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律师
『壹』 民国时期的“白云观火烧老道”是不是真的案件
民国时期的“白云观火烧老道”是真实的案件。
案件发生在1946年11月11日,这一天,北京白云观的36名道士,趁风高月黑之际,把道观的主持安世霖和监管白全一泼上煤油活活烧死了。
道士本来是吃斋念佛,普渡众生行善之人,为何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对待同伴呢?
天子脚下,乾坤朗朗,日月清明,这36名道士难道就不怕道规国法吗?
古语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36名道士也是被逼无奈,最后只好以死相搏,于是酿下了惊天大祸。这也是天长日久,双方积怨日深所至。
案发前的经过是这样的。
民国时期的北京白云观是天下闻名的一座道观,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旧址距离西便门有二里地的光景。(如下图)
砰的一声,火光爆起,众道士一起扔木柴。安世霖和白全一被烧的大喊救命,挣扎着想逃走,被围在四周的道士用木棒打回,最后二人被活活烧死了。
到了天明,众道士一起前去警局自首。
经过审理,因事出有因,加上安世霖名声不好,道教人士都支持道士们的举动,纷纷上书请求法官放过众道士。
但民国法院最终还是判决36名道士中19人有期徒刑5 年,过了两年后,因道士无钱行贿,被狱卒折磨死了8个,剩下的11个也都处在死亡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人民政府重新审理,最终将余下的人全部释放。“白云观火烧道士”的案件最终落下了帷幕。
『贰』 票据无因性原则
1、案情简介1990年11月12日,某回收站作为付款人填写了一张面额为100万元、收款人为某铸造厂的商业承兑汇票,并在承兑人处盖了公章,汇票到期日为1991年5月13日。次日,回收站、制造厂持该汇票至某信托投资公司贴现。
投资公司扣除贴现利息56472元,943528元汇入将铸造厂驻某市办事处账号。该汇票到期后,回收站无款返还。投资公司在收不回贴现款的情况下,向公安局报案。
公安局立案后,追回89700元,但认为该案虽有诈骗行为,但构不成犯罪。1992年6月4日,投资公司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回收站、铸造厂归还债款并赔偿损失。
2、法院判决要旨法院审理后认为,回收站与铸造厂恶意串通,开出空头商业承兑汇票,利用贴现套取资金,应予以返还。投资公司违反《银行结算办法》中关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只能在收款人的开户行贴现的规定,造成款项不能收回,也有一定过错,应承担部分利息损失。
(2)许明律师扩展阅读:
相对性
虽然票据法的制定和发展,更多的是出于促进票据流通、方便商品交易、繁荣市场经济的技术上的考虑。票据法本身亦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法律。
固然基于这种考虑,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票据法将"方便"、"快捷"、"效率"置于比"稳定"、"安全"、"秩序"更高的地位。
所以才规定了票据的无因性原则。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方便"、"快捷"、"效率",忽视对公平和诚实信用的追求,忽视对票据使用所需"稳定"、"安全"、"秩序"的保障,也是不可取的。
正如台湾学者钟兆民所言:"依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固为不要因证券,
若绝对坚持这一原则,亦足以妨害票据的流通性。按票据法之所以规定票据为不要因证券者,原在保护票据的流通性。若今为保障执票人之权利而轻易舍弃发票人或执票人前手权利之保护于不顾,自非本部分法条之本意。"故为追求法律的妥当性和衡平性,
在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基础上,兼顾该原则的效力不及之处;在对该原则进行普遍适用的同时,对该原则的例外情形予以严格适用,即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具有相对性的原则,才能实现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的双重立法目的。
『叁』 温州 许海欧 十几年前的特大刑事案件
许海鸥,上世纪90年代在苍南县乃至整个浙南闽北一带,是一个令百姓闻之颤抖的名字。当时有个传闻,孩子哭闹时,家长只要说一句:再哭就叫许海鸥把你抓走,孩子立马不敢做声了。
许海鸥何许人也?温州多数百姓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起三个字———黑社会。
近日记者在开往泰顺的大巴上问起许海鸥来,泰顺司机还是竖起大拇指说:“苍南的老大啊!”
