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公司香港ipo上市法律尽职调查问卷

公司香港ipo上市法律尽职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 2021-01-08 08:11:20

① 如果一个公司开始进行IPO尽职调查,那么这个公司距离上市还有多久

视公来司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1-3年。尽源职调查后对会公司整体作出判断,并出具上市计划,如果公司历史沿革没有大的问题,并且报告期内财务报表均能用的话,可尽快完成改制辅导,着手进行申报材料的制作。申报材料制作后,需要接受证监会的受理,初审,反馈,然后开始排队上发审会,这段时间一般要半年左右,视前面排队家数而定。所以一般最顺利也要1年左右,如果公司有重大问题要解决,或是财务报表不能用,那么3,4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可能的。

② IPO 尽职调查中有没有网站可以输入自然人姓名查出所有其参股企业

首先抄IPO级别的关联方查询,免费的工商信息网站和调查公司几百块钱搞出来的这种报告都只能作为尽职调查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而已。而且说实在的,调查报告里面的数据来源90%以上都是公开的信息(否则使用者无法验证),用“最强壮的”、"最可靠的"这种诱导性的措辞有点像是广告。

其次说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准,且没啥用处”,可是下面引用的报告的第一部分就是“工商注册资料”,难道HIGGS的大数据库不是依靠工商部门的登记信息,还有其他更加准确、完备的来源么?而且那张关联方网状图里面包含的信息应该也都是通过公示系统制作的,起码反过来复核都找得到。

对于题主的提问,答案是没有,以后应该也不会去做:自然人的姓名重名太多,身份证号不可能公示出来。
仅仅通过姓名去查询关联方用处也不是很大,粗浅的手段比如说找个亲戚注册一家公司,现场找个员工甚至当地人聊聊就能问出来的事情,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都是看不出来的。

③ IPO业务的尽职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IPO尽职调查的内容涉及企业的诸多方面,主要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技术、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高管人员、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财务与会计、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运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明白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历史经营是否全部合法合规等。
第一,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IPO中最核心的内容。证监会非常忌讳企业在上市之后很快出现“业绩变脸”,往往会对业绩变脸上市公司的保荐券商施加最严格的处罚。同时,企业历史数据的可信度也是券商核查工作的重点,证监会如发现企业财务造假问题,除非保荐机构能证明自己已经尽责,不然项目组成员将承担重大责任。
第二,企业是否具有独立的的法人地位,保持独立性。这要求企业在业务、财务、机构、资产、人员等各方面都独立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第三,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合规。合法合规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这要求企业和主要股东至少在申报上市材料覆盖的前三年内,都是清清白白的,比如没有受到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处罚、没有欠别人的钱到期不还、没有重要诉讼和仲裁等情况。同时,企业从诞生之日起,股权历史沿革也不能存在瑕疵。这需要保荐券商对企业的历史沿革、经营管理、资产产权、诉讼仲裁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必要时还需要协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无违规证明。

④ IPO 中律师,券商和会计的尽职调查内容有什么不同吗

以下内容来源知乎,供参考:

整个IPO的尽职调查可以分两个部分,初步尽调和全面尽调。

初步尽调会计师是主力军之一,很多早期的项目我们都会希望会计师第一个进去摸底,一般初步尽调会计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公司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治理结构、主要产品等,较为简单);
2、财务情况(摸清楚企业到底真实收入和利润如何);
3、会计核算情况(重点,对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给一些建议);
4、内部控制情况(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给一些建议);
5、税务情况;
7、关联方和关联交易;
7、财务独立性等。

基本情况、税务情况、关联方关联交易、独立性等律师在初步尽调也会关注,同时他们还关注会计师不太关注的以下几点:
1、股东情况;
2、主要财产权属;
3、重大合同;
4、环保和产品质量;
5、劳动用工问题;
6、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情况。

我们券商的初步尽调则在关注财务状况、经营合规、资产权属、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企业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揭示(有没有IPO的实质性障碍)以及企业下一步的改制方案设计。应该说在细节上没有会计师和律师摸的仔细,但是会把握大问题,同时给出下一步的操作方案。

