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法律援助员
㈠ 厦门市同安司法局是干什么的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三)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订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负责管理本市律师、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证机构及公证活动;研究律师、公证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并提出实施办法。 (六)负责管理本市法律服务机构和在京设立的国(境)外律师机构;监督、指导本系统的社会团体工作。 (七)指导本系统法学教育及业务培训工作。 (八)负责指导区、县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员、基层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九)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外事工作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 (十)指导和管理本市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十一)负责本市仲裁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十二)负责本市国家司法考试工作。 (十三)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十四)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管理本市监狱管理局和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
㈡ 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第二章 法律援助条件、范围和形式
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因经济困难难以承担法律服务费用时,可以在其合法权益的申请事项在本市审理或处理的情况下,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经济困难的界定标准为市政府批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二倍以内。
法律援助的范围广泛,涵盖以下情况:刑事案件的辩护;请求国家赔偿;寻求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请求抚恤金、救济金;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支付;劳动报酬索赔;人身伤害赔偿,包括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见义勇为导致权益受损的民事权益主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受害者的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侵权赔偿;以及其他规定的援助事项。
农民工在请求劳动报酬或工伤赔偿,以及因见义勇为而权益受损的情况下,不受经济困难标准的限制。对于不符合援助条件但情况紧急的申请人,经司法行政部门批准,也可获得法律援助。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者以及政府供养的社会福利机构居民,不受援助范围的限制。
对于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法律援助中心有义务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形式多样,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意见提供、法律文书代拟、刑事辩护、诉讼代理、劳动争议仲裁代理、公证证明、司法鉴定以及法规规定的其他法律援助服务。
(2)厦门市法律援助员扩展阅读
《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经1999年11月9日厦门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2010年7月29日厦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修订。该《条例》分总则,法律援助条件、范围和形式,法律援助程序,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人员及受援人的权利、义务,法律援助资金管理,法律责任,附则7章41条,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