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创意提供法律保护公司
A. 创意该怎么受保护
创意是一种无形资产。一个好的创意,可能给权利人带来巨大的财富。然而,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创意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保护自己的创意呢?
一、商标注册
如果创意属于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商标设计,则权利人可以通过申请商标注册来保护自己的创意。我国《商标法》规定,权利人对于依法申请并获得注册的商标享有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任何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或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或者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或者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都属于侵权行为。商标权人可以依据《商标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二、专利申请
如果一个创意是基于一项技术发明,并且符合我国《专利法》关于申请专利的各项规定,则权利人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保护。根据创意的具体内容,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但是应当注意,一旦将创意申请专利,不论权利人最后是否获得专利授权,该创意都已为公众所知。此外,专利的保护有一定的期限,不是无限期保护。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三、版权保护
很多创意往往够不上申请专利的标准,但如果该创意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则权利人可以将创意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著作权法寻求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范围很广,包括(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四、作为商业秘密保护
如果一个创意,既不能申请商标注册,也不能申请专利或形成作品。那么,如果该创意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则权利人可以将其作为商业秘密获得保护。权利人应当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与获悉该创意的单位或个人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其不得泄露或擅自使用该商业秘密。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因此,当发生商业秘密侵权时,权利人可以依据相应的法律寻求救济。
B.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 一个创意点子的提供问题 这创意点子能受到法律保护吗
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当中,知识产权主要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著作权(版权)”三大类。
按照你的说法,可能能够申请到实用新型的专利,若能够申请到,那么就可以受法律保护。
上面三大类知识产权中,只有著作权不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认证就可以自动受法律保护。但是,按照您的说法,很难认定为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
因此,建议您到专利局管实用新型的部门咨询是否可能申请到实用新型。
若不能申请到实用新型,但是您若可以通过保密自己保护该方法的话,可以自己使用,那么属于商业秘密,也是受保护的。
若不能够申请到专利,也不能够通过保密自己保护,个人认定在现行伐啦体系下,很难得到保护了。
C. 请问一下关于营销策划案如何寻求法律保护的问题。情况:个人制作了一份创意营销策划案,需要寻找其它公司
据我个人所知,这个营销策划的创意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但是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革新类的方案,一般没有什么希望。而且如果阁下的策划方案可复制性太强的话,基本不可能成为什么革新技术加以保护,但是如果复制性太弱的话,那申请不申请保护也没有多少意义,反正别人学不去。
先回答这么多
如果有疑问或者想骂人的话:QQ:545055925
D. 创意怎么受法律的保护
创意是思想性的东西没有办法受法律的保护,这样把这个创意的东西变成物资的东西,然后申请知识产权,这样就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E. 通过什么方法来保护公司的机密(回答得好的,加分。)谢谢大神们了。
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通过申请专利来保证和获取商业利益,这是难得的进步,但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专利只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方式。可口可乐1886年首度进入市场,其后长盛不衰。配方作为可口可乐的核心机密,一直是全球饮料行业争相打探的信息。它的高明之处就是对其配方不申请专利,而使用商业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这样,就不会担心申请专利时公开,更不会担心因为专利过期而成为行业公知的秘密。
