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雅称
Ⅰ 乐捐是什么意思
所谓“乐捐”,就是向关帝庙捐款,这种民俗早在明清时代就流行了。善男信女,为了表达对关帝的敬仰心情,或为了报答关帝保佑的圣德而进行乐捐,俗称“添香油”、“还愿”。
乐捐指慈善事业捐款,指公司内部罚款,也指自动捐助资金或物品。在慈善事业中,乐捐一词较为常见,捐款人通过捐款、捐物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使自己快乐。在古人还愿的时候,会将款项放入功德箱或平安箱中,以回报保佑之德,款项较少的被称为“添香油”,款项较大的被称为乐捐或善捐。
(1)律师的雅称扩展阅读:
乐捐的钱数或多或少,少量自放平安箱里,多的都有登记,到一定时候庙董事会予以公布或镌刻石碑留名。捐款给关帝庙的著名人物要数明代云霄人吴子约。
他见到铜陵关帝庙庙宇虽小香火旺盛,老百姓十分敬仰,就乐捐巨款,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至七年(1512 年),扩建了规模恢宏的关帝庙,扩建时间长达5年之久。
乐捐的现代用场:一些慈善事业;娱乐业的一些税费;公司内部的罚款雅称。
Ⅱ 有关称谓语、
称谓语,就是对别人的称呼语。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如,伯、舅;哥、妹、堂弟姑、姨),直系孙、侄孙叔、伯、哥、弟哥、嫂子、姐、姐夫。
2、社交称谓
1)代词称谓 我 你 您 他 她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咱们 人家 咱 大家 各位 诸位
2)社交称谓 先生 小姐 女士 夫人 殿下等
3)职衔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4)关系称谓 同志 老师 师傅 老板 朋友
5)名字称谓,用于平辈间:小名 大名 绰号
6)亲昵称谓
3、敬语和谦语
在称谓语中,尤其要注意敬词和谦词的使用。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谦称、敬称的词和词组。
谦称,表示谦虚的称呼。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如, “犬子”“小女”“足下”
为了表示谦逊,可以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从修饰的词性来看,可分为三种情况:
1、用形容词来修饰,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愚见、愚意
敝:敝国、敝邑
贱: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2、用动词来修饰, 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
伏:伏惟、伏闻
3、用名词来修饰,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人,比自己年纪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 (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比如:舍弟、舍侄。总结 “家大舍小令外人”
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8�5 敬称
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对他人的尊称还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附:亲友间礼貌称呼
�8�7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8�7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8�7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8�7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8�7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8�7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8�7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8�7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8�7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