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生律师
㈠ 尊敬的律师,您好!我全部出钱给母亲买房,放的是母亲的名字o如果母亲去世后,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继承呢
最好是在您母亲健在的时候将该房产转移回您自己的名下,避免以后出现继承问题。因为继承事项的实际操作远非法律规定那么简单。
您母亲同您的母女关系如果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的系统资料中有记录,可以申请公安户籍管理机关出具相关证明。而且办理遗产继承时,不少公证机构也是要求当事人提供这一证明材料的。您现在就可以去当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查询清楚,不一定要等到继承遗产的时候再去。
您母亲可以立下有效遗嘱,由您一个人单独继承这一房产。根据《继承法》第十七条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如果确实需要订立遗嘱,建议采用公证遗嘱。
㈡ 超生强制执行能搭飞机出国吗
一、超生余期未交罚款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被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失信人员那么是禁止乘坐飞机的。
二、《“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备忘录》确定了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具体范围。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二是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㈢ 罗布泊控词,就是按照语文八下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一篇控词,当罗布泊的律师- - 我们老师够无聊。
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蓝天碧水已经成为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遥不可及的梦想。
南极臭氧空洞,是因为过去氟利昂用量过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会有大量紫外线照射地球,皮肤癌等发率升高,地球温度升高;许多水域会发生赤潮等是因为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会导致鱼虾死亡,也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损害人们的健康;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是人为的,有很多树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砍伐树木
挖掘河沙
杀伤动物,
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平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大量“三 废”和某些工业、生活设施的突发意外事故,以及医院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等均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可引起危害。战时由于大量使用各种武器对居民的杀伤和对居民区的破坏, 更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1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 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 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 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 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 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 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节能型灯具
23 简化房屋装修
24 修旧利废
25 不随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27 不乱占耕地
28 不焚烧秸杆
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33 不捡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动物
35 少使用发胶
36 减卡救树
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
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4O 不用圣诞树
41 不在野外烧荒
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43 不乱扔烟头
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
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53 不虐待动物
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56 在房前屋后栽树
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58 垃圾分类回收
59 旧物捐给贫困者
60 回收废电池
61 回收废金属
62 回收废塑料
63 回收废玻璃
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无氟冰箱
66 少用纸尿布
67 少用农药
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69 少用室内杀虫剂
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74 集约使用物品
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76 私车定时查尾气
77 使用无铅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
81 支持环保募捐
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
85 避免旅游污染
86 参与环保宣传
87 做环保志愿者
88 认识草原危机
89 认识荒漠化
90 认识、保护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93 保护文物古迹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网络美女 19日网络红人5月 张仕青
㈣ 如何做好法律咨询工作
文/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赵辉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设置了两部法律咨询热线,面向全国的未成年人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在中心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接待法律咨询占了很大比重,在律师的业务中,解答法律咨询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次成功的解答,可以全面展现一个律师的业务素质,令当事人感到亲切和信任。同样,一次糟糕的解答,会令当事人感到失望,当然不会把案子交给这样的律师来做。 法律咨询是对律师业务能力的一种检验,法律咨询涉及面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而且贴近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中关于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消费纠纷、医疗纠纷、交通事故、人身权利、房屋纠纷和与诉讼程序有关的基本常识等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占绝大多数。