进入到全面尽职调查阶段之后,会计师的工作的确就不能称之为尽职调查了(不考虑财务核查),应该是上市审计,而且他们相比律师,工作相对更独立点,节奏更快一点,一般我们会喜欢会计师自己用个办公室(毕竟他们人也多),券商和律师共一个办公室,方便律师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讨论。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是我们招股书分析的前置工作,因此会计师都是约好时间进场审计,审完就匆匆赶去下个项目,券商和律师则还留在现场全面尽调、收集底稿,同时制作材料。

全面尽调过程中,律师和券商主要关注的问题一楼回答的很好了,不赘述了。

回答楼主问题,尽调内容各有侧重,而且尽调不是每次都能发现所有问题的,每个机构派出的人员的背景、资历也不相同,多做一遍发现问题的几率会大一点。

更多内容参考:https://www.hu.com/question/22993675

⑤ 境外IPO的时候投行和律所的工作内容怎么分

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规来定,保荐人自需履行一系列尽职调查的职责,所以其需与审计师共同进行财务尽职调查,协助做公司的盈利预测,为公司财务状况建模,了解内控情况;同时其也要和律师一起进行公司业务及法律的尽职调查,如访问公司主要营业地,与管理层进行访谈等。 除此之外,投行还要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度管理,拟定时间表,与各中介协调,负责解决各类突发问题,与香港联交所沟通等。而且承销这部分也涉及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如协助联系机构投资者,负责组织路演,宣传,股票定价等等。 一般IPO有四方律师参加,分别为公司的境内律师、境外律师及投行的境内律师、境外律师。公司境内律师主要负责出具法律意见书、进行境内尽职调查;公司境外律师主要负责境外重组、招股书部分章节的撰写、进行境外尽职调查;投行境内律师主要负责投行角度的尽职调查,对法律意见书和招股书提出中国法方面的意见;投行的境外律师主要负责投行角度的尽职调查,招股书部分章节的撰写。每一方律师都会就其相关的角色,对公司上市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出法律意见,回答联交所的问题等。

⑥ 并购交易中的尽职调查和 IPO 中的尽职调查有没有什么区别

有些区别。

IPO过程中只有一种尽调,是券商等中介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
(A股企业)并购过程中理论上应该有两种尽调,一是买方对卖方的尽调,二是中介机构作为独立方对双方的尽调。
当然,A股并购中第一种尽调不是法律要求的,所以实际上执不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完全由买卖双方自己决定。买方卖方如果是同行业公司,几乎不尽调也很常见,反正大家都挺熟的。
第二种尽调是免不了的,是有规范操作流程的,性质上和IPO的尽调很像。

第二个区别是要求程度不同。
IPO尽调是为了满足IPO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购的独立尽调也是。但IPO审核严格、细致,甚至苛刻,而并购业务审核近些年越来越宽松。
所以在一些比较钻牛角尖的问题上,IPO尽调必须做深做透。而并购尽调大概没问题就好了,细节问题不需要追究那么深。
打个比方,十年前公司转让过一次股权,可能有个别文件没有签署清楚。如果IPO尽调,一定会把当年七七八八的人全都找到,天涯海角飞过去问清楚,笔记签字录音不能少。并购尽调嘛,就让律师看看这种文件到底有没有实质性影响,没有大毛病的话说明一下情况就可以了。大概是这种差别。

至于尽调的范围,我觉得倒是没有实质性差别,都是按照规定把法律业务财务统统查到。

⑦ 投行IPO业务券商尽职调查需要关注的问题具体有哪些希望详细回答。

请参见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该等文件是证券公司保荐业务尽职调查最为权威细致详尽的操作指引。

⑧ 什么是中介机构企业IPO尽职调查

证券市场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公共平台,本着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负责人的态度,上市前都有做尽职调查。我国法律法规对证券公开发行上市过程中,各中介机构应承担的勤勉尽责义务,都有非常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自己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中介机构都会进行尽职调查。

