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安徽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安徽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发布时间: 2025-08-07 12:39:55

A. 如何围护农民民生工程的权意

为保障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有效预防化解劳动纠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屯溪区法律援助中心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挥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职能,多措并举落实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

一、加强组织保障,明确工作职责。专门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和司法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监督协调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开展,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落实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维权意识。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民生工程宣传活动,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志愿者走进企业、工地、乡村等农民工聚集地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传,细致讲解政策信息,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

三、加强服务优化,畅通援助渠道。为确保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时受理、精准办理,屯溪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一免三优先”政策,一律免于经济状况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让农民工群体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四、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协调机制。为减少农民工维权跑动次数,避免在多部门间来回跑动,确保“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标的实现,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与人社、信访、住建、综治等部门联系,主动加强部门间联动。同时,在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值班律师为来访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于需要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及时受理并提交到法院中心,由中心为其指派律师。

五、加强全程监督,确保案件质量。对受理的农民工维权案件,全程进行追踪、回访,以便及时掌握案件办理情况,结合旁听庭审、案件质量评查等手段促进法律援助承办人员行为规范,有效提高了案件完成质量,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中心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1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开展农民工系列宣传活动60余场 ,积极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7.98 万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B. 铜陵有哪些民生工程

6月5日,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从铜陵市民生工程实施大会上传出:在省政府统一确定的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铜陵市增加了“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等八项民生工程,民生工程达二十项,涉及资金超过2.7亿元。

近年来,铜陵市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市民?“每年必有一项民生问题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每年新增财力的60%-80%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好事要办好,要一届政府接着一届办。”铜陵市领导的决心掷地有声。

构筑一张网: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005年6月,市领导在开门接访时,遇到一个棘手问题。一位正在读高三的女孩患尿毒症,要求政府给予救助。因其既不是低保对象,又不能参加医疗保险,不属于政策救助范围。市领导只好责成相关部门从其他渠道给予一定救济。

像患病女孩一样既不属于低保对象又不能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到底有多少?这牵动着铜陵市所有领导的心。去年底,该市开展深入调研,发现全市这样的城镇非职工居民多达12万人。很快,《铜陵市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浮出水面。欢呼声,从全市12万多名城镇非职工居民的心里发出,因为从今年1月1日起他们开始享受大病医疗保险。

事实上,近年来铜陵市积极探索并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市民生活状况,多项工作刷新全省乃至全国纪录。2005年,该市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大病医疗统筹覆盖,城乡困难群众中患癌症、危重精神病等13类疾病的人员,人均每年可获得4000—12000元的资助。2005年底前,全市农村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市所有城乡低保全覆盖,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106元,农村月人均补差40元,补差金额全省最高。同时,在全省率先对失地农民和农村低保户实行“农转非”,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范畴;率先对各种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实施补贴。

让全体市民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既是政府应该提供的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更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铜陵市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情况,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问题着手,真正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成功构筑了一张社会“安全网”。

拓宽一条路:努力开辟就业绿色通道

铜陵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随着部分矿山资源日趋枯竭和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一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就业再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委书记沈素琍在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大会上说:“党委和政府不抓就业,就是不务正业!”按照“让有就业能力的人都能就业”的目标,该市提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坚持多管齐下,积极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多渠道拓宽民生之路。

根据产业结构特点,铜陵市把发展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铜工艺品加工这三个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增加就业岗位的突破口。从2001年开始,每年由市财政安排200万元引导资金,用于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全市该类企业现已发展到92家,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近4000人。该市还充分发挥组织起来就业的作用,共建立再就业园区(街)9个,组建各类就业组织119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38人。

另一方面,铜陵市积极完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建立12个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5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成新的市劳动力市场,累计免费职业介绍下岗失业人员21400人次;全方位提供就业免费培训,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5000余人次;连续三年在全市开展“就业帮扶百日攻坚”专项活动,目前已有1410人通过就业帮扶落实了岗位。

经过不懈努力,铜陵市就业再就业之路越走越宽:三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3608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862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131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安装一道闸:积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让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帮助,让需要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关爱。这是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追求。几年来铜陵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安装了一道减压的闸阀。

“使全市所有城乡低保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只需带只空书包,就可以进校门上学。”这一梦想已在铜陵市变成现实。为切实解决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的难题,该市先后制定出台多项规定,实施农村教育救助,此举比国家政策要求提前了半年。