做好法律咨询工作需要律师有广博而扎实的法律知识,敏锐的思维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促使律师虚心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律师解答法律咨询时应持的态度 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是成功做好法律咨询工作的前提。一般说来,很少当事人来找律师会是兴高采烈的,大多是满面愁苦,或者是义愤填膺。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律师,应当善于开导当事人,给予当事人信心和安慰,使得郁闷的当事人能够稍微放下心理包袱,使得愁苦的当事人看到希望,使得抱有极端想法的当事人能够回复理性。接待咨询律师要以友善的态度,并带着同情心倾听当事人不得不向你说的一切。如果律师在解答咨询的时候,能够达到这些效果,应该说,双方的沟通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当事人对律师的依赖和信任也会随之增加。总之律师在解答法律咨询时,应本着认真负责、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的宗旨。 二、律师解答法律咨询应遵循的原则 如果在当事人讲述案情的过程中,陈述的事实自相矛盾,或者看出当事人在撒谎,或者根据法律和道德,认为当事人在案件里面的表现有很多不妥之处,作为律师,应当向其讲明不如实陈述的后果。要支持当事人有法律依据的利益主张,保护其合法权益;对无根据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地讲明相关法律规定,劝其息诉解纷。 (二)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进行法律咨询时,凡是涉及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地方,律师都应着重强调,并尽可能提出有利的可以实施的建议。当然对于不利于当事人的问题,律师也不能隐瞒、回避,相反应当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尽可能好的方案。 三、律师解答法律咨询的方法 我认为,律师在解答法律咨询的时候,应当把握局势,争取主动,引导谈话顺利进行,不能让当事人接二连三的问题把律师难倒。一般来说,咨询程序应当是:当事人讲述基本情况——律师根据情况来对当事人发问——律师根据实际情况来解答。 律师接待来访者应当作记录,在正式开始询问和解答前,律师应当根据咨询工作制度的要求首先登记询问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一般情况,然后按照《法律咨询登记表》对来访者所问的问题进行记录,留作资料存档,便于日后总结和进行统计分析。 (一)律师解答法律咨询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听取来访者的陈述。首先应能关心咨询者的疾苦,做到满腔热情,否则难以听“真”。其次要耐心,即便是杂乱无章的冗长叙述,也要耐心听取,否则难以听“准”。最后,务必聚精会神地听完问题的全过程,一定要听“全”。为了正确答疑,一定要听真、听准、听全,对于律师来说,并不要求“听后全信”,而应要弄清真相、了解实质,为解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些来访咨询者会带来证据、证件、资料等有关的书面材料。审阅材料,不能怕多怕长,但应注意是否与“问题”有关。首先应快速地看一遍都有哪些材料,分出哪些是有关的、哪些是无关的,如确实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自然无须全看。对于与问题有关的材料,也应是有选择有重点的看,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证据是决定能否实现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关键。对与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应当重点审阅,看其显示的情况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能否为当事人的诉求提供证据支持。 提问要“得法”。为了不使来访者产生误解,发生疑虑,形成心理压力,律师提问的基本方法是要靠“引导”。引导的方向就是引向“问题”的中心点,但有时候也应询问过程的细节。 提问的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性质的问题而有所区分,其主要区分有: 1、对于顾虑重重、有理不敢直说的咨询者,律师应首先说明根据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一定会为咨询者保密,绝对不会泄露、宣扬,使其放下心理压力,能对律师坦言。 2、对于一些重大而又有疑难,或者在目前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或者是已经发生了争议,但无明文规定的一些问题。可以与当事人进行探讨,可以坦率地亮出自己的疑问。但不能为了给当事人一个明确答案,不懂装懂,执一己之见一言以蔽之,这样会对当事人产生误导,甚至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失。 在接待咨询时也会遇到弄虚作假,或仅叙述对自己有利的情况,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或夸大事实,捏造情节的咨询者。对类似隐瞒事实真相或夸大事实真相的咨询者,律师要通过机智性巧问,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真实情况,律师可以采取诱导式发问,不直接询问问题的的关键,而是通过问题的外围,逐步靠近,使其渐渐暴露自己的真意,反映事实的本质。在咨询中,在些特殊情况不便直问,这时需要采取迂回方式提出问题,让他自己作答。律师可以将前面已经问过的问题换个方式再问一次,当事人或因健忘或因无意间发生疏忽,可能会作出前后矛盾的回答。律师应抓住其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分析,以了解事情的本质。 (四)发问结束以后,律师对这个案件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一个了解,对于自己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是否有能力办理这起案件要心中有数。律师对咨询者的陈述在听懂、看清、问明之后,对所提的问题,要做一番分析与综合,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找出问题的症结,抓住实质进行剖析。 律师进行法律咨询,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还要对咨询者的问题作出法律上的判断,如对问题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中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法律上是否给予保障、权利实现的可能性等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问题不从主观出发。 律师可以与以前承办的类似案件进行分析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分析,认清案情发展规律,找出类似案件的异同点,为下一步准确的回答打下良好基础。 (五)律师针对来访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判断之后,应做出的“有的放矢”的回答。有时律师跟当事人说了半天,当事人还没有听懂,那可能是因为律师在解答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听众,对当事人的知识水平和领悟能力没有把握好,解答变成了课堂上的背书,一大堆的法律名词和复杂的逻辑关系,令当事人头昏脑涨。我认为,在面对当事人的时候,律师应当尽量少用当事人不懂的法律术语,尽量使用当事人熟悉的事情来进行比喻、类比,将艰深的法理和枯燥的法条化作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建立信任。 律师回答的要求是: 1、要明确问题的重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道理讲清楚,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释透彻。总之,要让对方听懂、听清,以利于参照办理。 2、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防止答非所问。 3、提出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具体可行。 4、有的问题,例如落实政策方面的以及法无明文规定的问题,如不能或难以回答,因而不能提供具体的法律帮助,也应取热情态度,不能令人失望乃至绝望。 5、对有些问题,律师不能一说了之,而应该以对来访者负责的精神,负责到底,切实帮助解决问题,伸张正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尊严。