的确,在上世纪90年代,北到瑞安、南到福鼎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的一张名片卖到5000元;他“黑白两道”都混得很熟,他的“权力”甚至大于县委书记,一些政府部门摆不平的事情都要他出面解决……1992年成立帮派后,一直坐着温州第一黑帮的宝座。直到1996年,许海鸥帮派被警方粉碎,1998年,许海鸥被枪毙。
十余年过去了,记者来到苍南县城灵溪镇,找到许海鸥帮派部分马仔、了解情况的许海鸥宗族人士,以及当时的办案警察,详细了解了这个上世纪末温州黑帮老大的人生轨迹,以及这个温州第一帮派的沉浮起落。
许海鸥以力大无穷崭露头角
1961年4月23日,许海鸥出生在苍南县灵溪镇上街(当时隶属平阳县),在三个兄弟中排行老二,曾用名“许允鸥”,许姓宗族内排行“允”字辈。
“8—15岁读书,15—30岁无业,30—31岁因赌博被捕在押,31岁免予起诉释放无业”,这是苍南县检察院批捕书中许海鸥的简历。
当年的灵溪镇很小,主要中心区域集中在现在的上街(老街)一带。与许海鸥相识的人告诉记者,许海鸥成年后身高180厘米、体重90公斤,十分魁梧,初中毕业后开始在社会上混,做些搬运之类的体力活。由于当时正好兴起学武之风,他也随着大潮学起了盛行一时的南拳。
“说实在的,他的功夫学得并不精,但是由于本身力气很大,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知情人说。许海鸥曾经在温州市一次举重比赛中得过奖,足见其力道非比常人。
许海鸥原来的马仔就告诉记者,关于他们老大出名,有两种说法: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平苍两地分县,才二十出头的许海鸥,在灵溪镇公园山前举办的武术表演上,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功夫,展示了自己惊人的力量,名气也随之在小城传开;二是,真正打出名气的,还数灵溪金乡桥头一战。一日“江南”四人因为划龙舟的事情在苍南城关灵溪镇金乡桥头与“南港”派大打出手,这四人骁勇异常,无人能敌。这时正好许海鸥经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冲了上去,几下就把对方给收拾了。
苍南分为南港(闽南话)和江南(温州话)两派,两派经常争斗。
许海鸥31岁生日那天帮派成立
上世纪90年代初,许海鸥因为聚众赌博被捕。释放后的许海鸥随着当时的商潮先是在灵溪镇上街插足水果市场,接着又开起了托运部。
1992年4月11日晚上,正值许海鸥生日,平日里一起在上街一带混的哥们弟兄陈南日、董加语携许振军、张姿德、颜维军、易际渠、付国连、王良驾等20余人前来祝贺。酒过三巡,众人聚集在许家的二楼客厅议事。这时陈南日提议,既然这么多兄弟在这里,不如大家联合起来“做”,利用名气扩大势力,并推举众人中最有威望的许海鸥为老大。在场人员一致赞成。
许海鸥也就没有推辞,他紧接着便提议任命陈南日为“军师”,即“二把手”;董加语为“财务总管”,即“老三”。至此,在许31周岁生日这天,他们的帮派正式成立。
许海鸥帮派“江湖行”
1992年4月至1995年11月间,许海鸥团伙在苍南灵溪镇、桥墩镇、赤溪镇、马站镇、浦亭乡、龙港镇和重庆市、福鼎县等地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
福鼎立威
1992年4月的一天,许海鸥的手下刘某、沈某等人在浙闽交界处的分水关赌博,不知怎么惊动了福鼎县的流氓“西门×”。这帮人马强行把刘、沈二人带到福鼎县城。打狗还要看主人,许海鸥怎么容得别人如此放肆,立马带上十多个弟兄,携带雷管、自来水管等赶到福鼎县城。可能对方已经听到风声,早早把刘、沈给放了,因此双方并未发生冲突,并且不打不相识。许海鸥的托运部后来还在福鼎开了分部,与此处的“地头蛇”关系甚密。
一许氏族人告诉记者,曾有一族人在福鼎犯了事,他们请许海鸥出马,在福鼎摆了一桌酒,事情就搞定了。
霸市
1992年,灵溪镇城中路的苍南县中药、滋补品市场(即民间所称的参茸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参茸交易市场,有近百家经营户。市场的秩序则多由“江湖规矩”来代替管理。
当时苍南的另一大帮派———灵溪观堂一带的“冷冻厂”帮派老大郑道悻早已经盯上这块肥肉,并与黄春苗等人在市场221号开了家店,在参茸市场中强买强卖,并抽取经营户的“交易费”。
如此有利可图的地方,许海鸥等人怎能拱手相让?1993年2月,许海鸥及陈南日、董加语等人也在市场184号开店,取名“灵都参茸滋补药品商行”。许海鸥幕后负责,陈南日任总经理、董加语任会计、陈若煌任出纳,蔡福正与林运标长期在店里具体负责。
一山不容二虎,矛盾终于爆发了。
1993年3月8日,蔡福正一伙与黄春苗一伙在争购一批东北人参时互不相让。当即,双方便开始召集人马,许海鸥、许允鸽纠集了数百人,准备了大量马刀、自来水管等凶器。郑道悻、黄春苗一伙也不甘示弱纠集了众多人员,双方共计两百余人准备血拼,后因有关部门出面制止调解,一场血战才没有开始。
自此,郑道悻一伙也自认实力不够,退出了参茸市场。许氏集团便“接管”了参茸市场,定期向经营户收取每公斤0.3至2元不等的“交易费”。他们自称为“参茸交易所”,经营户们则称他们是“第二税务所”或“黑店”。
1993年底至1994年,“交易所”的林立彬、江为满、李书宏等人定期在市场内巡逻,同时也充当打手,协助收取“交易费”。李书宏更是大张旗鼓地开着装有警灯的三轮摩托车在市场内巡逻、收费、打人。
立帮威杀骨干
1993年7月,“敢死队”队长董明光向集团成员借钱不还,打传呼不回电,违反了集团纪律,引起了成员不满。7月20日,许海鸥等将董明光从桥墩镇约到灵溪镇,当晚8时许,许海鸥与陈南日、董加语、易际渠、陈若煌等人聚集在城中路与学士路交叉口等候,易际渠、许振军每人持一把杀猪尖刀。董明光到来时,许振军和易际渠立即冲上去猛砍董明光胸部、手臂等处,事后逃离现场。
