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困难群众获助
A.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法律援助不需要费用,否则就不叫法律援助了。写个书面申请,向司法局申请。 申请援助的事项具有合法性;其二,申请人确无经济能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和律师法第六章的规定精神,中国在法律援助条件的掌握上,既借鉴了各国法律援助条件中反映一般规律的做法,又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公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我们所规定的法律援助条件有一般性条件和特殊性条件两种情况。 一般性条件是: l、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这里所谓合法权益,是指所申请援助的事项符合法律的规定,是法律所应予保护的权利或法律允许行使的权利。如公民的请求赡养、工伤索赔、因被侵权请求国家赔偿,都是法律明文规定予以保护的权利;公民的刑事辩护权,是法律允许行使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援助条件所要求的合法性。所谓有充分理由,是指申请人能够提供证明自己所主张利益请求的事实依据。所谓需要法律帮助是指,当事人自己不懂得法律,没有参与庭审的诉讼技巧,不借助法律援助人员的法律帮助就不能有效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本身就是法律工作者,则无需向其提供法律援助。此条件亦称为合法性条件。 2,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衡量申请人是否符合此标准,主要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水平,参照当地政府所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失业救济标准来确定。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和失业救济标准的,应予以全部免收法律服务费用;对于家庭人均收入虽然高于以上两个标准,但全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确有困难的,则应酌情减收法律服务费用。 特殊条件是指,符合法律(包括司法解释)明文规定的当事人,无需审查其是否具备以上一般条件,即可经过法院指定获得法律援助。例如,《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盲聋哑、未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在刑事审判中如果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法律援助。对于法院的这类指定,我们应该优先保证。此外,对于《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的联合发文中作了具体规定,把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具体化为六种情况。
B. 贫困户起诉死亡赔偿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贫困户起诉死亡赔偿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为什么回答质量还不够,错了吗 ?
C. 当前基层法律援助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程度还不是很高,还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因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没有从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受司法工作人员少,业务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经费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费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经费不足。
几点建议:
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援助制度,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贫弱群众了解并运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实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镇乡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关设备,方便困难群众就地申请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点。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重点加强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切实解决基层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根据特定困难群体的特定需求,组织开展对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专项服务活动,总结经验,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效果。
强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对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法律援助的资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保证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 从正义的角度看帮助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援助有何重要的社会价值
E. 怎样协助法律援助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前几天在外打工的我接到家里老父亲的电话,告知我的母亲在上班休息途中回家吃药发生了车祸,肇事者当场逃逸,导致我的母亲耽误最佳抢救时间,医生告知准备后事。我的父亲为了让我看母亲最后一眼没有让医生拿掉母亲的呼吸机用来维持生命,中途,舅舅发现母亲的手指动了动,于是想把母亲转到我们市医院,但当晚雾霾严重,高速封路,我的舅舅打了一整晚的120,但没有成功,从来没有坐过飞机的我那天做坐了飞机,因为我太想看见母亲了,第二天8点我到了佳木斯,我拼了命的得打110,120,从恳求,到愤怒,终于120同意去双鸭山接我的母亲
医生告诉我救活母亲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救活后期的花费很大。有可能成植物人,我同意救母亲嘛?我当时没有多想,我只想救母亲,我宁愿让母亲死在手术台也不想让母亲静静地等死,因为我的母亲还有呼吸,手指还能动,怎么可能会死,可能是上天可怜我这苦命的母亲,医生说手术效果不错
肇事者抓到了,我恨死他们了,如果当初他们不逃逸,在第一时间救人我的母亲就不会昏迷不醒,我前几天还和母亲通过电话,给她买了好看的衣服,母亲自己不舍得买,现在却有可能植物人,我想大声的骂她们,但我知道我不能,因为把他们惹恼了母亲的医药费怎么办,肇事者家属在母亲手术后第三天来的,他们说会配合我的母亲治疗,先救人为主,会承担一部分的医药费,我很开心,我让其中一个家属去看了我的母亲,我认为他们会看在我的母亲伤的这么严重的份上同情我们,但是第二天医院让交钱的时候他们变卦了,他们看母亲伤的太严重加上医生告诉他们后期母亲可能醒不过来承担的医药费太多了,他们接了一次电话就再也不接了,后来警察告诉我们肇事者家里没钱,困难,不打算出钱准备坐牢了,他们怎么可以这么狠心,哪怕先有多少给多少,先救救我的母亲啊,我明明说只要他们配合救救母亲不追究责任的啊,我慌了,我找警察,警察说如果肇事者家里硬是没钱我们也拿他也没办法,警察说他们只管责任划分不管这些的,其他的都得找法院,但是医院的伤残证明没下来不能去法院起诉,时间说不定多久了,我的信用卡能套现的工具都用没了,几天下来10多万就花没了,而肇事者却没人能管,天理何在,难道让我的母亲因为没钱医治去死嘛,谁能为我们主持公道
F. 刑诉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规定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法》中对法律援助的规定如下:
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三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场所派驻值班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由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第二百七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二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缺席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三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6)法律援助困难群众获助扩展阅读
案例:
妻子上班途中遇车祸身亡,河南永城市民陈召(化名)打完第一场官司,就决定放弃。
耗时2个多月,交了5000元律师费,这场官司仅确认了劳动关系。接下来,申请劳动仲裁、工伤赔偿,3个孩子还要读书……陈召耗不起时间,更掏不起诉讼费。
“我们也有错。”陈召说起案件,一脸诚恳。妻子小琴因身份证丢失,借用表妹的证件签订劳动合同,没想到工伤赔偿成了难题。
妻子在企业上班几年,就这么白干了?陈召想不通。永城市司法局免费为他指派律师。3年时间、7场诉讼,他没花一分钱,拿到胜诉判决书。让陈召受益的,是河南省从1997年推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困难群众涉案,可免费获得法律服务。
陈召起初并不符合援助条件,2014年,河南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援助对象由困难群众扩展至低收入群众。标准一降,法律援助范围扩至河南40%的人口。
受理案件后,永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维亮分析案情:案件难在工伤保险关系不好确定,赔偿主体不知是用人单位还是工伤保险单位。维权路,不平坦。法院判决败诉,仲裁机构不受理,保险中心不支付,案件转眼过了2年多。
2017年初,李维亮转变思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多次与法官沟通案件实情。最终,法院认定小琴务工的事实,要求工伤保险中心支付陈召50余万元赔偿款。像陈召一样,近5年河南有81.8万名困难群众受益法律援助,涉及47.2万件案子。
河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巡视员周济生介绍,从推出法律援助,不断完善便民措施,再到推行律师值班制度,保障司法人权,河南法律援助逐步完善至提供全覆盖、普惠式的常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