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壹』 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设立公职律师的意义是什么
为推进依法治国、创新社会管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性组织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成为关键。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是党中央近期作出的重点工作部署。此举措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实现社会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各级政府机关和国企应率先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以确保决策过程中的法律依据和风险评估。同时,逐步建立购买法律服务的费用支付机制,为法律顾问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经济回报。此外,加强职业保障机制建设,确保法律顾问的职业发展和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投身于法律服务行业。
公职律师是政府机关中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支持,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社会建设。公职律师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政府机关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服务水平,推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公司律师则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确保商业活动的合法性。通过建立公司律师制度,企业可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维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依法治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职业保障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购买法律服务的费用支付机制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法治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贰』 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思考
乡镇司法所承担着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职责。在基层法治建设、纠纷预防和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规范化建设的推进使得乡镇司法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以下进行分析:
一、司法所建设现状
1. 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
位于县东南部的乡镇,包括6个村,50个村民小组,共1909户家庭,6317名居民。
2. 工作人员情况
司法所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为专职司法助理员,另外2名为兼职人员。平均年龄46岁,拥有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1人。
3. 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
司法所已完成建设任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必要的设备和硬件设施已经配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管理体制的局限
司法所受到司法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常被视为乡镇政府的一个内设机构,影响了司法行政业务的深入进行。
2. 人员编制不足
按照要求,每个司法所应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但实际上,兼职的2人很少参与工作,导致“1人司法所”难以正常运作。
3. 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
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存在人手不足、流动性大、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削弱了部门在法律方面的优势。
4. 基层司法助理员素质待提升
基层司法助理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改造,以满足未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需求。
三、建议和对策
1. 加强沟通协调
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司法所的重视和支持,确保专人专用,加强司法所自身职能。
2. 加强人员编制建设
根据要求增加司法所人员编制,通过考试、调动等方式建立人员流动机制。
3. 提高专业化程度
加强业务培训,吸纳有经验的事业编制人员,增加具有法律背景的年轻人员,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4. 强化队伍建设
举办业务培训班,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综合素质。
『叁』 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鼓励乡镇人民政
《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鼓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鼓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第四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警务工作,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应急广播、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
『肆』 司法局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计划
一、基层司法所工作
1、继续做好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工作。力争在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司法所的国债项目建设任务。
2、抓好以业务工作、所务管理为重点的规范化建设,逐步改善司法所办公设施装备,提升司法所整体运作水平。
3、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的管理和司法行政队伍与业务建设。争取各
级领导的重视,配齐基层司法所专职人员。
二、人民调解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依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
2、规范我市基层统计报表和基层信息上报工作。
3、加强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
三、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1、切实做好我市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工作。
2、逐步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求司法所人员学会使用安置帮教信息管理软件,加快我市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3、抓好教育转化,落实帮教措施。一是监所帮教与社会帮教相结合,为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的安置帮教工作做好前期准备。二是要注重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合,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及时签订责任状,制订帮教计划,落实帮教措施。三是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4、加强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各安帮站要积极与企业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力争有条件的镇(街道办)都要创办一个以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逐步解决本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就业。
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1、进一步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对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规范执业行为,严肃执业纪律,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进一步增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4、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积极拓展基层法律服务领域。积极为党委、政府依法行政当好参谋助手,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在农村拓展新的法律服务领域。
『伍』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什么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主要包括:
为全民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
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开展公益性法律顾问、法律咨询、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
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活动等。
推动应用工作。无论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还是企业,在作出判断、决策时,判断和决策的合法性问题应是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而作为有着深厚法律知识背景的律师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通过设立公职律师,企业通过设立公司律师,让律师融入到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行为之中,对政府和公司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在实际工作或业务活动中,不能把聘用律师当作装点门面,把律师当摆设,不能对他们顾而不问,对他们的意见听而不闻,而应充分发挥律师作用,尊重律师的意见建议,并切实加以应用,确保各项决策和重大活动的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