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执业理念
① 如何培养律师职业精神
1.律师要追求公平正义,维护公民的权利和法律的尊严,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参与变革,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当然,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对律师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标准太高,要求有些苛刻?我不这样认为。因为,第一,律师职业群体里的大多数人是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和训练,比别人更多地了解民主法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比别人能更深刻地理解法的精神和理念。这方面律师是“先知”,“先知”就应该“先觉”,而且要以“先知先觉”带动“后知后觉”,这样社会才有进步和发展。第二,相比于工人、农民和广大的普通百姓,律师职业群体占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的律师进入人大、政协,有的可能还会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律师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有能力和影响力,理应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第三,我们现在一直在努力争取提高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但是,职业的地位和尊严不是别人赐予的,要靠自己去争取。我们北仲的江平主任曾经说:“一个人受社会尊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他的职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他能不能够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不能对社会给予推动,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我们非常羡慕那些法治发达国家里律师所拥有的社会地位,我们可以清楚地说出美国、英国有几任总统、有多大比例的国家高层出身律师。那是人家争来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律师在捍卫法律,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中表现出的正直、勇敢、奉献和牺牲精神,让社会大众感受到律师职业的价值和尊严。这些年我接触了很多的律师,感到律师行业整体进步挺大,律师素质越来越高,其中有些人,不仅业务精深,思维水平高、能力强,而且忧国忧民,愿意并努力为国家的法治建设,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奉献。他们是律师界的希望和骄傲。我希望这样的律师在整个律师队伍中越来越越多,形成一股主导性的力量。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律师都有济世救民的公共情怀和勇气。但是,律师应该有独善其身的自律精神,做一个遵纪守法,凭本事吃饭,认真负责的好律师。不要丧失底线,为拉客户、争案源,就不择手段,走后门、拉关系,搞腐败,权钱交易。1875年美国著名律师吉尔顿曾经说“如果律师事务所仅仅变成了一种挣钱的方法,一种尽可能方便而又甘冒任何风险的挣钱方法,那么律师就堕落了。如果律师事务所仅仅是试图打赢官司,并且通过向司法机关走后门而打赢官司的机构,那么这一机构不仅堕落而且腐败了”。这话对今天的中国律师依然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所以律师要团结、要自律,要共同维护行业的利益和荣誉,对那些违反职业纪律的,一定要严肃处理。
2.诚信。首先,要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不管是做公益,还是有偿服务,不论收费高低,都要认真、敬业,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要敷衍、糊弄、忽悠当事人。律师无论在仲裁还是在诉讼中,都要遵守规则程序,不讲假话,不做伪证,不搞弄虚作假的小动作。律师应该从维护当事人利益出发,促进争议公正、及时解决,与仲裁员、法官形成良性互动,理性务实地解决问题,而不要从个人的利益、面子出发,玩弄技巧,滥用程序权利挑讼、缠讼、拖延和阻止案件的解决。这不仅损害了自己信誉,也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江平主任过去在市律协的会议上所说过,律师要有哲人的气质,要“凭智慧启迪人,而不是法律贩子,靠倒卖知识,靠一点点法律技巧来赚钱”“你是点拨人家,而不是靠着他的愚昧,靠着他的法盲赚钱”。这些话值得深思。律师是靠信誉吃饭的,诚信是信誉的基础。如果你的诚信被别人质疑,信誉就不存在了。这方面,我们输不起。
3.专业。专业不仅指律师不仅有精神的法律知识,懂得与案件相关的业务知识,掌握法律实务技能,还要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习惯,理性务实,客观全面,避免片面性、走极端、意气用事。律师要大度、宽容,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而不要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刚愎自用。律师是要解决争议的,不要让自己的性格弱点成为与矛盾的源头。律师服务是一种高知识、高智慧含量的工作,律师行业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只有做得专业行业才能发展。中国那么大,又是世界贸易大国,法律服务的市场很大。国际上很多知名律所纷纷到中国设点,看中的是中国这个市场。我们不缺机会,缺的是能把握住机遇的人才。律师要克服浮夸、浮躁情绪,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地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准。
4.律师要有奉献精神,热心社会公益。特别是那些功成名就,衣食无忧的资深律师,更有责任帮助那些刚刚入行的新律师,提高律师行业的整体水平。
② 一句话律师执业格言
1、律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烦、听起来很阔、做起来很难的职业。
2、一个优秀律师应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即将各种纷乱如麻的细节都整理得井然有序。他应当具有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及不急不躁的作风。
3、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4、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5、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6、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
7、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
8、做律师是个良心活。
9、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10、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11、如果法律能为自己说话,它们首先埋怨的就是律师。
12、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律师,做你的当事人一定会很幸福。
13、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14、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15、没有耕耘,没有收获。
16、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17、律师是法律最理想、最无可指责的解释者。
18、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19、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20、你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东西。
21、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22、律师之门,是神圣之门,是正义之门。
23、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24、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25、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26、做有思想的律师,让法治成为信仰。中国律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力量。
27、我愿以个人暂时的人身自由为代价,推动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向前迈进一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步,足矣!
28、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29、一位优秀律师的素质就是勇气,优秀律师所具有的这种勇气并不是出自盲目和莽撞,而是来自深刻的知识和品格的正直。
30、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31、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32、人如果不用刀就可把牡蛎撬开,那么也可不花聘金就叫律师为他说话了。
33、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34、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35、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36、中国律师的辩护领地,风能进、雨能进,警察不能进!