困难群众无钱盖房、买不起房的现象,在各个城市都比较普遍。“安居才能乐业。”2004年铜陵市出台《城镇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对城市低保户采取实物配租、租金补贴、租金核减等方式,缓解其住房困难。同时,加大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的建设力度,新建经济适用房96万平方米,使一万多户城市中低收入群众住上新房。

与此同时,该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开通“148”24小时法律服务热线,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城乡贫困家庭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坚决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十五”期间,累计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1800万元,清偿率100%。他们还全面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实施“危房改造”和“扶残助居”工程,解决了194户残疾人的住房难问题。

C. 安庆讨薪法律援助是怎么样的

一、安庆讨薪法律援助是怎么样的? 一是结合全市创建118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将法律援助示范联系点培育工作纳入其中,加大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借助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平台,开展“送法下乡”工作。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与精准脱贫攻坚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行司法、民政、财政、扶贫办无缝对接,通过召开季度调度会和联络员会议,搭建联动平台。 三是将全市持有建档立卡手册的13.7万户贫困家庭涉及的40万贫困人员全部纳入法律援助对象范围,申请法律援助免于经济状况审查,援助事项扩大到12项,重点帮助解决 土地流转 、 征地补偿 、留守儿童、老年人维权、项目开发、 劳动合同 、外出劳务等法律方面问题。 四是开辟农民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 农民工 申请讨薪、欠薪法律援助案件,不设任何障碍,一律无条件受理,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审批、当日指派。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建档立卡贫困户法律援助案件320件,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二、农民工讨薪怎样申请法律援助? 1、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 代理 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2、劳动者经济是否困难的标准,由当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 劳动者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3、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4、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5、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6、法律 法规 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 国家赔偿 的; (二)请求给予 社会保险 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 抚恤金 、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 赡养费 、 抚养费 、 扶养 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第十三条本条例所称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 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公民就本条例第十条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五)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D. 法律援助能提供什么帮助

北京律师协会律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筝表示,法律援助能提供以下帮助:保障人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基本权利;促进平等,实施法律资源再分配;实现正义,促进司法活动公正实施;注重效率,低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权工程”,其实质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及时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依法解决就学、就业、就医、居住、养老等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