有的问题需要调解解决的,律师则可以找对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有的问题则需要律师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等等。 6、回答要把握分寸,要掌握范围和幅度,运用词句、语气和语调要注意轻重缓急。话不乱说,有利有节;话不说绝,留有余地。如当事人可能会怨天尤人,律师不能跟着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以上是咨询工作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结合进行,互相穿插。 四、解答法律咨询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遇到精神病人怎么办? 在解答法律咨询工作时,有时会遇到精神病人,律师应观察咨询者的精神是否正常,并注意他的不同情绪的反映和感情的变化。对于情绪过于激动的,律师要善于稳定情绪,使之恢复常态。从事法律咨询工作,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其中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或心中贪欲导致夫妻反目,兄弟成仇,甚至父母子女间为了区区小事而形同陌路,生活在这样状态下的人即便没有精神疾病也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当事人的讲话可能是滔滔不绝、满腹牢骚,也可能是对对方当事人的诽谤或侮辱,对于这样的咨询者,律师首先不能从心里就反感,而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倾听,耐心解答。而有的人是很偏执、没有逻辑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对于这类人提出的问题,律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理有节地拒绝当事人的无理要求,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会让对方抓到把柄。也有的当事人把法律咨询律师当作心理倾诉的对象,曾经有个70多岁的老人,一进门就对我说她的儿子如何冤枉、如何无辜,其实根据她提供的材料,她的儿子是应当受到法律追究的。她坐在我对面,布满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是对爱子的失望也是无奈,她不懂法,只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会犯罪的,可以看出儿子犯罪判刑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我给她倒了杯水,让她慢慢说,她最后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就走了,她也许并不指望得到律师指点迷津,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二)遇到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问题怎么办? 有一次一个农村妇女打来电话,声音显得很焦急,说与邻居因为琐事发生纠纷,邻居纠集了十几个人带着铁棍等马上就要到她家打人砸东西。我对她说你先冷静一下,马上拨打“110”,通知村委会的干部,后来在民警和村干部的调解和说服教育下,化解了一场可能导致流血伤亡的冲突。 (三)遇到不合法的咨询怎么办? 有一次一人通过电话咨询如何逃税,我对他说:您拨打的是“148”法律咨询热线,如果您有法律方面的问题,我们会为您义务解答。但是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根据律师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我是不会回答的,如果您以后有法律问题,欢迎再打这个电话,对方很知趣地挂了电话。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绝不能让人利用律师的法律知识为违法行为服务。 (四)遇到态度蛮横的人怎么办? 有些人态度很蛮横,但是律师不应受到对方情绪的影响,不过这样的人最好也别和他过分纠缠,自己先用一个平和的心态,问他有什么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予解答,回答完毕问他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如何没有就可以挂电话了。可以理解遇上这样的人心中是很不舒服的,我明明是在帮助你解决问题(还是义务的),你怎么可以这种态度。但是如果真的和这样的人较真,会显得律师没有水平,如果当事人态度蛮横,律师也跟着用很强硬的语气,那双方一定会吵起来,不但浪费时间,还可能会发生预料不到的不良后果,而且把自己的心情弄的很糟,非常不值得,律师的工作是提供法律服务,而不是和当事人斗气。 (五)权利正在受到侵害的怎么办? 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个咨询:陈某在电话中哭诉,自己在9年捡到一个弃婴,当时她马上送到派出所,派出所让她先代养几天,并给她开了捡拾弃婴的证明。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代养就是9年,陈某与孩子产生了感情,并且没有再生育,她与丈夫办理了收养手续。孩子上学了,要上户口,只需计生办给盖一个章,证明孩子不是超生的就可以到派出所办理户口登记,但是计生办一口咬定孩子就是超生的,要罚款两万元,陈某拿出派出所的证明甚至提出做DNA鉴定都无济于事,计生办坚持要按照超生来处理。接到陈某的电话我心情很沉重,认为这件事不应按法律途径解决。我把这件事向领导汇报,领导马上给陈某所在地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打电话,讲明此事,通过未委会与计生办沟通,最终此事顺利解决。对于权利正在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律师应当伸张正义,告诉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哪些部门寻求解决,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利。 (六)异地需要法律援助的怎么办? 对于在异地需要法律援助的,如果是属于符合援助条件,可以告诉当事人向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七)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我认为,一个律师存在知识的盲区,是业内人士都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在当事人的心目中,律师必然精通所有的法律,否则的话,他何必来聘请一个一问三不知的律师?律师回答不上来当事人的咨询,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对当事人问到的法律领域粗略地有一些了解,有些细节性的问题律师吃不准,没有把握,担心自己错误的意见会闹笑话,甚至误导当事人。另外一种情形,是对于当事人问及的法律领域很久没有涉及,原有的法律知识忘得干干净净,头脑中一片空白。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回答方式: 1、你现在带来的一些资料还不够完善,作为律师我必须给你一个负责任的解答,在没有看到你所有的材料以前,我不能随便给你出具一个意见,那是对你的不负责任。你下次能不能把全部的资料带过来给我看看,看完以后我给你答复。 2、你带来的材料这么多,我需要一些时间认真研究,我不能匆忙下结论,这也是对你负责。等我看完这些材料,和其他律师共同研究一下,我们另外约一个时间再进一步谈这个问题,争取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3、关于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正好是当前法律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法律的规定比较模糊,各个法官和律师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判决结果也存在很多的不同。我需要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或和其他律师一起研究,如果方便请您留下联系方式,我会和您主动联系。 (八)两部电话同时响怎么办? 两部电话同时响,应该先接离自己最近的那部电话,拿起电话非常礼貌地告诉对方这里有个电话打进来,请您稍等一会,然后说句“对不起”。马上拿起另一部电话,有礼貌地问对方是否要咨询,如果是,告诉他自己正在接待另一个咨询,其他律师也都没有时间,请他过几分种再打,如果对方不满意,也可让他留下联系方式,一会给他打过去,对他说“对不起”。这时再拿起第一部电话,最好说一句“对不起,让您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