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兴旺律师
戎兴旺律师成功办理劳动纠纷法律援助案例
本案涉及一起劳动纠纷,通过劳动仲裁方式解决,由上海市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戎兴旺律师作为承办人,成功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案情简介
劳动仲裁申请人(员工胡某某)于2017年6月进入被申请人(单位上海和泽信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处从事信用管理顾问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了试用期及工资待遇。员工实际工作至2017年11月,后因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且未缴纳社会保险金,员工选择离职并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缴社保金、支付经济赔偿金及代通金。由于员工对劳动法不熟悉,在仲裁请求项目及证据组织上力不从心,故申请了法律援助。
被申请人(单位)则辩称,员工入职时间、试用期、工资标准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均与申请人所述不符,且单位愿意补缴社会保险金,但拒绝支付其他费用。
二、争议焦点与证据分析
本案争议焦点主要包括入职及离职时间、工资基数、未签劳动合同过错方及离职原因等。双方提供的证据包括名片、考勤卡、工资银行卡明细、QQ聊天记录、Email记录、开除决定书、公告单、证人证言等。
- 入职及离职时间:双方陈述不一,但考勤卡作为关键证据显示,首次考勤时间为6月15日,最后一次考勤为9月28日。因此,入职时间被认定为6月15日,离职时间被认定为9月28日。
- 工资基数:单位陈述员工月工资为最低工资2450元+不定额提成,而员工陈述为3000元+300元提成。结合工资银行卡明细,员工实际发放工资数额基本在3200元左右,故确认员工陈述更为合理,工资基数为3200元/月。
- 未签劳动合同过错方:单位提供证人证言称曾多次要求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员工拒绝。然而,证人系单位人事主管,存在利害关系,且未能出庭作证,故证明力较弱。员工则提供QQ聊天记录证明曾多次询问人事主管签订劳动合同事宜,且单位未能在一个月内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因此,认定单位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更为妥当。
- 离职原因:员工称因单位违法违约行为失去信心而自动离职,单位则称员工学历造假被开除。但无论哪种情况,员工均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因员工自动离职或单位开除均不符合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条件。
三、代理意见与裁决结果
戎兴旺律师在开庭时发表代理意见如下:
- 确认员工工资基数为3200元/月;
- 认定入职时间为2017年6月15日,离职时间为2017年9月28日;
- 认定单位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并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 对于离职原因,无论哪种情况员工均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经律师释明法律后,员工变更了仲裁申请请求事项,增加了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并去除了缺乏依据的“经济赔偿金、代通金”请求。最终,经过两次开庭后,仲裁员做出了依法裁决,裁决结果全部采纳律师的意见。单位和员工对仲裁的裁决均未上诉。本案员工得到了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9149.43元及工作期间的社保金,合法权益获得了法律保障。
四、案件点评
本案的成功办理,充分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戎兴旺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精准把握争议焦点,有效组织证据,为劳动者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同时,本案也提醒广大劳动者,在入职时应积极要求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注:图片为模拟场景,非本案实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