一、公司财务状况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内部控制调查、财务风险调查、会计政策稳健性调查三大方面。这部分调查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完成,通过文件查阅、面对面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评估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调查

主要调查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公司所属行业情况及市场竞争状况;公司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

这些内容多数由IPO咨询机构来执行,通过询问公司管理层、查阅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搜集比较行业及市场数据、供应商和客户实地调研、询问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或技术顾问等方式,最终得出细分市场研究报告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券商和企业高层作战略参考。

三、公司治理调查

包括调查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情况;治理机制的执行情况;股东的出资情况;独立性;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对外担保、重大投资、委托理财、关联方交易等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的持股情况;公司管理层的诚信情况。

这些内容多数由律师来完成,主要尽调方法包括咨询公司律师或法律顾问,查阅公司章程和管理文件,查阅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实地调查等。

四、公司合法合规事项调查

部分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公司设立及存续情况;最近三年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股权变动的合法合规性以及股本总额和股权结构是否发生变化;股份是否存在转让限制;主要财产的合法性;是否存在法律纠纷或潜在纠纷以及其他争议;重大债务;纳税情况;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技术标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存在重大诉讼、仲裁及未决诉讼、仲裁情况。这些内容主要由律师事务所来完成,主要尽调方法包括文件查阅、实地调研、第三方核查等。

⑨ ipo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重组和尽职调查

不是要求重组 是要求被重组方做尽职调查 一般产生在借壳的时候 比如说分众传媒借壳七喜那样 这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因为很多被借壳的公司为了达到借壳要求,会尽可能的粉饰自己的基本面,所以有欺瞒投资的可能性。

1.
发行人基本情况调查。发行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改制与设立情况、发行人历史沿革
情况、发起人和股东的出资情况、重大股权变动情况、重大重组情况、主要股东情况、员工
情况、发行人独立情况、内部职工股
(如有)情况、商业信用情况。
2.
发行人业务与技术调查。发行人业务与技术调查包括:发行人行业情况及竞争状况、
采购情况、生产情况、销售情况、核心技术人员、技术与研发情况。
3.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调查。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调查包括:同业竞争情况、关联方及
关联交易情况。
4.
高管人员调查。高管人员调查包括:高管人员任职情况及任职资格、高管人员的经历
及行为操守、
高管人员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
高管人员薪酬及兼职情况、
报告期内高管人员
变动、高管人员是否具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资格、高管人员持股及其他对外投资情况。
5.
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调查。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调查包括:公司章程及其规范运行情
况、组织结构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情况、独立董事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内部控
制环境、业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会计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监督情况。
6.
财务与会计调查。财务与会计调查包括: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资料、会计政策和会计
估计、评估报告、内控鉴证报告、财务比率分析、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毛利、期间费
用、非经常性损益、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
房地产、主要债务、资金流量、或有负债、合并报表的范围、纳税情况、盈利预测。
7.
业务发展目标调查。业务发展目标调查包括: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历年
发展计划的执行和实现情况、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投向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关系。
8.
募集资金运用调查。募集资金运用调查包括:历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本次募集资金
使用情况、募集资金投向产生的关联交易。
9.
风险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项调查。风险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项调查包括:风险因素、重大
合同、诉讼和担保情况、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中介机构执业情况。

热点内容
非法学专业可以报考司法考试吗 发布:2025-07-04 19:50:03 浏览:804
电视剧田法官 发布:2025-07-04 19:47:45 浏览:717
劳动法91条内容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4 19:08:48 浏览:293
开福区法院院长 发布:2025-07-04 18:58:13 浏览:85
四川原石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04 18:54:41 浏览:910
托马斯大法官 发布:2025-07-04 18:34:18 浏览:906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出版的合同法 发布:2025-07-04 18:24:04 浏览:744
公司规章制度奖惩 发布:2025-07-04 18:24:01 浏览:617
合同法与民法总则适用 发布:2025-07-04 18:23:02 浏览:287
新编经济法教程第四版真题 发布:2025-07-04 18:13:59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