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关于法律服务所办理见证
律师事务所所出具的见证书所承载的只是证明效力,可以证明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司法部《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有限制地开展见证工作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法律工作者办理见证必须当场目睹或亲自调查核实,
查明当事人的身份和行为能力,申请事项及所提供的证件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并主动开展法律咨询、代书和审查修改合同等工作,
帮助当事人完善其法律行为,然后方可以法律服务所的名义予以证明。
举例:在律师事务所立房产公证A过户给B(因特定原因房产证无法办下路),在律师和见证人见证下出具的见证书。
可以视为立公证人的意愿行为。作为万一要打该房产官司时候的有力证据提交。
假如:房产拆迁而得到新房,A因为房价升反悔不过户新房子给B时,
则B可以用见证书告A违反协议规定的见证内容,而得到违约赔偿,而法院也不一定判决房子所有权归B的。
(1)司法部关于法律服务所办理见证扩展阅读
律师见证的效力主要是:
一是具有约束效力。律师见证,对双方当事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因为双方当事人既然自愿申请见证,而且双方之间的法律行为也业已见证,并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当事人就不得对已见证的事项随意变更、修改或废止,而应自觉履行;
二是具有证据效力。律师见证,是律师以自己特殊的身份,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并以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名义,
作为见证人,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证明当事人所为的一定的法律行为,
这在客观上使被见证对象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而在双方当事人发生纠纷引起诉讼时,通常可作为认定事实、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效力。
② 司法所可以办理见证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见证非公证,其效力仅限于合法与证明力的作用,司法所一般都承担法律服务所的职能(有的是一个机构承担两种职能)。
法律依据是《司法部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有限制地开展见证工作的通知》。
司法所,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检察院派驻检察室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中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
(2)司法部关于法律服务所办理见证扩展阅读:
职责: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应聘担任法律顾问;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主持调解纠纷。
解答法律咨询;代书法律事务文书;协助办理公证事项;协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法律服务事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法所
③ 法律服务证如何办理
法律分析:法律服务证办理条件如下:1、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法律职业资格、公证员资格、企业法律顾问资格,或者具有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或者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满5年的;3、在一个基层法律服务所连续实习满6个月,并被该所鉴定合格,申请执业登记前从事过律师、公证、企业法律顾问和审判、检察、司法行政业务及其他法律业务工作2年以上的,可以不经实习;4、基层法律服务所聘用,能够专职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5、品行良好;6、身体健康。
法律依据:《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七条 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人员,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在受理期限内通过司法部网站登录法律职业资格管理系统,如实填写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信息,并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受理机关指定的工作场所现场提交下列材料:一居民身份证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学历、学位证明书原件三司法部公告要求的其他材料。申请享受放宽政策并达到放宽条件地区合格分数线的申请人,应当向本人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并现场提交户口簿原件。申请人应当对其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证件原件由受理机关核验并复印或者扫描后退回,复印件或者扫描件留存归档。
④ 法律服务所代理范围
一、应聘担任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接受聘请,担任本辖区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他各行政管理部门、村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组织以及公民的法律顾问。
二、解答法律咨询。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机关、法人和公民提出的有关法律事务方面的各种询问,做出解释和回答,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方法和依据,为咨询者提供法律服务,并通过这项业务进行法律宣传教育。
三、代写法律事务文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接受公民和法人的委托,代表委托人的合法意志,以委托人的名义,根据事实和法律,代为书写各种法律事务文书,为委托人办理各项法律事务提供帮助。
四、代理参加民事诉讼案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接受民事诉讼案件一方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
五、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主持调解纠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协助当事人办理有关法律事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接受纠纷当事人的申请,运用说明疏导的方式,主持对纠纷进行非诉讼调解,促使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六、代理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接受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一方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
七、代理各类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申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接受各类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申诉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当事人参加申诉活动。
八、办理见证事务。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事人的申请,可以对一些内容单一、权责明确、标的额小、履行期短的协议或合同给予审查和证明,并监督协议或合同的履行。
九、协助基层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法律依据:《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基层法律服务所依法执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层法律服务所是在乡镇和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
第三条基层法律服务所按照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面向基层的政府机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
第四条基层法律服务所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权益。
第五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从业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 司法行政机关依据本办法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进行管理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