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律师法律援助为民事迹

律师法律援助为民事迹

发布时间: 2025-09-04 10:50:53

『壹』 戎兴旺律师法律援助锦旗案例劳动纠纷

戎兴旺律师成功办理劳动纠纷法律援助案例

本案涉及一起劳动纠纷,通过劳动仲裁方式解决,由上海市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戎兴旺律师作为承办人,成功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案情简介

劳动仲裁申请人(员工胡某某)于2017年6月进入被申请人(单位上海和泽信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处从事信用管理顾问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了试用期及工资待遇。员工实际工作至2017年11月,后因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且未缴纳社会保险金,员工选择离职并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缴社保金、支付经济赔偿金及代通金。由于员工对劳动法不熟悉,在仲裁请求项目及证据组织上力不从心,故申请了法律援助。

被申请人(单位)则辩称,员工入职时间、试用期、工资标准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均与申请人所述不符,且单位愿意补缴社会保险金,但拒绝支付其他费用。

二、争议焦点与证据分析

本案争议焦点主要包括入职及离职时间、工资基数、未签劳动合同过错方及离职原因等。双方提供的证据包括名片、考勤卡、工资银行卡明细、QQ聊天记录、Email记录、开除决定书、公告单、证人证言等。

  • 入职及离职时间:双方陈述不一,但考勤卡作为关键证据显示,首次考勤时间为6月15日,最后一次考勤为9月28日。因此,入职时间被认定为6月15日,离职时间被认定为9月28日。
  • 工资基数:单位陈述员工月工资为最低工资2450元+不定额提成,而员工陈述为3000元+300元提成。结合工资银行卡明细,员工实际发放工资数额基本在3200元左右,故确认员工陈述更为合理,工资基数为3200元/月。
  • 未签劳动合同过错方:单位提供证人证言称曾多次要求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员工拒绝。然而,证人系单位人事主管,存在利害关系,且未能出庭作证,故证明力较弱。员工则提供QQ聊天记录证明曾多次询问人事主管签订劳动合同事宜,且单位未能在一个月内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因此,认定单位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更为妥当。
  • 离职原因:员工称因单位违法违约行为失去信心而自动离职,单位则称员工学历造假被开除。但无论哪种情况,员工均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因员工自动离职或单位开除均不符合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条件。

三、代理意见与裁决结果

戎兴旺律师在开庭时发表代理意见如下:

  • 确认员工工资基数为3200元/月;
  • 认定入职时间为2017年6月15日,离职时间为2017年9月28日;
  • 认定单位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并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 对于离职原因,无论哪种情况员工均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经律师释明法律后,员工变更了仲裁申请请求事项,增加了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并去除了缺乏依据的“经济赔偿金、代通金”请求。最终,经过两次开庭后,仲裁员做出了依法裁决,裁决结果全部采纳律师的意见。单位和员工对仲裁的裁决均未上诉。本案员工得到了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9149.43元及工作期间的社保金,合法权益获得了法律保障。

四、案件点评

本案的成功办理,充分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戎兴旺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精准把握争议焦点,有效组织证据,为劳动者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同时,本案也提醒广大劳动者,在入职时应积极要求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注:图片为模拟场景,非本案实际场景)

『贰』 律师为人民服务的事例

女律师投身西部法律援助

46岁的马兰律师,放弃北京舒适优越的生活,主动来到贫困的西部,投身法律援助事业,犹如一朵盛开的马兰花,用淡雅的姿容装扮着雪域高原。昨天上午,市司法局召开首都律师先进事迹宣讲会,荣获“十大优秀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称号的马兰律师和其他4名受到表彰的律师一起进行了宣讲。
为普法走访全县
2010年4月,马兰报名参加了司法部、团中央发起的“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后来到甘肃省山丹县当志愿者。山丹是个偏僻落后的小县城,生活条件很差。马兰住在检察院一座废弃的办公楼里,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是全部家当,整座楼只有她一个人。
山丹县只有一名执业律师,为提高老百姓的法治意识,也为了广泛了解群众的需求,马兰走访了县里每一所学校和乡镇,对当地的基本状况以及百姓的生活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
帮留守儿童辩护
马兰曾代理过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6个少年为筹集出门打工的费用,将一个13岁的男孩活活打死。马兰为年纪最小的嫌疑人小亮辩护,小亮的父母因长期在外打工,疏于管教,小亮开始逃学放纵,直到走上犯罪的道路。马兰很同情这些留守儿童,也尽最大的努力依法为其争取改过自新的机会,最终小亮因为不到14岁,不是主犯,也没造成致命伤而被决定不起诉。
这个案件深深触动了马兰。甘肃很多乡镇都有大量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有效监管、缺少教育和关爱是导致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改善这种状况做些什么。一年里,她的足迹踏遍了山丹县所有乡镇的中小学校园,给他们讲这个案例,讲法律常识,讲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处理。
再申请做志愿律师
马兰说,她以前在北京做律师都是和有钱人打交道,可做了志愿律师,接触到众多弱势群体后,她才真正体会到法律援助的价值和意义。在山丹的一年快结束时,2011年7月,马兰又主动申请到西藏继续法援之旅。
来到藏区,马兰先从培训司法助理员和乡镇干部入手,举办法律援助专题讲座。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逐步深入,案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受理30多起案件。一个工人受雇他人干活的第一天从梯子上摔下成了植物人,老板为躲避赔偿反而要起诉他。由于这个工人是经老乡介绍受雇于老板,家属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收集证据非常困难。马兰多次跑工地,找介绍人和工友取证,找相关单位,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在这个工人去世6天后,家属拿到了36万元赔偿金。
全身心投入援助工作
西部的经历给马兰的身体也带来一些伤害,但她并不后悔。她说,到西部从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并不容易,单靠热情和冲动很难坚持。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看到努力一点点地呈现在那些被援助者欣慰和感激的脸上时,才会有辛勤耕耘后期盼收获的渴望和惬意。
晨报记者 颜斐

首都律师先进事迹宣讲会召开2013-03-01 03:04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维维)昨日,市司法局召开首都律师先进事迹宣讲会。副市长张延昆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受邀进行宣讲的律师有: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领域为维护民族产业权益坚守多年的蒲凌尘律师;放弃舒适生活,到雪域高原投身法律援助事业的马兰律师;为妇女儿童撑起一片维权天空的王芳律师;致力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发展的朱振武律师;将普法班车开进社区的李海珠律师。
张延昆说,五位宣讲律师的服务对象不同,从事的专业领域也不同,但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首都特色,展示了首都律师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
张延昆要求,全市律师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首都意识,进一步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利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不断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期待,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王维维

热点内容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若干问题 发布:2025-09-04 14:16:52 浏览:517
道德行领导 发布:2025-09-04 14:13:35 浏览:377
单位口头停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04 13:56:41 浏览:9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买卖合同法解释 发布:2025-09-04 13:56:01 浏览:854
加权表决制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09-04 13:52:24 浏览:592
科创条例 发布:2025-09-04 13:35:31 浏览:798
2019徐金桂行政法视频百度云 发布:2025-09-04 13:35:29 浏览:172
碾盘张法官 发布:2025-09-04 13:21:38 浏览: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之规定 发布:2025-09-04 13:20:32 浏览:795
马云打假经济法分析 发布:2025-09-04 13:16:44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