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法律服务体系问卷调查

法律服务体系问卷调查

发布时间: 2021-12-26 03:17:56

1. 法律服务产品调查

24岁,学生,大学本科,未毕业木有收入,B,A,嫌麻烦,B,A,A,自己查看法条或者问咨询专业老师,A,C,

2. 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服务工作新期盼有哪些,还有哪些不足的问题回答详细些

立法机关不完善,一些法律的适用性不强,灵活性待提高,法律的普及性少,法律在国民心中占的分量不够,人们遇到事情首先想的不是寻求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律师的培养途径少,区域性法律体现不明显。

3. 法律事务专业的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高级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课程体系:

《宪法学》、《法理学》、《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中国商法》、《管理学》、《秘书学》。

《公共关系学》、《应用写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监所、律师、公务员、调解实务、法务会计、人民调解、商事法务、国际经济法、基层法律服务、经济法律事务。

法律事务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岗位适用范围为:公、检、法等各级政法机关的执行员、书记员、法警、内勤、办事员;政府各级各类行政执法机关的公务员。

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员;公司、企事业单位的法律事务工作、经理助理、办事员、文员等。

4.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是什么的主要内容之一

公共抄法律服务体系建袭设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公共法律服务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

5. 律师问卷调查

从事律师工作的优势:1、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为当事人依法维权;2、利用娴熟的法律技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劣势:1、司法腐败阻碍律了师职业正常发展;2、从某种程度上看律师属弱势群体。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律工作者调查范围

最高法没有关于法律服务工作者调查取证范围的规定,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代理诉讼案件时可以指导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确定调查范围,有的地方已经作出规定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代理诉讼案件时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令。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立案审查阶段适用调查令的意见》
第四条申请调查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正在审查立案案件的当事人;

(二)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和所要证明的待证事实,以及无法取得上述证据的原因;

(三)申请人已委托律师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本案并提交相关手续;

(四)案件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

第五条申请调查令的案件应当进行登记。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由立案法官制作调查令,交庭长签发;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口头告知不予准许的理由。

人民法院应当自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签发调查令。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签发调查令: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并且可能侵犯该单位或者个人合法权益的;

(三)与本案无关的;

(四)其他不适合签发调查令的。

第七条调查令一式两联,一联留人民法院存档,一联由持令人交接受调查单位。

调查令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编号;

(二)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三)持令人的姓名、律师证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编号、律师事务所或者基层法律服务所名称;

(四)接受调查单位名称;

(五)向接受调查单位收集、调查证据的范围;

(六)调查令的有效期;

(七)承办法官姓名及联系方式;

(八)调查令签发日期及人民法院院印。

第八条调查令的有效期为十五日,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上述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三日内,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重新签发调查令。

第九条持令人持令调查时应当主动向接受调查单位出示律师证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与调查令,并将调查令交接受调查单位。

持令人凭调查令获取证据后应当在调查令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五日内将该证据提交受诉人民法院。

第十条持令人因故未使用调查令或者接受调查单位未提供证据的,持令人应当在调查令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五日内将调查令交还人民法院并书面说明原因。
第十一条持令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予以处罚或者惩戒;妨碍民事诉讼的,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意见第十条规定的;

(二)持令人凭调查令获取证据后未在规定期限内将证据提交受诉人民法院的;

(三)不当使用、泄露持令获得的证据或者信息的;

(四)伪造、变造调查令或者伪造、变造、隐匿、毁灭持令获得的证据的。

持令人存在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层报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第一庭备案,经省高级人民法院内网公示,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三年内不再向该律师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签发调查令。

热点内容
行政法的行为分为 发布:2025-05-11 18:53:26 浏览:895
法学考博士 发布:2025-05-11 18:44:44 浏览:13
烘培师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1 18:10:35 浏览:831
北大行政法学视频 发布:2025-05-11 18:08:18 浏览:60
在经济法的立法环节应深入推进立法 发布:2025-05-11 18:07:07 浏览:658
2017年最新劳动法实施细则 发布:2025-05-11 17:54:06 浏览:892
合同法解释20条 发布:2025-05-11 17:32:55 浏览:376
加油站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5-11 17:32:15 浏览:955
经济法第三章课件 发布:2025-05-11 17:23:33 浏览:360
职工违法规章制度工资被克扣 发布:2025-05-11 17:23:31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