董明光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陈南日还指使手下陈祥松等人用水冲洗了现场血迹。
法庭外行凶
1993年10月16日,苍南县龙港纸塑供销经理站起诉“海鸥托运部变卖托运的纸张”一案,在苍南县法院经济庭开庭审理。庭审结束后,董加语等人认为对方当事人和律师的发言有损他们的情面,便指示王良驾、郑元华等人对他们进行了殴打。
宗族势力
苍南的宗族争斗时有发生。
1994年11月5日,苍南县马站镇新塘村许姓与林姓发生宗族械斗,许姓人请求灵溪“许氏同兴会基金会”给予支援,许海鸥便带领叶鹏、许明浦及许氏宗族100余号人携带猎枪、马刀、自来水管等凶器,分乘十几辆轿车、面包车赶往马站准备械斗。后被当地派出所及时制止,械斗未成。
警方秘密部署行动被泄露 出动300警力粉碎许海鸥帮派
许海鸥的势力太大了!在采访中,当地警方指出,正是因为少数干部的庇护,许海鸥集团才能如此嚣张。而除此之外苍南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帮派,争斗不断。
1995年开始,政府部门终于开始准备狠狠打击这些流氓团伙了。1995年12月5日晚7时,在浙江苍南县委小会议室,温州市公安局宣布了当晚统一打击、围捕许海鸥团伙成员的实施方案。当时的苍南县公安局局长沈强作出全面部署,当时的县政法委书记陈棉权宣布了行动纪律:“泄密者就地免职并依法论处”。
晚7时50分,与会者开始分头部署行动方案。这时,与县公安局两位副局长同分在一组的、当时的县公安局纪委书记郭炳忠借故离开会场。会后郭炳忠于当晚8时20分用手机传呼给当时的县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张爱宝。张回电话后,郭在电话中告知张当晚温州特警要抓捕许海鸥。
张爱宝立即通过电话将已被秘密控制在苍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许海鸥叫至建兴东路,将郭来电内容告诉许海鸥,并要许打电话给苍南公安局刑侦大队陈某了解是否属实。陈告知不会抓捕许海鸥,许即回到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郭炳忠、张爱宝两人向许海鸥泄密的情况很快被公安局掌握(1997年1月,郭炳忠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张爱宝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
由于郭炳忠、张爱宝的泄密及许海鸥离开刑侦队,致使原定夜里12时的行动被迫提前,当晚温州和苍南警方出动了300名警力,许海鸥落网,许多案犯听到风声后逃窜。16名主犯中就有10人逃脱,至今还有包括易际渠在内的一些重要成员未被抓获。
1997年初,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许海鸥犯罪集团作出一审判决,许海鸥集团以许海鸥为首的43名人犯分别被判处死刑、死缓、有期徒刑。据办案民警介绍,当时装运案卷的铁皮箱就有几个大箱子,整份判决书有63页厚。
1997年前后,苍南几大黑帮都先后被警方摧毁了。
另外,陈南日,1999年被抓捕归案,后被判无期徒刑;董加语2004年被抓捕归案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记者 光雨 供图/朱跃)
『肆』 律政新人王2里扮演家宝的小演员叫什么名字
家宝--冼迪琦
全一点的演员表:
辛万军--马国明.孙俐俐--官恩娜.卓伟名--陈键锋.郑彩玉--李诗韵.崔正平--李子雄.钱韶涵--陈秀珠.辛万金--陈国邦.丁丽娜--陈琪.白薇--冯素波.家宝--冼迪琦.孙伯滔--郭锋.简明慧--朱慧敏.郑锦棠--王青.朱淑好--白茵.毕正义--陈山聪.潘永良--胡枫.张美倩--张美妮.周小燕--李彩寜.董冰冰--朱婉仪.郑志高--张智轩.叶志开--郭卓桦.洪剑飞--罗贯峰.戴健威--陈堃.月--卓姿.Cathy--周家怡.莲姐--廖丽丽.Jack--赵永洪.法官--鲁振顺/朱承彩/陈荣峻.William--杨证桦.Rebacca--伍泺文.慧助手--苏丽明.Amy--周宝霖.吴楚维--邝佐辉.盖锦辉--高俊文.沈德如--沈可欣.范振庭--敖嘉年.检控官--邓英敏/戴志伟/王维德/蔡康年.张律师--郭德信.钟正甫--彭冠中.律师--钟志光.Ben--黄泽锋.George--麦嘉伦.法庭书记--杨鸿俊/麦子乐/寜进/卢永匡.郑志达--李子奇.Michelle--杨卓娜.丁荣炳--欧瑞伟.彭宇琛--甄志强.嘉琳--关伊彤.Stephy--陈自瑶.Zenbi--姚莹莹.Monica--日伽.张太--马小灵.达仔--王树熹.张生--卓跞.芬姐--曾慧云.蒋烨--梁健平.蒋泳--吴幸美.泳男友--江梓玮.蒋正龙--张英才.全--杨瑞麟.Jason--刘天龙.李启贤--杨英伟.苏敏诗--陈伶俐.林韦章--张松枝.发--郑家生.证人--谢珊珊.庭警--何俊轩/陈建文.靓女客人--周靖宜.丑女客人--钟凯琪.酒吧侍应--冼灏英/戴耀明.Mary--潘冠霖.啤妹--黄淑怡/梁珈咏.旅客--黄凤琼/温裕红.侍应--黄莹/傅千盈.空姐--曾瑞珊.Jessica--廖碧儿.证人--莫伟文.蛋糕师傅--江嘉俊.Susie--林佳蓉.恒--游飈.CID--张国洪/汤展维.靓护士--张雪芹.王天保--秦煌.保伙计--鲁文杰.俐同学--钟建文/林影红.总编辑--魏惠文.职员--何婷恩.副校长--陆诗韵.女教师--黄梓玮.经纪--赵乐贤.保安--曾梓明.五金店老板--凌礼文.医生--冯康寜.新闻报导员--李健.执达吏--赵敏通.秦--李海生.陆--刘桂芳.医生--裘卓能.泊车仔--杜港.甫助手--何庆辉.商场经理--张汉斌.老板--曾健明.经理--张俊平/洪资讯/郑毅邦.部长--梁尧.管理员--陈狄克.屋主--林日升.心理医生--李鸿杰.诗表妹--何慕琪.欧阳丹--陈霁平.酒店服务员--李思雅/苏晋霆/许明志.滔司机--罗天池.客人--何基佑.Joey--余天欣.大烂财--黄文标.法医--郑俊弘.医生--陈少邦.律师工会人员--何文进.护士--夏竹欣.张医生--李子明
