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仲裁员
Ⅰ 仲裁员与律师的区别有哪些
仲裁员和律师都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获得的一种资格。他们经办案件都是由当事人指定的,但是他们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取得资格的条件不同。仲裁员资格的取得要符合仲裁法第13条的规定;律师资格的取得要通过每年国家进行的律师资格考试。
(2)办案的性质不同。仲裁员办案是公断性质的,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律师办案是代理性质的,代表委托一方当事人的权益。
(3)仲裁员受回避制度约束,不能私自会见当事人,也不能就案情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律师不受回避制度约束,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量案情,代表其权益,为其出主意想办法并出庭辩护。
(4)仲裁员依据仲裁规则,按仲裁程序办案。当事人有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该案记录员转递给仲裁员;律师按当事人意愿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者转递。
Ⅱ 律师担任仲裁员的条件
【法律分析】
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仲裁工作满8年的;(二)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的;(三)曾任审判员满8年的;(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五)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仲裁委员会按照不同专业设仲裁员名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 第二十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册。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曾任审判员的;
(二)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三)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Ⅲ 仲裁中的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不同吗
什么是仲裁员
仲裁员是指在仲裁案件中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益纠纷进行评判并作出决定的居中裁判者。从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角度看,仲裁员与法官很相近。但二者实际有着本质区别。法官是经国家立法机关任命并在各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而仲裁员则不是一种专门职业,他可能是商人、教授、会计师、技术专家等。[1]从裁判权的来源看,法官的审判权来源于国家的司法权力,而仲裁员的管辖权只是来源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的授权。超出授权范围,则仲裁员无权行使管辖权。
什么是律师
律师是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仲裁中的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不同吗
(1)取得资格的条件不同。仲裁员资格的取得要符合仲裁法第13条的规定;律师资格的取得要通过每年国家进行的律师资格考试。
(2)办案的性质不同。仲裁员办案是公断性质的,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律师办案是代理性质的,代表委托一方当事人的权益。
(3)仲裁员受回避制度约束,不能私自会见当事人,也不能就案情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律师不受回避制度约束,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量案情,代表其权益,为其出主意想办法并出庭辩护。
(4)仲裁员依据仲裁规则,按仲裁程序办案。当事人有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该案记录员转递给仲裁员;律师按当事人意愿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者转递。
Ⅳ 仲裁员和律师有什么区别
二、办案的性质不同:仲裁员办案是公断性质,不代表任何一方,而律师办案是代表委托人一方当事人的权益,为其争辩,是代理性质的。
Ⅳ 仲裁员是干嘛的(和律师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成为仲裁员
普通的民事矛盾,想先通过仲裁,如不成功,再找律师打官司~
Ⅵ 从业律师工作不满八年是否可当仲裁员
如果是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需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才可以担任。如果是劳动争议仲裁员,律师执业满三年就可以担任。你说的应该是民商事仲裁的仲裁员,从业律师工作不满八年不能当仲裁员。参见:
《仲裁法》
第十三条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
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二)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册。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Ⅶ 为什么律师都想当仲裁员
仲裁员与律师有何不同?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员与律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仲裁员和律师资格都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取得的,有的仲裁员的本职就是律师,他们在办案时都是由当事人或仲裁结构指定的,但是仲裁员与律师在仲裁程序中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取得资格的条件不同。律师资格是通过每年国家对律师资格的考试而取得的。仲裁员 资格的取得是按照仲裁法第十三条对仲裁员规定的条件,对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符号仲裁员条件的人员经过仲裁委员会聘任取得的,可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条件要高于律师。
第二,办案的性质不同。仲裁员办案是公断性质,仲裁员独立公正地仲裁案件,不代表任何一方。仲裁员不能代表指定他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损害仲裁员独立公正的社会形象。而律师办案不论作为代理人还是辩护人,均依法维护委托人一方的合法权益,为其争辩。
第三,工作制度和纪律不同。仲裁员受回避制度和仲裁庭纪律约束。仲裁员有法定回避事由的,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律师则没有回避制度的约束,任何律师都有权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进行代理活动。仲裁员不能私自与当事人见面,更不能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物,也不能就案件实质问题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而律师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量案情,替其出主意想办法并出庭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仲裁员依照仲裁规则,按仲裁程序办案,当事人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秘书处转递给仲裁员,仲裁庭有什么要求,也通过秘书处书面通知当事人。律师则按当事人的愿望依法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者转递。
律师在作仲裁员时,应注意仲裁员和律师的角色区别,不能把自己当成指定方的代理人,在仲裁案件时与对方当事人辩论,在合议时替指定方当事人寻找各种依据,而否认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和理由。仲裁员应坚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被当事人选作仲裁员,就成为仲裁庭成员,而不是选定方的代理人,要努力做到依法、公正地仲裁案件。
Ⅷ 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区别
仲裁员相当于仲裁委的法官,资深律师可以担任,同时律师也可以代理仲裁案件。
Ⅸ 做了仲裁员还能做律师吗
完全可以的。
仲裁员与律师有何不同?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员与律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仲裁员和律师资格都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取得的,有的仲裁员的本职就是律师,他们在办案时都是由当事人或仲裁结构指定的,但是仲裁员与律师在仲裁程序中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取得资格的条件不同。律师资格是通过每年国家对律师资格的考试而取得的。仲裁员 资格的取得是按照仲裁法第十三条对仲裁员规定的条件,对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符号仲裁员条件的人员经过仲裁委员会聘任取得的,可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条件要高于律师。
第二,办案的性质不同。仲裁员办案是公断性质,仲裁员独立公正地仲裁案件,不代表任何一方。仲裁员不能代表指定他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损害仲裁员独立公正的社会形象。而律师办案不论作为代理人还是辩护人,均依法维护委托人一方的合法权益,为其争辩。
第三,工作制度和纪律不同。仲裁员受回避制度和仲裁庭纪律约束。仲裁员有法定回避事由的,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律师则没有回避制度的约束,任何律师都有权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进行代理活动。仲裁员不能私自与当事人见面,更不能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物,也不能就案件实质问题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而律师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量案情,替其出主意想办法并出庭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仲裁员依照仲裁规则,按仲裁程序办案,当事人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秘书处转递给仲裁员,仲裁庭有什么要求,也通过秘书处书面通知当事人。律师则按当事人的愿望依法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者转递。
律师在作仲裁员时,应注意仲裁员和律师的角色区别,不能把自己当成指定方的代理人,在仲裁案件时与对方当事人辩论,在合议时替指定方当事人寻找各种依据,而否认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和理由。仲裁员应坚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被当事人选作仲裁员,就成为仲裁庭成员,而不是选定方的代理人,要努力做到依法、公正地仲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