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施永宝律师

施永宝律师

发布时间: 2021-12-17 02:30:54

❶ 华融金融网贷可信吗

现金贷遭遇清理整顿后,具有场景优势的消费金融被广泛看好。十多天前,监管层对消费金融的放贷业务做出了要求。处于成长时期的消费金融存在诸多乱象,对行业进行规范显得十分必要。

近期,央广网记者就接到了多名租客爆料。租客通过房屋中介机构租房,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贷,原本待交纳的房租变成了消费贷款。央广网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华融消费金融作为分期平台——分付君的“资金提供方”,将租客的“贷款”录入了央行征信。此外,该笔贷款也并未直接发放给租客个人,而是“受托支付”给了并未在住建部门备案登记的房屋中介机构。

“被网贷”租客是否知情?分期平台与房屋中介说法冲突

今年4月,租客孙先生通过梦想大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熊公寓”)租下了一间卧室。在选择交租方式时,梦想大熊给出了“押一付三”和“押一付一”两套方案。选择后者,则房租的交纳要在“分付君”APP上进行。孙先生表示,当时他被告知分付君只是房租支付软件,并未说明其涉及贷款,因此他选择了通过分付君“押一付一”交租(实为还贷)。与孙先生有相同遭遇的租客均向记者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贷了。

对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分付君方面,其业务负责人苏峰在回复时称:不存在不知情的情况。记者向苏峰再三确认是否有告知租客“贷款”和“录入征信”的事实,苏峰表示均有告知。

然而,在央广网记者对房屋中介方进行采访时,却得到了不一样的回答。在问到是否告知租客贷款事实时,房屋中介方的杨姓负责人表示,“贷款后期有说。”在问到是否告知租客贷款会录入央行征信时,杨姓负责人则表示:“如果分付君当时就说是上央行征信,我们不会跟他们合作。” 该负责人补充说,在得知租客被上了征信后,他们停止了与分付君的合作。

此外,苏峰表示对租客办理贷款分期进行了语音和文字方面的核实,并签署了电子协议。对此,租客也作出了相反的陈述。对于语音核实,租客孙先生表示语音并未提及贷款,只是询问“押一付一”等问题;对于文字核实,孙先生表示,只签署了一份纸质版的房屋租赁合同,而该合同中也只字未提“贷款”事项;至于电子协议,孙先生表示,当时只是使用了分付君的“扫码购”功能,对大熊公寓所提供房源的二维码进行了实名扫码,便被办理了贷款。另外几名租客向央广网记者表示,至今未在分付君的APP上找到所谓的电子协议。

据此前媒体报道,分付君有普通客户端和业务端两种,房屋中介下载业务端,将租客的基本信息填好,并标注借贷金额、每期还款金额,随即生成一个二维码。租客下载客户端,扫描中介的二维码,补充个人信息,就等于签了借贷合同。

而早在今年10月,就有多名大熊公寓的租客向北京市通州工商分局投诉,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贷款,而且并未接到消费贷或网贷公司的电话核实。其中租客范先生便是通过分付君“被贷款”了,在贷款录入征信后,其购车受到影响。北京市通州工商分局在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取证工作后,对大熊公寓作出了罚款3万元的决定。

未备案房屋中介成了资金“受托方” 易形成资金池隐患大

租客表示,之所以不知情,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自始至终未收到所谓的贷款。据苏峰介绍,这笔贷款实际上由华融消费金融发放给了大熊公寓,目的在于防止租客将贷款挪用。大熊公寓杨姓负责人表示,他们一次性拿到了11个月的贷款(1年的合同减去租客已交纳的1个月房租),然后再拿着贷款给房东交付房租。对于这种模式,苏峰称之为“受托支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所谓的“受托支付”必须是在租客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如果租客连贷款都不清楚,“受托支付”无从谈起。施永宝也表示,涉及到三方的合同关系,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没有获得其中一方(租客)的认可下,是无法转移的。

而央广网记者在查询了北京地区住建部门房地产经纪机构名单后发现,梦想大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甚至未在住建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且在今年4月14日被列入了工商部门经营异常名录。对此,杨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熊公寓只是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房屋中介机构。然而,在租客提供的租赁合同中,出租方(甲方)却写的是“梦想大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称。作为连经营资质都并不完备的“房屋中介机构”,不仅开展了房屋租赁业务,甚至还在租赁关系的基础上做了加法,成为了贷款的“受托支付”方,这其中是否存在风险呢?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消费金融是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地位于安徽合肥,其控股股东为“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其合作方——分付君则无任何金融资质,按照苏峰的说法,分付君只是做了业务的对接,华融消费金融并不是单纯的资金提供方。杨姓负责人则表示大熊公寓并未与华融消费金融有过交涉,“我们跟分付君签订的合同,是分付君打给我们的钱。”

对此,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施永宝指出,华融消费金融作为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有告知义务、事前审查义务,并且要有完善的文书签署和完善征信资料的留存。“租客仅仅是在APP上确认,这种确认是否能够达到金融机构文书签署的信息备案,也是存疑的。” 施永宝说,借贷资金审查按照正常程序来讲,金融机构需核实借款方的主体信息、偿付能力、资金用途等信息。

“华融消费金融作为持牌机构,应当直接受理客户的申请,严格把关,而不能把审查、风控等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分付君只能做类似流量导入的工作。”董希淼指出,未经租客同意为其虚假办理信贷业务是非常严重的违法,租客可以找公安机关报案。

12月中旬,银监会非银部对各银监局消费金融公司对口监管处转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的函件。监管层要求禁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P2P网络借贷撮合等任何方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而在具体流程方面,监管层禁止消费金融公司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