『伍』 崔英杰难道不是正当防卫么
去年12月12日,北京小贩崔英杰杀死城管队长李志强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进行了公开审判。我全程关注了这一不同寻常的开庭审判,并将网络上实时传播的庭审记录下载到了自己的电脑之中。事后,我还与几个经常聊天的网友,在网络上就此案的一审开庭情况,私下进行了几次各抒己见的讨论。其中,有两三位网友得知我一直是在中国基层政法部门从业,遂建议我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预测一下判决的最终结果。对这种建议,我当即表达了婉言谢绝的意思。这是因为,我深知,在当代中国特殊的国情之下,一些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远不是所谓单纯的法律问题所能涵盖,它其实更广泛地牵涉政治、经济、社会乃至道德与文化领域的深层问题。所以,这类案件,不是主持庭审的法官,甚至也不是一审法院的审判委员会能够决定案件的审判结果。自然,更不是我这种进入准退休状态的人所能预见判决结果的。像我们所谈论的崔英杰案,就显然不单单是一个法律问题。
我一直认为,崔英杰案在某种程度上,比当年孙志刚被杀案,更尖锐、更残酷、更血腥地触及乃至引爆了当代中国一系列深层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此案不仅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且,更令人对中国社会的走向忧虑和疑惧。
2月初,随着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临近,《南方周末》上有人再次谈论崔英杰案件,曲里拐弯地从法理上推测和期待崔案可能出现的判决结果。受到此文的再次警醒,我便于2月6日夜,利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写了一篇约2000余字的短文,题目叫做《审判崔英杰:凸现当代中国的尴尬、耻辱和绝望》,并于当日深夜和次日上午,把这篇小文分别发到了自己在和讯网站、博客中国网站设立的个人博客之中,同时,还发到了经常去活动的百灵论坛、凯迪论坛、天益论坛、一起说论坛以及不经常去活动的新华网发展论坛。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篇小文在上述网站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在和讯网站和博客中国网站,此文短暂地活了2、3天后,被网站编辑处了“极刑”,删除殆尽①;在凯迪论坛,它被编辑做了锁贴处理,被判“无期徒刑”,几乎看不到被解锁的可能②;在百灵论坛,它在一度引起网友热议之后,被编辑做了沉底处理,只有我这个作者才可以搜索到③;在天益论坛和一起说论坛,此文受到版主的高度重视,前者将此文作了精华文章处理,后者一直将此文放在论坛中各子版面上作置顶文章处理④。最使我深感惊异和激动的是,新华网的发展论坛深水区版面的编辑,居然将此文的标题做了红色醒目处理,并在将近一周时间里,一直将此文放在论坛的首页开放跟帖评论,其点击数早已过了6000,跟帖数则过了230⑤。
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使我对崔英杰案的最后结果陷入迷思的泥沼而难以自拔,于是,我便把我这篇小文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和崔英杰的命运挂起了钩来。
我的社会阅历和政坛经历告诉我,对那些处我文章“极刑”的人,我敢肯定,他们都是些想要崔英杰性命的人。
这些人显然不同意我在文章中所说的这段话:“崔英杰,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其实就是当代中国底层百姓的一个缩影。他把当代中国的尴尬、耻辱和绝望全部集中在了自己身上。审判崔英杰,从文化的意义上、历史的意义上,已经不是在审判一个人,而是在审判一个民族的道义和良心。”自然,他们也不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崔英杰挥刀夺人性命是犯罪行为,可是,把崔英杰逼到犯罪深渊的‘城市管理制度’,其罪孽更加深重!谁来审判这个罪孽的制度呢?”如果由这些人来主导崔英杰案的审判,崔必死无疑。
那些对我的观点高度认同的人,从跟帖情况来看,占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些对崔英杰深表同情的人。
从这些人的留言中,我想,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看了都会萌发恻隐之心、同情之心,都会希望中国的法律和法院在阳光下运作的结果,是给崔英杰留一条改过自新的活路。哪怕是判他一个死缓,也算是一种说得过去的仁慈。
综上所述,我的看法是,新华网对我这篇小文的态度,使我真正看到了崔英杰有一条活路可走的希望。
