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拒绝回答问题
⑴ 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指派后无正当理由不得什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指派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人员一旦接受指派,就意味着他们承担了为受援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责任。如果他们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服务,这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也可能导致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可能会对法律援助机构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公众对法律援助制度的信任。因此,法律援助人员应当恪守职责,确保为受援人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当然,如果法律援助人员确实因故不能提供服务,应当及时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并经过批准后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⑵ 法律援助不予受理怎么办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那么,申请法律援助,被法律援助机构拒绝受理的,该怎么办呢?
一、法律援助机构拒绝受理申请的,该怎么办?
如果法律援助机构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可以向主管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异议,情况属实,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但如果是因为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足而被拒绝的,申请人需要按照要求补充完整资料。
二、申请法律援助需要什么材料?
1、法律援助申请表。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转交申请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代为填写。
2、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申请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3、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应当由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有权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的机关、单位加盖公章。无相关规定的,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4、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有下列证件、证明材料的,无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2、农村特困户救助证;
3、农村“五保”供养证;
4、人民法院给予申请人司法救助的决定;
5、在社会福利机构贺燃缓中由政府出资供养或者由慈善机构出资供养的证明材料;
6、残疾证及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无固定生活来源的证明材料;
7、依靠政府或者单位给付抚恤金生活的证明材料;
8、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正在接受政府临时救济的证明材料;
9、法律、法规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能够证明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困难的其他证件、证明材料。
【法律段此依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九条,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主管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
司法行政机关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禅模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书面告知申请人;认为申请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维持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⑶ 应当提供法律援助可以拒绝提供吗
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是不可以拒绝提供的,如果在无正当的理由拒绝的接受,或者是擅自的终止法律援助的案件,那么就会处罚;提供法律援助是针对于经济比较困难,确实支不起法律服务费的人群。一、应当提供法律援助可以拒绝提供吗?
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
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二)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二、法律援助收费吗?
如果收费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还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结案材料后,应当向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补贴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与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三、法律援助的途径有哪些?
1、法院指定
法院指定主要是指在刑事案件中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公诉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2)被告人为盲、聋、哑和未成年人的,如果没有指定辩护人,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律师;其他残疾人和老年人为被告而因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律师。
(3)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律师。
(4)法院认为案情重大,需要进行辩护的,法院也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2、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司法行政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向法律援助机构或者司法行政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必须由单位或居民委、乡村出具特别困难的书面证明,如果申请事由合理,受理机构应当在收到当事人书面申请的20天之内予以答复。当事人如果对不予援助的决定有异议,可以要求重新审议一次。如果法律援助机构同意提供法律援助,当事人、法律援助机构、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三方需要签订法律援助协议书,以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有上述可以得知,需求法律援助的途径有2个,既可以由法院指定,也可以自己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综合上面所说的,法律援助是针对于经济比较困难或者是死刑犯没有辩护律师可以申请的对象,如果符合条件而拒绝提供的,那么这种行为是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应当提供的是一定要保障到公民的权益。
⑷ 受援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法律援助机关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员,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提出申请么
是的,各省法律援助条例基本上是如此规定的。
《河南省法律援助条例》
第三十二内条受援人有容权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对法律援助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
受援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员的,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提出申请。
《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
第二十三条 受援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员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法律援助,但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除外。
《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六条 受援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法律援助的,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