在现金贷在遭遇清理整顿后,具有场景优势的消费金融被广泛看好。处于成长时期的消费金融同样存在诸多乱象,对行业进行规范显得十分必要。

后续进展:

租客退租,首先是租客与房屋中介协商,由房屋中介将剩余的贷款退还给分付君,再由分付君和华融消费金融协商,“结清”央行征信中的未还款记录。杨姓负责人告诉央广网记者,征信的消除一般需要45天,现在正在协商提前。在等待了半个月后,孙先生的分付君完成了解绑,期间由于担心逾期影响征信,孙先生在退租后依旧交了一个月的房租,但是央行征信系统中的未还款记录依旧未被“消除”。

一周以前,央广网记者联系上了华融消费金融,就华融消费金融是否有对贷款的用途和用户的信息进行审核进行了提问。截止发稿,华融消费金融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❷ 宜信收取中介费一年高达17.87%


近日,央广网报道称,许多借款人通过宜信借款时被收取了高额的中介费,提前还款时才发现当时 『签字画押』的合同是笔『糊涂账』。


中介费计入本金一年高达17.87%


张怡(化名)通过宜信网点借款5万元,然而她所签署的合同里借款本金数额却为76804.92元,多出来的26804.92元是宜信的中介费。


根据借款协议,这笔借款期限为3年,分36期还清,每月需等额等息还款2563.58元,三年共计92288.88元,多出的15483.87元为借款利息。


重点来了!张怡的借款合同中并未写明利息的计算方式,询问宜信官方后,宜信催收部门工作人员表示,15483.87元的借款利息是以76804.92元为本金,6.72%为借款年利率进行收取的。


这就是俗话说的『砍头息』!


所以,张怡实际借款5万元,而三年的中介费(包括服务费和咨询费两部分)却达到了26804.92元,平均一年的中介费率高达17.87%。

咨询费及服务费被从出借资金里提前扣除


然而,当记者采访宜信时,宜信回复称『(借款)过程中不存在将服务费或咨询费算入本金的做法。』


这不是自己打脸是什么!



一分为二 高昂中介费流入2家公司


据悉,张怡支付的26804.92元中介费分别流入了两家公司,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10185.87元,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16619.05元,两公司分别占比38%和62%。


而据侃财妹了解,这2家公司运营了宜信旗下3家P2P平台,包括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宜信普惠』,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宜信惠民』、『宜农贷』。


官网数据显示,『宜信普惠』交易额已超18亿元,『宜农贷』交易额已达2.3亿元。


律师表示『砍头息』不合法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施永宝表示,依照国家的合同法明确规定,借款合同的借款金额应当以借款人实际收取到的金额为准。张怡实际到账金额为5万元整,而合同中却将服务费咨询费等中介费算作本金并收取利息,这是不合法的。


『作为服务费、咨询费应该是另行计算,而不应该计算在借款本金里,这不符合法律规定,用行话说这是变相的砍头息。』施永宝如是表示。


来源:整合自央广网

❸ 宜信收取中介费一年高达17.87%

近日,央广网报道称,许多借款人通过宜信借款时被收取了高额的中介费,提前还款时才发现当时 『签字画押』的合同是笔『糊涂账』。


中介费计入本金 一年高达17.87%


张怡(化名)通过宜信网点借款5万元,然而她所签署的合同里借款本金数额却为76804.92元,多出来的26804.92元是宜信的中介费。


根据借款协议,这笔借款期限为3年,分36期还清,每月需等额等息还款2563.58元,三年共计92288.88元,多出的15483.87元为借款利息。


重点来了!张怡的借款合同中并未写明利息的计算方式,询问宜信官方后,宜信催收部门工作人员表示,15483.87元的借款利息是以76804.92元为本金,6.72%为借款年利率进行收取的。


这就是俗话说的『砍头息』!


所以,张怡实际借款5万元,而三年的中介费(包括服务费和咨询费两部分)却达到了26804.92元,平均一年的中介费率高达17.87%。


咨询费及服务费被从出借资金里提前扣除


然而,当记者采访宜信时,宜信回复称『(借款)过程中不存在将服务费或咨询费算入本金的做法。』


这不是自己打脸是什么!




一分为二 高昂中介费流入2家公司


据悉,张怡支付的26804.92元中介费分别流入了两家公司,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10185.87元,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16619.05元,两公司分别占比38%和62%。


而据侃财妹了解,这2家公司运营了宜信旗下3家P2P平台,包括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宜信普惠』,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宜信惠民』、『宜农贷』。


官网数据显示,『宜信普惠』交易额已超18亿元,『宜农贷』交易额已达2.3亿元。


律师表示『砍头息』不合法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施永宝表示,依照国家的合同法明确规定,借款合同的借款金额应当以借款人实际收取到的金额为准。张怡实际到账金额为5万元整,而合同中却将服务费咨询费等中介费算作本金并收取利息,这是不合法的。


『作为服务费、咨询费应该是另行计算,而不应该计算在借款本金里,这不符合法律规定,用行话说这是变相的砍头息。』施永宝如是表示。


来源:整合自央广网

热点内容
合同约定管辖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07 04:31:11 浏览:398
立法会议员何俊仁 发布:2025-05-07 04:24:30 浏览:452
台湾立法院长是怎么产生的 发布:2025-05-07 04:22:29 浏览:43
想回司法局 发布:2025-05-07 04:19:26 浏览:482
王宏行政法 发布:2025-05-07 04:18:47 浏览:269
夏广域律师 发布:2025-05-07 04:18:40 浏览:662
欠下招商银行款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04:00:23 浏览:353
四十铺法院 发布:2025-05-07 04:00:21 浏览:283
慈善捐款法规 发布:2025-05-07 03:54:35 浏览:393
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发布:2025-05-07 03:54:35 浏览: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