众所周知,新华网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就凭我这种与某些地方性主流媒体截然不同的声音,可以在这个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喉舌里发出来,并被他们的编辑所重视,这本身就是个积极的信号。因为,据知情人告诉我,像和讯网站和博客中国网站这样的大型网站,他们的编辑不可能不知道,胡乱删除我这种合法言论的行为,其实是极端可耻的行为,如果不是迫于不可抗拒的压力,他们的编辑人员是不会去干这种“脏活”的。我想,就凭新华网上能继续读到我的这篇文章,他们的编辑人员如有一点点羞耻感,也会感到无以言表的耻辱或屈辱。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看好崔英杰案的最终审判结果:崔英杰获得极刑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人非要我说出根据,我只能告诉他我的想象和猜测:我认为,中国的庙堂中,那些有良知的人会让崔英杰和准备步崔英杰后尘的李英杰、王英杰、陈英杰们都有条活路可走。
~~~~~~~~~~~~~~~~~~~~~~~~~~~~~~~~~~~~~~~~~~~~~~~~~~~~~~~~~~~~~~~~~~~~`
崔英杰的辩护律师之一的李劲松律师,崔英杰已经明确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因此,一审判处死缓的崔英杰的最终判决结果就是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判决书原文如下: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6)一中刑初字第3500号
公诉机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被告人崔英杰,男,23岁(1983年7月15日出生),汉族,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初中文化,名柜餐饮娱乐(北京)有限公司员工,暂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51号楼南侧出租房(户籍所在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各老村160号)。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2006年8月12日被羁押,同年9月19日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辩护人夏霖,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李劲松,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张雷,男,21岁(198,6年1月6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文化,金渤瀚国际商务会馆员工,暂住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户籍所在地: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杨大城子村1组)。因涉嫌犯包庇罪于2006年8月12日被羁押,同年9月19日因涉嫌犯窝藏罪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辩护人赵文阁,北京市君泰博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牛许明,男,20岁(1986年12月7日出生),汉族,出生地河北省定州市,初中文化,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恒昌技术有限公司职员,住河北省定州市开元镇绳油村348号。因涉嫌犯包庇罪于2006年8月31日被羁押,同年10月1日因涉嫌犯窝藏罪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辩护人王洪普,北京市国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段玉利,男,24岁(1982年4月14日出生),汉族,出生地河北省阜平县,高中文化,北京雨辰视美科技有限公司职员,住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阳镇王快村。因涉嫌犯包庇罪于2006年9月1日被羁押,同年9月30日被取保候审。
被告人张健华,男,20岁(1986年4月12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文化,金渤瀚国际商务会馆员工,暂住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户籍所在地:吉林省公土岭市杨大城子镇杨大城子村1屯)。因涉嫌犯包庇罪于2006年8月12日被羁押,同年9月18日被取保候审。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以京检一分刑诉字[2006]第24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崔英杰犯故意杀人罪、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犯窝藏罪一案,于2006年12月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派检察员徐焕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崔英杰及其辩护人夏霖、李劲松,被告人张雷及其辩护人赵文阁,被告人牛许明及其辩护人王洪普,被告人张健华、段玉利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崔英杰于2006年8月11日1 7时许,在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贸大厦西北角路边,因无照经营被海淀区城管大队查处时,即持刀威胁,阻碍城管人员的正常执法活动,并持刀猛刺海淀城管队副分队长李志强颈部,伤及李右侧头臂静脉及右肺上叶,致李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明知崔英杰扎伤城管人员的犯罪事实,张雷、张健华仍为崔英杰联系在天津的贾X X帮助崔安排住处,牛许明、段玉利分别向崔英杰提供人民币500元帮助崔英杰逃匿。