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法律援助
A. 当你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50字左右
:①与侵权人协商(沟通与交流);②向他人(父母、老师、学校领导、长辈等)求助;③向当地村(居委会)干部求助;④向妇联求助;⑤向消费者协会求助;⑥向有关部门求助;⑦向新闻媒体求助;⑧聘请律师或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⑨打“110”报警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⑩上诉人民法院。⑾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消费、劳动;报警——犯罪;妇联——未成年人;人格尊严——赔偿精神损失。)
①当不公平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当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在他人身上时,我们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益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匡扶正义。
B. 退伍军人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各位战友大家好,退役军人遇到劳动纠纷或者争议,有五种途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我们的战友退役回到地方之后,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就业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可能会遇到劳动纠纷或者一些劳动的争议,那么如果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有五种途径。
(一)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退役军人专线。
记住这个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是退役军人专线,意思就是说,原则上是退役军人拨打这个12348热线,来反映个人的相关的法律问题。遇到劳动纠纷也好,劳动争议也好,当然其他的事情,也可以打这个12348退役军人专线。
(二)携带退役军人相关身份证明,前往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同级司法行政部门设在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窗口、咨询点)。
大家了解这一点,这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是设在各级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这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同级的司法行政部门共同设立的。所以他们从职能部门来讲,是着眼于解决我们退役军人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应该说这一方面的力量相对来说更强一些,建议多从这个渠道来申请法律援助,或者是法律纠纷的维权。
(三)前往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法律援助站。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一般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面有的可能设了一些法律援助站,你相当于是去找法律援助,通过这样的性质来给自己解决劳动纠纷。
(四)前往当地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基层司法服务所。
我们一般的司法服务所,会设置到乡镇、街道一级。如果战友要到一线去,面对面地找人来商量这个事情,申请法律援助,可以去找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说基层司法服务所。
(五)前往当地人民法院的法律援助窗口。
相当于你要走诉讼途径,要告状,要打官司,这个时候你到人民法院,找人民法院的法律援助窗口,看人民法院如何给你安排。
我们的退役军人遇到劳动纠纷或者争议,我个人觉得主要是这五种途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当然正如开始我说的第二种途径,前往各级设置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是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由同级的司法行政部门他们共同设置的,是这样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更好一点。
C. 借助法律援助中心有用吗
有些地方有用,比如法治比较文明的地方,因为有大批法律工作者,包括律师,他们在版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权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当然为兢兢业业办事。
有些地方,比如较小的县城,法律援助其实就是一些官吏的亲属,或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案源的途径。又有法律援助中心作为追责的挡箭牌,办案能力可想而知。
D. 朋友被刑事拘留了,我们没钱请律师怎么办
看刑事拘留是什么原因,一般的事情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法律援助(去各县区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人除本人外,一般指夫妻、父母、子女这样的人,还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了,会指派律师法律援助辩护。在特别的情况下(如盲、聋、哑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法律援助辩护。
参考法条:《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