E. 金寨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6年开始,我国多个省市开始整合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将两者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教育网ZKJZxl170国际纸金网()整理《2016年安徽省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标准》。欢迎阅读!部分信息沿用往年政策,最新消息请查阅官网,谢谢!
安徽省农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1、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
(1)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2)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3、大病补偿
(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2)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安徽省农村医疗保险问答
问:我父母现在都住在安徽农村,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请问这种保险报销金额有没有封顶,最多能报多少?另外,我现在想给他们再买一份大病医疗保险,请问将来这这个险种报销时会不会有冲突?
如果在本省内的医院看病,报销比例能不能达到50%,另外,医疗票据就一份,如果报了农村医疗保险,还有没有办法再去保险公司报大病医疗保险?
答:新农合最高封顶为四万元每年,报销比例为除起付线以后镇级医院为最高80%依次为县级60%市级和省级45%,和其它商业保险不冲突。请保留各项资料复印件并让收你材料的新农合办公室盖他们的公章去报销商业保险。
安徽省农村医疗保险温馨提示
与2007年制度启动时相比,2010年发布的新版《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甲、乙类药品已达2422个品种,比上一版《药品目录》增加了300多种药品。同时,医保基金支付范围逐步扩大,门诊特大病、慢性病规定病种的范围不断增加。
另外,我省通过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重点解决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安徽省农村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进而实现医保关系在不同制度与不同地区之间顺畅地转移接续。通过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医保管理协作与经办服务的对接,不断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方便我省参保人员能更好地享受异地医保待遇。
2016年,合肥市继续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项民生工程,并提高了医保的报销待遇。为帮助广大参保居民进一步了解居民医保政策,掌握如何参保、就诊、报销等相关程序,从而更好地享受政府惠民政策,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公布了居民医保2016-2016年度待遇及报销政策。
参保人员待遇
参保人员参保缴费后自本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期间,凭医保卡、社会保障卡、身份证(18周岁以下参保人员可凭户口簿,以下简称:有效证件),可享受下列待遇:
①住院报销待遇②特殊病门诊待遇③普通门诊待遇④生育费用补助待遇⑤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补助待遇
●1.住院报销待遇
一级医院住院:
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2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90%;
二级医院住院:
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4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80%;
三级医院住院:
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6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70%;
异地(转院及异地急诊)住院:
医保范围内费用超过60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50%。
住院起付标准和基金支付比例详见下表:
医疗机构普通居民起付标准(门槛费)在校学生少年儿童及18周岁以下居民起付标准基金支付比例(报销比例)
三级医院60030070%
二级医院40020080%
一级医院20010090%
异地就医60030050%
1、一个结算年度内,参保居民住院、门诊特殊病和普通门诊的累计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6万元。
2、使用乙类药品和诊疗项目,需个人先自付一定费用。
●2.特殊病门诊待遇
参保人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三期、糖尿病、精神病、肝硬化、恶性肿瘤、肾透析、肾移植术后、帕金森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丙型肝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膀胱肿瘤(灌注治疗)、肝移植术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康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小儿脑瘫等27个病种,经申请确认后,享受每月限额下60%至80%的报销待遇。
●3.普通门诊待遇
参保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50%(在其他居民定点医院发生的普通门诊不享受此待遇)。单次就医费最高报销限额为40元。一个年度内最高报销限额为160元,其中:男满60周岁和女满55周岁以上的参保居民最高报销限额为240元。普通门诊的报销不设病种限制,医疗费用直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算。
●4.生育费用补助待遇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居民生育,顺产(含助娩产)补助600元、剖宫产补助1200元。
●5.参保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补助待遇
参保居民中持有残疾证的下肢残疾人、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在我市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定点机构装配下肢假肢、配备助听器给予补助。每5年对持证下肢残疾人装配的普通大腿假肢每具补助2000元,小腿假肢每具补助1000元,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配备助听器每只补助2400元。(咨询电话:63536433)
报销办理须知
●1.本地住院就医
参保人员应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持有效证件在医院办理医保住院手续,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出院时在医院直接报销结算。不在定点医院就医或不在医院办理医保住院手续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2.特殊病门诊待遇的申请办理
参保人员填写《合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申请表》(可在“下载中心”下载),并附近期相关病历、医学检查报告单,报合肥市医保中心特殊病鉴定办公室,由合肥市医保中心组织医疗保险专家进行鉴定,符合条件的发放《门诊特殊病治疗卡》,凭卡享受特殊病门诊待遇。鉴定每三个月组织一次。(申请地址:市金寨路360号,原合肥市劳动保障局三楼,电话:62613036)
●3.异地就医办理手续
参保人员所患疾病在本市三级医院(含专科医院)难以确诊或无治疗手段的,可申请转往异地住院诊治。异地转院须填写《异地转院申请表》,经我市三级以上定点医院签署意见后,报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备案后,转入异地治疗。
参保人员在异地突发疾病,确需住院医疗的,应当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在入院后3日内向市医保中心电话备案。(备案电话:63536433)
转院及异地急诊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支付。出院后一个月内,携带转院审批表、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发票单据、出院小结和有效证件到市医保中心报销结算。(地址:政务环路88号合肥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楼,电话:63536433)
●4.生育费用补助待遇办理
生育出院后一月内,凭有效证件、准生证、婴儿出生证明、医疗发票、费用明细清单和出院小结,向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申报。(地址:政务环路88号合肥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楼,电话:63536318)
●5.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报销办理
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性疾病,自出生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理新生儿参保手续的,从其出生之日开始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因先天性疾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凭有效证件、住院发票、费用明细清单和出院小结,于出院后30日内,向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申报。(地址:政务区政务环路88号合肥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楼,电话:63536318)
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因病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其个人承担在政策范围内超起付线2万元以上的部分,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按照50%-80%比例报销。具体分段比例为:
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2万元以上分段报销比例
0~5万元(含)50%
5万元~10万元(含)60%
10万元~30万元(含)70%
30万元(不含)以上80%
具体报销网点、地址和电话:
瑶海区:中国人寿合肥市长江东路柜面,地址:长江东路1005号,电话:64695751;
庐阳区:中国人寿合肥市寿春路柜面,地址:寿春路90号,电话:62637378;
蜀山区:中国人寿合肥市金寨路柜面,地址:金寨路384号金融大厦,电话:62646571;
包河区:中国人寿合肥市新都会内柜面,地址:马鞍山路1000号新都会22楼,电话:62687364。
全市统一咨询电话:12333
合肥市医保中心居民医保办公室:6353631863536208