被告人崔英杰、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作案后分别被查获归案。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向本院移送了指控被告人崔英杰、张雷、牛许明、张健车、段玉利犯罪的证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抓获经过及几被告人供述等证据,认为被告人崔英杰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均已构成窝藏罪,提请本院依法惩处。
被告人崔英杰在法庭审理中辩称,他不知对方是城管工作人员,也没有杀死李志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均未提出异议。
崔英杰的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崔英杰不具有杀人的主观故意,不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辩护人还申请对尸体进行重新检验鉴定。
张雷的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张雷不知崔英杰实施的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且犯罪情节轻微,请求对张雷免除刑事处罚。
牛许明的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牛许明认罪态度好,又系初犯,请求对其从轻处罚。
经审理查明:
被告人崔英杰于2006年8月11日17时许,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号桥东南侧路边无照摆摊经营烤肠食品时,被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查处,崔英杰对此不满,以持刀威胁的手段抗拒执法,当执法人员将崔英杰经营烤肠用的三轮车扣押并装上执法车时,崔英杰进行阻拦,后持刀猛刺该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海淀分队的现场指挥人员李志强 (男,殁年36岁)颈部一刀,致刀柄折断,后逃离现场。李志强因被伤及右侧头臂静脉及右肺上叶,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明知崔英杰实施了犯罪行为,张雷、张健华仍为崔英杰联系藏匿地点,牛许明、段玉利分别向崔英杰提供人民币500元帮助崔英杰逃匿。
2006年8月12日3时许,公安机关向被告人张雷了解崔英杰的情况时,张雷交代了其窝藏崔英杰的犯罪事实,并揭发了其他同案人。后被告人段玉利于2006年9月1日向公安机关投案;被告人崔英杰、牛许明、张健华分别被查获归案。
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庭审举证、质证的证据在案证实,本院予以确认:
1、证人崔公海(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队员)的证言证明:2006年8月11日下午,他们在中关村地区清理无照商贩,当行至中关村科贸大厦西北角时,见李志强追赶一名男子,这名男子在追逐一辆城管执法车,他也跟着追这人,后该男子停下转身快步向他俩走来,当走到他俩身后时,李志强对别的同事说了句话,刚转过身,追车的男子扑过来,右手反握匕首,由上向下扎了李志强脖子一刀,就跑了。
公安机关出具的《辨认笔录》证明:经证人崔公海对12张不同男性照片辨认后,指出2号照片上的人(崔英杰)是手持匕首杀害李志强的人。
2、证人狄玉美(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的证言证明:2006年8月11日下午,城管大队在中关村地区清理无照经营商贩,当车行至科贸电子城西北角,见有一男一女在路边经营烤肠,副队长李志强带领城管执法员将摊贩的三轮车按住,那名男商贩右手始终握着一把匕首,抗拒执法,与队员推搡,不让队员没收摊位,后几名队员将商贩的三轮车抬上她所驾车的车斗内,那名女商贩又哭又闹抓住三轮车的前,轮不松手,几名执法队员把女商贩拽离执法车,李志强站在她所驾车的右侧让她快开走,李刚转回身,那名男商贩跳过护栏手持匕首迎面刺扎李志强左侧颈部一刀,还把手一横,刀刃折断,男商贩将匕首把扔在地上转身跑进胡同。
公安机关出具的《辨认笔录》证明:经证人狄玉美对12张不同男性照片辨认后,指出10号照片上的人(崔英杰)是手持匕首杀害李志强的人。
3、证人芦富才(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协管员)的证言证明:2006年8月11日下午,他们治理中关村地区的无照游商,大约17时许,李队长带领他们 5个协管员巡逻至科贸电子商城北侧的胡同时,见一名男子手持水果刀护着三轮车,李队长让这名男子将刀放下,这男子不让扣车,李队长拽住三轮车,那男子没抢下车,就往一个大院里跑了,李队长让他们将三轮车装上汽车,没一会儿,那名持刀男子又回来了,见三轮车已被拉走,就向李队长走去,持刀刺扎李的脖子后逃跑。