一家企业可能没有专利但不可能没有商业秘密。
成熟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不同类型的商业秘密通过不同的方式保护,他们不像小企业那样只把希望寄托在专利保护上。
保护方式管理
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可以利用多种“武器”进行保护,比如商业标志可以申请商标、生产线的改进可以申请专利、原料的供应可以申请原产地保护、图纸设计可以申请著作权。而商业模式、客户信息、产权交易、经营创意这些秘密仿佛缺乏适合的法律保护武器。
更让身处过度竞争行业的中小企业困惑的是,一些依靠经验或传承获得的产品配方、制作工艺、技术诀窍等技术信息,尽管科技含量不高,却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为与同行竞争的“看家法宝”。但有时候,这些技术信息又简单得如捅窗户纸一样,一旦被同行知晓极易模仿和改进利用。如果申请专利,因为达不到一定的显著性和创新性就会被驳回;即使申请成功,技术信息会被公开,理论上可以保护,但因为行业混乱和应用广泛,很难收集证据进行维权。
上述两类知识产权以商业秘密形式进行保护,是最恰当的。尽管商业秘密无需认定、不用公示,也不具有排他性,但受到侵犯后,只要证据充分,同样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一般来说,如果一项知识产权的专业难度很大,技术上难于通过反向工程进行解析或破解,技术生命周期又较短,则适合以商业秘密形式进行保护。但如果秘密的商业前景广阔,技术生命周期较长,新颖性又能达到一定的要求,技术上又容易通过反向工程进行解析或破解,则通过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组合进行保护,比较合适。
员工管理
商业秘密外泄,很多是因为企业疏于告知员工保守秘密的重要性,进而被员工无意或恶意外泄。
实践中,很多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都要求签署劳动合同,其中包含了简单的保密条款。对于不涉密的员工,这样的制度安排已经足够。而对涉密岗位的人员,企业应该准备有专章规定商业秘密的劳动合同,或者单独的保密协议,其中应明确保密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协议期限、具体违约责任等。而对于核心涉密人员,企业应当根据涉密内容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规定员工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
更多的商业秘密是因为员工的离职造成的。成熟的大企业对于员工离职的涉密处理有规范的程序,值得学习:
首先,对提出辞职的员工或有离职倾向的员工,应尽早从涉密岗位上调离,一方面是避免他们接触新的秘密;另一方面,有些秘密的内容也会因为时间变化而调整。其次,离职时,规范的企业均会列出详细的工作及资料移交清单,相关工作交接人逐项确认并签字。这项制度非常好,不但可以保证工作交接无遗漏,同时工作清单上的内容也是证明离职者在任期间从事或接触企业特定商业秘密的主要证据,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是起诉的重要证据。另外,企业应重视离职员工电子邮件的移交和备份。工作电子邮件的收发是员工履行其职务行为的一部分,其内容是法院起诉时证明员工在任期间接触企业特定商业秘密的重要证据。
特殊情况下,对于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到竞争对手一方履职的,则建议企业主动采取预防措施,书面通知对方企业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甚至告之其不得利用自己的商业秘密。这样,一旦如果对方坚持侵权,己方亦保有事先警告的证据,在法律上处于很有利的地位。
F. 创意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未成型的创意不受保护,成型后要保密 啊 ,出来了具体的再申请专利
G. 问题:什么法律保护劳动者“有创意能价值的非著作权类”的劳动成果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1 对于两个意外的点肯定不能简单舍弃。因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就是由于试验者观察仔细,对异常情况寻根问底而得到的。我觉得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做试验,如果仍然出现类似的异常点,则很可能说明出现异常点并非偶然事件,需要做针对性试验进一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如果条件不允许重做实验,则可以在报告中说明两个异常点的存在,指导后来者或其他研究者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对科学进步的一大贡献。
2 为了科学研究的严谨,应该将该数据包括在统计显著性测试中。如果在包括异常数据情况下,能够通过显著性测试,则可以有更大把握断定异常数据的出现是偶然事件,即凯瑟琳所说的电源起伏造成的。
3 在相关文献中查找前人所作试验中是否有相同的疑问,或者找能力更强的其他老师询问。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H. 我有一个方法类型的创意。怎么才能申请到法律上的保护
通过专门的申请专利的公司申请,通过政府的审核,如果没有相似的,或是重复的,就会给以批准。然后你就会得到一个专利的书,这个创意就属于你啦
I. 创意受法律保护吗
创意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创意只有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作品之后,才能享有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在思想观念范畴内的创意是不愁著作权法保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J. 创意有什么比较好的法律保护措施
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