安徽省城镇居民医保补助将提高,安徽省今年将投入825.5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新增6项.
今年,安徽省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总投资达825.5亿元。根据省政府近日发布的《关于2016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安徽省民生工程将新增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等6项工程。
其中,安徽省将新增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等6项工程。
今年安徽省将提高6项民生工程实施标准,21项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已完成任务或已常态化运行的6项工程退出民生工程范畴。
《通知》要求,各级各地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加强民生资金保障管理,加大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今年,全社会将通过更多渠道知晓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根据《通知》要求,安徽省将加快民生领域基础信息大数据、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统筹应用,推进民生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提升民生工程组织实施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另外,还将探索建立长效管养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民生保障服务和产品供给。
民生工程变更项目列表
新增6项民生工程
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县级公路畅通、乡级公路畅通、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长期照护支出。
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对全省城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体实施法律援助,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发展。
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和服务保障能力。
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在乡镇和社区建立农产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动解决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
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对城市老旧小区开展老楼危楼加固改造、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提升等,有效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
提高6项民生工程标准
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标准。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的保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2016年每亩15.84元、12元、9.72元、16.32元提高到19.49元、13.54元、13.21元、18.91元。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补助标准。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2016年每人380元提高到420元。
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补助标准。将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16年每人380元提高到420元。
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根据安徽省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新农合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标准由2016年15元提高到30元,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仍为30元。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根据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2016年每人40元提高到45元。
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标准。推进城乡统筹,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学杂费、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2016年小学每生264元、初中每生375元分别提高到625元、825元(均含取暖费25元)。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2016年每生5000元提高到6000元。

F. 法律援助真的有用吗

法律主观:

当然不是。

法律客观:

一、法律援助是什么意思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二、法律援助对社会的作用有哪些1、保障人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基本权利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权工程”,其实质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及时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依法解决就学、就业、就医、居住、养老等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从帆睁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2、促进平等:实施法律资源再分配法律援助制度就是针对法律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由国家对公共法律资源进行再分配。国家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或减免的法律服务,尽可能地克服他们在各种法律活动中的劣势,平等地享受各种法律赋予的权利,理直气壮地对抗各种侵害,从而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实现正义:促进司法活动公正实施国家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及时启动司法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公平公正地评判,严格依法调节各类关系,让违法者承担相应的责任,让受害者得到相应的补偿,从而促进矛盾纠纷的“终结解决”,维护社会的正义和法律的权威。4、注重效率:低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律援助活动尽管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但是其社会效益是无限量的。法律援助活动的效率问题涉及到物质和精袭轿启神两种因素,即不仅要保证法律援助投入的经济性,而且还要满足法律援助产出的社会伦理性。法律援助实现效率就是通过法律援助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经济合理性去寻找最理想的方式,以最少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进一步在最大限度内实现人对正义、自由和平等的愿望。三、法律援助对国家的作用有哪些1、法律援助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国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3、法律援助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4、法律援助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法律援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综上所述,法律援助是一项国家设定来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制度。总的来说,法律援助有什么用,其拍如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个人来说,法律援助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律师辩护,让他们也有机会能够用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社会来说,法律援助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和对平等、正义的维护,促进司法公正;对于国家来说,法律援助有助于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热点内容
法院府院联动机制 发布:2025-08-11 22:25:41 浏览:492
司法整风 发布:2025-08-11 22:24:07 浏览:337
签字经办人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11 22:22:59 浏览:183
不参加公司体检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11 22:18:08 浏览:576
澳门关于药品管理法规 发布:2025-08-11 22:09:22 浏览:654
海珠区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1 22:06:43 浏览:211
北京田法官 发布:2025-08-11 22:01:18 浏览:194
承兑汇票变造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1 21:53:14 浏览:698
劳动法关于企业员工加班的规定的 发布:2025-08-11 21:47:15 浏览:993
刑法司法考试试题 发布:2025-08-11 21:38:04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