4、证人张建国的证言证明:2006年8月11日16时许,他们与城管队执法时,当车行至中关村大街科贸电子商城北侧,发现有两个卖哈密瓜的新疆无照商贩,胡同口还有一个卖烤肠的男商贩,他们将一个新疆人的车没收,后没走多远,听后面特乱,回头见李志强队长站在路边,全身是血,脖子前面还在不停的喷血。
公安机关出具的《辨认笔录》证明:经证人张建国对12张不同男性照片辨认后,指出1号照片上的人(崔英杰)是案发前在案发地卖烤肠的商贩。
5、证人赵乔然的证言证明:她父亲的朋友说崔英杰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贸大厦做保安员,平时摆摊卖烤肠,想找人帮忙,她也想来京打工,便于2006年8月10日下午到京。次日下午,她和崔英杰在崔的住处制作香肠,16时许,二人来到中关村科贸大厦附近摆摊卖烤香肠,后城管工作人员要没收他们的三轮车和香肠,崔英杰拿出刀威胁城管人员,不让扣车,城管人员将三轮车装上一辆货车,她在旁边哀求,拉着车不让运走,后她见崔英杰跑了,她站了会儿,也离开了现场。
6、证人贾奉祥的证言证明:2006年8月11日20时许,一个叫张雷的朋友给他打电话,称有个姓崔的朋友来找他,问他在天津的住址,还让他去接姓崔的。当日22时许,姓崔的给他打电话,约好见面地点后,他将崔带回单位的宿舍休息。次日一早,警察到宿舍将姓崔的抓走了。
7、证人范保山的证言证明:2006年8月11日1 7时许,他在科贸中心上班时听朋友说崔英杰将城管扎伤了。后他在一层遇见段玉利,就对段说:小崔出事了,好像是把城管队员扎伤了。
8、证人方文起的证言证明:大约在2006年8月11日左右17时许,段玉利向他借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段才将手机还他,他的手机是西门子S65型。
9、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侦查支队出具的《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照片证明:现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号桥东南侧主路右侧车道。中心现场位于中关村一号桥东南侧由南向北主路路口停车标识线向南30米处右侧车道内。中心现场地面有长1.7米血迹(已提取),血迹附近地面上有一把红色塑料刀柄(已提取)。在海龙大厦地下一层海淀城管大队海淀分队办公室内停放一辆三轮车(系被告人所用),车斗内装有火炉、铁锅等物,物品下发现红色塑料刀鞘一个(已提取)。在海淀医院急诊室,从海淀城管大队海淀分队尹肇江处提取刀刃一把,刀刃长10.5厘米、宽2.3厘米(据介绍刀刃是抢救李志强时从其颈部取出)。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贸电子城8层名柜娱乐城保卫部监控室过道第79号更衣柜内提取到上衣一件(已送检)。
10、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出具的京公法病理字(2006)第676号《尸体检验鉴定书》鉴定结论证明:李志强颈前喉结左侧可见斜行条状创口1处,创道方向沿皮下浅肌层斜向右下,造成右侧头臂静脉破裂,进入右胸腔,止于右肺上叶,创道长为10厘米,李志强系被他人用锐器(片刀类)刺伤颈部,伤及右侧头臂静脉及右肺上叶,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11、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出具的京公法物证字(2006)第2747号《生物物证鉴定书》鉴定结论证明:极强力支持送检现场血迹2处、刀刃上血迹、上衣(名柜娱乐城保卫部监控室过道第79号更衣柜构)上的血迹为李志强所留。
12、执法工作现场录像证明:在查处崔英杰无照经营活动时,崔英杰先是持刀阻挠城管人员查处,又在执法车离开现场时,冲向执法车的情况。
13、当庭出示的公安机关出具的三轮车、刀刃、刀柄、刀鞘照片,经被告人崔英杰辨认后确认是其使用的物品及凶器。
14、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侦查支队出具的《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证明:2006年—8月11日17时10分,报案人崔公海报称其与同事李志强等人在海淀区中关村科贸大厦西北角路边执行公务时,一名男子持刀将李志强颈部扎伤,李因抢救无效死亡。
15、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侦查支队出具的《到案经过》、《工作说明》证明:经调查确定崔英杰有重大犯罪嫌疑,后于2006年8月12日3时许在北京市海淀区金渤瀚国际商务会馆将崔的朋友张雷传唤,张雷交待崔英杰找其称自己将城管砍伤,要借钱躲藏,后崔英杰携带牛许明和段玉利提供的钱财,去了张雷、张健华为其安排的藏匿地。当日4时许,公安人员在北京市海淀区佥渤瀚国际商务会馆将被告人张健华抓获;5时30分许,在天津市塘沽开发区万连别墅72栋5楼将被告人崔英杰抓获。2006年8月31日16时许,公安人员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恒昌科技有限公司内将被告人牛许明抓获。同年 9月1日9时许,段玉利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投案,公安人员即到北京市海淀区科贸大厦内将被告人段玉利带回审查。