37、律师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拿自己不当回事。
38、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39、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40、没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师。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重要。
41、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42、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
③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的执业理念
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所有的价值:成就感、荣誉、社会地位等等,均依赖于客户内的成功。在帮助客容户成功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自身的成功。
客户至上也来源于我们对客户所负有的受信义务(ficiary ty)。我们在制度上保证了当客户利益与其他利益构成竞争时,客户利益将受到绝对优先的保护。 作为扎根中国,但又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律师事务所,中伦熟悉中国的政治、社会和人文环境,能够提供契合客户需求的法律服务及切实可行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中伦认识到,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社会,商业需求永远领先于法律。为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中伦的创新能力从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香港房地产法律服务经验以及在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的深入研究可以得到最好的说明。 魔鬼常藏于细节中。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中伦力求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④ 北京市博道律师事务所的执业理念
专业:博道所拥有全北京最专业的交通事故律师团队。在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上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专心:博道律师事务所对每个交通事故案件都投注最大的心血,每个案件有专人负责,为受害人准备最为全面的证据,争取最大限度的赔偿。
专注:博道律师事务所集全所力量,一心一意,专门处理交通事故和工伤案件,不受理其他案件。
⑤ 河南劳学律师事务所的执业理念
“崇尚正义,信守承诺”是劳学律师遵守的执业理念。本所从成立至今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壮大,在管理模式上开拓创新,摒弃传统的律师单打独斗的方式,注重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并注重提携新人,为律所的发展积蓄力量。
⑥ 律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对于律师来说存在职业道德这种东西吗
挺有趣的问题,试着整理一下我的看法:
1、律师是存在职业道德的,这一点无论是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还是行业自律,抑或是律师自己心中的信仰,毋庸置疑,都是存在的;表现不同而已。
2、道德很大程度上有着不同的解释。刑辩律师的行为更多来自公平理念,以及衍生出来的程序正义,这与实体正义不同,因为无证据即无真相,真相可能永远无法查明,而必须有良好的程序来保证结果可以被接受,这是法的正义价值取向决定的。作为一个法律人,认同了这种理念,就不应该把“为有罪的人作无罪辩护”等同于“律师没有职业道德”;
个人认为,道德是存在一些冲突的,在这些冲突中如何取舍,都不能算作违反道德。 如上所述,如果法治的理念认为,“当事人无须自证其罪”是法治的体现,而又要求律师必须对发现其当事人未被发现的罪行予以检举,那么显然前一个法治的体现就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如果坚持前一个,而放弃了后一个,你如何判断?在现在的国内环境里,刑辩律师并不好做,坚持作这行的,会有自己独立的理念和看法,看你能不能理清这些道德之间的层次关系。
关于“明知有悖于事实而仍然辩护”,学理上是有办法解释和规避的: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种权益既是实体上的,也是程序上的;至于实践操作中,我相信不乏为了钱而做事的律师,他们的内心是否接受道德的拷问,我想大多数律师可以在心理上说服自己(笑),从而在实践中把握一个度。对于良心确实受到谴责的律师,他们想摆脱这样的辩护任务也很容易。(另外吐槽一句,实际上这个度对律师本身也非常重要,如果当事人虚构了事实导致律师决定了律师的辩护策略,最后当事人说律师教他这么作的,律师会被坑的很惨)
3、最后一个比喻,我认为不太恰当。生命权无疑是被公认的普世价值之一,这一点无法与一个“待证事实”相比较。
⑦ 律师的职业要求有哪些
信仰力,是律抄师职业的理想之维。只有尊重法律,捍卫法治价值,信仰法治理念的律师,才能在荆棘丛生的执业环境中规避风险,才能在迷思与危机中寻找到前进的方向,才能热爱律师职业,践行律师职业道德,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避免逾越职业伦理乃至法律责任的红线。
沟通力,是律师执业的素质之维。借由高超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及技巧,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律师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交流,才能降低沟通成本,减少误解与错误认知,打造属于自己的客户网络。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律师的沟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自媒体等新兴手段进行自我营销,已成为摆在执业律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分析力,是律师执业的技术之维。如果说律师也是匠人,那么是否有一技旁身,就成为律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否有异于常人的绝技,就成为律师出人头地的法宝。在律师应当具备的各项技能之中,最为“技术”的,莫过于对于法律的专业分析。能否基于实用主义立场,通过系统训练及长期积累获得解构能力、识别能力、归因能力、预判能力及综合能力,准确使用逻辑、语义、实证及价值分析方法,成为评价律师分析能力强弱的关键。
⑧ 孙文桢的律师执业
民商法博士、教授,现执业于湖北征和律师事务所。
擅长承办合同、侵权、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公司、票据、保险、海商、破产等民商法律事务和房地产法律事务。
执业特点:法理功底深厚,法律技术娴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见解独到,思维缜密。
执业理念:忠于事实,忠于良知,忠于法律。
⑨ 胡礼新的执业理念
胡礼新律师认为,唯有客户的信赖才有律师的用武之地;唯有律师专业尽责的服务才能取得客户的尊重。他经常提醒合作律师和律师助理“做自己爱做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