费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费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经费不足。

几点建议:
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援助制度,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贫弱群众了解并运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实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镇乡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关设备,方便困难群众就地申请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点。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重点加强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切实解决基层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根据特定困难群体的特定需求,组织开展对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专项服务活动,总结经验,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效果。
强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对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法律援助的资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保证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❻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与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较突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有众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别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和普法宣传的深入,广大群众尤其是社会特殊群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援助案件范围扩大后,须援助案件数急剧上升。以工伤和劳动合同纠纷为例,2010年罗庄区仲裁委办理293件,今年办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凡是农民工的都属于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列入区财政办案补贴经费较少,能够用于法律援助的资源有限,受到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仅限于刑事指定辩护案件以及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寻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许多依法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事项,我们还无力顾及。
(二)是法律援助队伍人员编制不足、专职律师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托基层司法所设立的,人员由司法所人员兼任。目前我区各基层司法所占编人员仅1个,既要负责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这无疑增加其工作负担,影响工作效率。其次,专职律师缺乏,目前罗庄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岗的只有一名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不高。由于经费的制约,该区诉讼案件办案补贴发放办法是2006年制定的,诉讼案件每件补贴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诉调解案件补贴办法,每件补贴50元,有时连律师支出的交通费都难以冲抵,导致律师办案热情低。有些承办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过场,准备不认真细致,直接影响案件质量;有的法律援助承办单位将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轻律师和实习律师办理,缺乏资深律师必要的指导,办案质量不高。
(四)是经济困难证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虽然《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九条规定,公民经济困难标准执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公民如何证明自己达到经济困难标准,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实践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乡镇或者街道政府盖章确认的经济困难证明。申请人到乡镇街道出具证明较为困难,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况,也不愿出具。2、对于申请人提供的经济困难证明是否属实,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财力几乎无法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
(五)是民事援助与法院司法救助衔接机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检法司配合机制不完善。1、在《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八条做出了救助应援助,援助应救助的规定,但相互之间的衔接缺乏具体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与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做出了规定,但目前与公安、检察尚无明确有效的配合机制。
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众宣传,还要向领导干部宣传,让他们真正意识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事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业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办案质量方面。应建立资深律师优先办案制度,根据律师专业优势,建立资深律师名录,根据案件分类,优先指派相关专业的资深律师承办。因县区律师人数较少,专业面较窄,对有些专业案件指派律师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1、建立最低经费保障标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一项社会事业,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时,应当根据当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最低经费保障标准。2、积极开辟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谁接受捐助却没有明确。可参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县(区)设立法律援助基金会,依法募集社会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通过慈善基金会接受社会捐助,并明确政法系统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专项基金,用于法律援助事业。
(四)建立经济困难证明和核实制度。《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九条只是规定,公民经济困难标准执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因此,应在全省或全市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经济困难证明和核实制度。我们的做法是让村居、乡镇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参与出具经济困难证明,并由司法所代为向申请人单位或村居核实。这样不但了解情况,也方便申请人。
探索建立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免审查经济困难制度。应与民政部门联系,建立困难群众资料库,将城镇低保、农村低保等群众纳入,凡是困难群众资料库中的,申请法律援助均免审查经济状况。这样方便群众,无需申请人再到村居、乡镇街道开经济困难证明。
(五)民事援助与法院司法救助的衔接应由司法行政机关与法院联合出台具体规定,就司法救助转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转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样式和负责部门作出具体规定。司法救助转法律援助,我们的做法是法院给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书,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后,直接与申请人签订协议,安排律师代理诉讼。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检法司配合机制,应由政法委牵头尽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们与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给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辩护人通知书,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后,指派律师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❼ 法律援助(如果建议可行的话我将提高悬赏分数)

法规定每来个人都有姓名权,源这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有这个权利,但是操作中要通过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证部门等......总之,你肯定享有这个权利,那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现实中改名的现象很多,往往有人70.80还会去改。但是,的确16岁之后改名会很麻烦,涉及你的各类证件,档案等等。

❽ 法律援助

按照你的说法 我做个简要的建议
首先法院判决的执行标的额是多少?也就是判决赔你多少钱?
其次,你可以寻求当地的司法所或者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会给出你适合当地政策的建议,法援中心的律师费不会很贵
最后,目前情况你应该做的就是尽力去找个这个人或者他财产所在地,然后立马通知法院执行庭让他们过来执行。
希望能够帮到你

❾ 请求法律援助

用人单位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专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属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换职业病或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你属于第一种情况,除非你在职位上有过错,单位不能开除你。

救济途径:
1.单位如果开除你,你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返回岗位或赔偿金(约等于2倍的补偿金)
2.如果你无法胜任原工作,单位可以对你调岗。
对于职业病单位需要辅助治疗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❿ 关于法律援助

1、时间上还来得及,但要抓紧,是否能批准就要看司法局了。你是深圳的,你就要到被申请人所在的区司法局去申请援助。
2、法律援助一般都是针对弱势群体,付不起代理费而由援助律师提供的一种帮助。所以你要申请援助,就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3、劳动仲裁是免费的,代理费也不是很贵,应该就在1~2千元左右,案情简单的还可以再便宜点。而且,你只要提供了仲裁所需的证据材料,不请代理人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劳动仲裁中,涉及用人单位的相关证据要由用人单位来提供的。你只要把关键的证据提供给仲裁庭就可以了。

热点内容
劳动法有规定必须哪天请婚假吗 发布:2025-05-24 13:16:27 浏览:251
离婚法院调查工资 发布:2025-05-24 13:14:10 浏览:933
检查计划生育工作条例 发布:2025-05-24 13:13:59 浏览:985
社会与法忏悔录2017 发布:2025-05-24 13:11:39 浏览:837
婚姻法与物权法的冲突与协调 发布:2025-05-24 13:10:00 浏览:772
如何理解行政法律关系 发布:2025-05-24 13:02:22 浏览:576
机器人实验室安全条例 发布:2025-05-24 13:02:21 浏览:536
2017治安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4 12:33:24 浏览:834
王征强律师 发布:2025-05-24 12:30:08 浏览:462
躁郁症婚姻法 发布:2025-05-24 12:18:02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