16、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证明:被告人崔英杰、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及被害人李志强的姓名、出生日期、住址等情况。
17、被告人崔英杰在侦查期间供述:2006年8月,11日16时许,他刚将摊位支好,城管人员来执法,要没收他的三轮车,他不让扣车,并拿刀威胁,后城管人员将他的三轮车装上执法车,他想将三轮车抢回,但执法车已开走,他未追上,很气愤,想教训教训城管队员,便持刀将最前面的城管队员扎伤。
18、被告人崔英杰、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供述窝藏的犯罪事实与上述证据相符,并可相互印证。
对于崔英杰的辩护人提出对公安机关出具的《尸体检验鉴定书》进行重新鉴定的申请,经查:辩护人申请重新鉴定的理由不足,故对辩护人提出的申请本院不予支持。
对于被告人崔英杰所提他不知对方是城管工作人员的辩解,经查:视听资料及证人狄玉美的证言均证实,现场有穿制服的城管人员在执法;案发时与崔英杰一起无照经营烤肠的证人赵乔然亦证实:“城管人员要没收他们的三轮车”,且同案人张雷、牛许明在侦查期间的供述均证实,崔英杰曾对其讲:“将城管扎了”,故崔英杰的当庭辩解与在案证据不符。崔英杰所提其没有杀死李志强的主观故意,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辩解及崔荚杰的辩护人提出的崔英杰不具有杀人的主观故意,不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辩护意见,经查:崔英杰明知持刀刺扎他人要害部位会导致他人死亡的后果,仍不计后果持刀猛刺被害人颈部,并逃离现场,故崔英杰对其持刀刺扎他人颈部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其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崔英杰的辩解及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
对于张雷的辩护人提出的张雷不知崔英杰实施的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请求对张雷免除刑事处罚的辩护意见,经查属实,本院酌予采纳。对于牛许明的辩护人提出的牛许明认罪态度好,又系初犯,请求对其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本院酌予采纳。
本院认为,被告人崔英杰以暴力方法阻碍城市管理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并持刀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性质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惩处。考虑崔英杰犯罪的具体情节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对崔英杰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明知崔英杰是犯罪的人,还分别为其提供隐藏处所、钱财,帮助崔英杰逃匿,其行为均已构成窝藏罪,依法均应惩处。鉴于张雷、段玉利有投案的情节,并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且张雷到案后,能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故依法对张雷免除处罚,对段玉利予以从轻处罚;鉴于张健华所犯罪行情节轻微,依法予以免除处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崔英杰犯故意杀人罪、被告人张雷、牛许明、张健华、段玉利犯窝藏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指控罪名成立。根据被告人崔英杰、张雷、牛许明、段玉利、张健华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三十七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第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崔英杰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之日起计算。)
二、被告人牛许明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三、被告人段玉利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四、被告人张雷犯窝藏罪,免予刑事处罚。
五、被告人张健华犯窝藏罪,免予刑事处罚。
六、随案移送的鞋一双、裤子一条、上衣一件、刀把一个、刀鞘一个、刀头一个、小勺一个、三轮车一辆、小火炉一个予以没收。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六份。
审判长 刘俊燕
代理审判员 郑文伟
代理审判员 黄肖娟
二00七年四月十日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章)
书记员 顾昕
书记员 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