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阅卷手续
⑴ 律师到检察院阅卷手续
一、流程
律师来院阅卷可自主选择以下三种不同阅卷方式,具体流程分别如下:
1、光盘刻录方式:阅卷申请→ 受理登记→ 身份审核→ 检察服务大厅等待工作人员刻录光盘→免费提供刻录光盘
2、复印方式:阅卷申请→ 受理登记→ 身份审核→ 阅卷室等待工作人员取卷→查阅、复印卷宗→ 阅卷完毕返还卷宗
3、电子化阅卷方式:阅卷申请→ 受理登记→ 身份审核→ 阅卷室等待工作人员导出电子卷宗→查阅卷宗
二、律师阅卷的条件
1、接受案件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的委托或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且手续齐全的。
2、具有执业律师资格,不存在执业禁止行为或其他按照规定不应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情形。
3、所阅是本院已正式受理并流转至公诉部门的公诉案件。
4、前来阅卷的是受委托或受指派的律师本人。
三、提交材料
(1)《授权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
(2)《律师执业证书》
(3)《律师事务所证明》
(1)律师阅卷手续扩展阅读
阅卷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全面了解案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判断的过程。在阅卷的同时,律师应有全方位的法律意识,并用此法律意识对有关材料的法律价值作出判断。对于卷宗中有利于己方当事人和不利于己方当事人的材料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对于有利的材料,应重点审查该材料是否形成了证据链,是否还需进一步地补充和完善;对于不利于己方当事人的材料,律师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方面应询问自己的当事人,让其说明这份材料形成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应设法找出这份材料的形成瑕疵、内容瑕疵、时间瑕疵及与其他证据无法印证的瑕疵,从而依据事实和法律否认这份材料的证明效力。
在阅卷方面,有两种倾向是必须注意避免的:一是不管材料有无法律价值,全面地抄录;二是只是看看卷宗,而不进行必要的摘抄。前种方法说明律师的判断力不够敏锐,后一种方法则说明律师的代理态度不够认真。
许多当事人不了解法律规定和诉讼的要求,往往将大量没有法律价值的材料递交给法院。比如在一起工程合同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已经就工程款达成了三次协议,在工程款数额上没有争议,只是在付款时间上有争议,而卷宗中却附了很多诸如工程预算书、工程决算书、会审图纸、变更通知单、停水停电签证单等没有诉讼价值的材料。
对这些材料,律师大可不必再去抄录。当然,现在许多法院允许律师复印卷宗材料,即使如此,也存在一个对材料法律价值的判断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文成县人民检察院-律师阅卷须知
⑵ 司法程序上律师阅卷是什么意思
司法程序上律师阅卷是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四条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凭律师本人的律师执业证到法院进行阅卷。
一、司法程序上律师阅卷是什么意思?
律师阅卷权是指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四条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刑事案件到了审判阶段时,如果是已经向法院提交过委托手续的,则直接可以联系承办法官进行阅卷。如果尚未提交委托手续的,由律师应该在向法院提交当事人或家属的授权委托书后,凭律师本人的律师执业证到法院进行阅卷。阅卷可以了解指控的罪名,公安机关已经收集到的证据。从而判断可以从哪些角度为嫌疑人辩护,还可以收集哪些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或者罪轻。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三十四条
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第三十五条
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
第三十六条
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其辩论或者辩护的权利依法受到保障。
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律师阅卷是司法审理程序中的一个环节,涉及到律师阅卷行为一般是需要司法机关同意后才可以进行的,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基本案情,控方指控的事实和证据,从中发现疑点,挖掘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实、证据或线索,进一步为会见、调查取证、庭审质证、辩护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